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整治是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活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对土地利用进行外部干预,以实现土地优化利用目标的过程,也是一项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充分考虑宣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宣城市土地整治的发展条件,确定了宣城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开发土地复垦力度、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整治战略目标。根据宣城市各县(市)区土地整治潜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差异,将全市划分为中心城建设用地整理功能拓展区、北部平原农用地整理区、中部丘陵综合整治区、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4个土地整治分区,并提出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与整治重点。  相似文献   

2.
谈谈土地利用工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工程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但是以后一些统治阶级只重视赋税以剥削人民,对土地合理利用和整治的科学有所忽视,所以现在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现在合理利用土地和整治土地的工作又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为此我们把土地利用工程学的起源、它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作些粗浅的介绍:土地利用工程学的起源土地利用工程学,是根据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遵照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研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或不同利用目的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与整治,以及采用的工程措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工程措施。合理评定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是现阶段的一项迫切任务,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以农用地分等为基础,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各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选取易受土地整治工程影响的农用地易变因素进行重新打分,在土地利用水平上结合土地整治工程的特点增加土地利用修正因素,构建相应的分等计算体系,并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实证研究耕地质量评定方法体系。研究结果显示:整治后研究区的综合自然质量等别由10.8等提升至10.4等,综合利用等别从10.6等提升至9.6等,综合经济等别从11.0等提升至10.5等。说明土地整治项目对提升耕地质量有显著影响,利用农用地分等修正方法可真实准确反映土地整治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生产建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比如说:田、水、路、林、村等,用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项工程。其在进行土地整治时,一般都会进行土地利用项目的专业性规划,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整理工作其在层次上可分为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省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和村级土地整理规划等。一、存在的问题:1.各专项规划间缺乏统筹。农村土  相似文献   

5.
丁灿  周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82-187
农村土地整治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地整治的实施将改变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环境功能替代和价值转换,必然有得有失,规划实施环境效益评价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综合性损益分析,权衡利弊得失。以土地利用的环境系统功能-结构-价值为基础,结合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结构功能的影响,以土地整治对环境功能价值的影响为评价对象,构建土地整治环境效益(环境质量影响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商丘市的土地整治实施环境效益进行定量评价。最终得出,土地整治方案的实施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影响值为+11.76,表明土地整治对区域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整治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空间开发的关键,对于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古田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类型构成的基础上,按照乡镇不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全县土地整治的3种模式:粮食主产区土地整治模式、建设用地复垦区土地整治模式、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模式。为保障土地整治的实施,应该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制度体系、鼓励多元资金参与土地整治、提升技术队伍及先进技术支撑、强化土地整治生态人文理念。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土地整治工作应在分析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整治方向,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目标。  相似文献   

7.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通过工程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然而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往往只追求耕地数量增加,却忽略了耕地质量。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必备工作,其结果对项目实施后的农业分等定级有重要作用,也为农用地估价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势在必行。通过土地整治工作的科学实施,土地利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有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目前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相关部门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不断改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介绍了项目立项前期及项目实施时,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研究以及发展提供参考与方向,促进土地整治工程快速发展,保障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榆中县为例对兰州市农地利用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外延扩张、内涵挖潜2方面对村镇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确定村镇用地潜力。外延扩张主要是指通过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从而补充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能力;内涵挖潜主要是指通过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整治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土地利用面积的能力,为村镇土地高效利用和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环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我国西北部地区典型沙化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共性及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旱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管理要点,认为在优化利用过程中应优先保证农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同时积极开展土地开荒复垦工作,加强土地整治、重视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的综合调整,其规模大、时间长[1]。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开始较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土地整治工作。本文以仪征市大仪月塘刘集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探讨了土地整治项目创新的意义,明确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同时又是巨额的资产。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农科院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办法、利用和整治相结合等合理利用农科院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效应,以河北省行唐县翟营乡北郄凹村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区域,应用IPCC清单计算方法从土地覆被利用和能源消费变化两个角度,研究分析了道路平整、灌溉排水、农田防护、生态保护以及村容风貌整治五个土地整理工程措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数据。探讨了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测算方法,旨在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研究和低碳化土地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也对项目地的碳平衡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视角,以江苏省盐都区大冈光华村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农用地整治项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储量变化,并提出了有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碳减排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项目整治后,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为1611.28t,农田水利工程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工程,其中水泥、钢材和柴油等物料投入是主要的碳排放源。2土地整理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整理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增加了232.41t,变现为碳汇效应。其变化量大小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3综合盐都区光华村土地整理项目的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相当于光华村经过土地整理后排放了1378.87t,表现为碳源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标准基础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核心部分,按照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的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等区域,开展相关的土地整治工作,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建设集中性较高、基础设施完善、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生态性良好的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土地利用率与质量,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能够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因此,探究农村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可行性策略,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针对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土地流转困难、土地闲置率较高、土地利用模式单一、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服务机制、加快推动土地高效流转,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农村生态整治、提高农村土地质量等对策,以期在实现农村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挖掘土地利用价值,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7):48-52
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贵州省土地整治区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和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紧迫性,笔者详细阐述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进展,因地制宜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出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可为贵州省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土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质量等5个指标所组成的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把云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土地整治类型区:滇中中山湖盆高原整治区、滇西南中低山宽谷盆地整治区、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整治区、滇西北高山高原整治区和滇东北中山山原整治区。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整治过程中进行土体有机重构是保证耕地质量、数量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进行土体重构,控制整体工程量,在沟坡地整治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黄土丘陵台塬区土地整治为例,对土地整治中的土体有机重构与所在地层间关系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合理有效利用不同地层土壤对土体有机重构进行构建与思考,为今后在台塬地进行土体有机重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