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历年品种鉴选共26点次试验,总平均产量为2094.9kg/667m2,比对照米拉(1 611.3kg/667m2)增产483.6 kg/667m2,增产率为30.0%.区试、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宜贵州省海拔高度在750~2530 m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新科19是由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0010)。方城县于2010年示范种植新科19,该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强、高抗倒伏、成熟早、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大田种植产量一般在70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800kg/667m2。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播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农二师30团属南疆库尔勒垦区,1997年棉铃虫大爆发,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从1998年开始大量种植抗虫棉,但抗虫棉生育期较长,很容易贪青晚熟,对产量造成较大的损失。2003年引种冀668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通过2003~2005年连续三年的种植,皮棉产量均在140kg/667m2,最高皮棉产量在189.6kg/667m2。  相似文献   

4.
开农41是利用83-13×豫花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出仁率、抗病花生新品种,生育期117 d,百仁重81.24 g,出仁率76.6%,平均荚果产量240 kg/667 m2,籽仁产量180.8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7.72%和9.90%,最高荚果产量530.16 kg/667 m2,高抗青枯病、病毒病和枯萎病。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5.
新彩棉1号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彩棉1号于2000年12月由新疆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生育期127 d,丰产性好,品质优,抗逆性强,适于在南北疆早熟棉区栽培.采用宽膜覆盖、适期早播、适时灌水、全程化控等配套管理技术,平均单产皮棉90 kg/667m2,最高可达142 kg/667m2.  相似文献   

6.
通菊一号是以通0664为母本,通0679为父本选配的两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2008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823.kg/667m2,比对照杂交一号增产26.4%;2008-2009年内蒙古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290.kg/667m2,比对照增产24.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61.4kg/667m2,比对照增产28.4%;小面积试种,最高产量达5000kg/667m2以上.2010年3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菊一号.  相似文献   

7.
淮稻9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优质、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熟期适中等特点.一般单产650~700kg/667m2,高产可达750kg/667m2以上,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新组合新香优911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香优9113是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洞庭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达501.68 kg/667 m2,一般产量500~550 kg/667 m2,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全生育期123 d左右,适合在湖南作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矮秆、高产、稳产、易脱粒、结实率高、饱满度好,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可在早春割苗作饲料,粮饲兼用等优点。在中等、中下等肥力旱地中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6.14~251.6 kg/667m2,比劲松49(CK)增产12.84%~16.63%,居参试品种之首。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8.5 kg/667m2,最高产量达348 kg/667m2,比CK增产17.66%,适宜在贵州海拔为1000~2300 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湘杂棉17号该品种系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组合。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命名。一般产籽棉280 kg/667 m2,皮棉110 kg/667 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 mm,整齐度85.7%,比强度30.8 CN/tex,麦克隆值5.2,纺纱均匀性指数147.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18 d,早熟,株高130 cm左右,植株塔型,果枝着生节位较低。  相似文献   

11.
品种来源及表现承玉6号玉米杂交种是河北省承德裕丰种业研究所育成,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引入北辰区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经调查,一般667 m2产量500 kg左右,高产地块达600 kg,比唐单2号每667 m2增产100 kg。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北辰区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中花5号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具有早熟、高产、高含油量的花生新品种,199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992~1993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片)花生早熟组区试,平均667m2产306.8kg,比统一对照品种增产10.52%.199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生产试验,多点平均667m2产313.1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7%.2000年襄阳县泥咀镇梁家村引进示范种植,667m2产302.1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40.4%.  相似文献   

14.
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01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18R为父本,成功配制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该品种在2010—2012年国家中游区域试验20个试点中18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162.9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00%;2年平均产油量76.4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61.36kg/667m2)增加13.09%。2年含油量平均为46.80%,芥酸含量均为0,硫甙含量平均18.51μmol/g饼。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中游区域试验并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2004)。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3号是引用黑龙江克山农科所马铃薯“克疫”品种的实生籽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为2143.3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5.1%;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76.20kg/667m^2,比对照增产5.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2015.17kg/667m^2,比对照增产35.11%。该品种适宜在中高海拔1450-2200m的地区种植。2002年11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沣油679"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利用POL-CMS等材料经测交、回交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两年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181.76 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2%;平均产油量76.73 kg/667m2,比对照增产7.42%,种子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2μmol/g,含油量42.16%。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天协6号     
审定编号:皖品审03010381 品种来源:杂交中籼新组合 产量表现:天协6号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左右,适于安徽省作一季稻栽培,一般单产600kg/667m2左右,高产可达7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苏豆9号”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豆9号”为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3年平均184.8 kg/667 m 2,较对照徐豆13增产3.6%,2010年增产极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177.5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7%;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为探讨适宜播期,最佳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肥量,特设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苏豆9号最佳播种期是6月上中旬,在此范围内越早越好,最佳密度是1.4万株/667 m2,基肥用量以含氮、磷、钾45%复合肥2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津稻3号是一个适应性广,抗逆、高产、优质的粳稻品种.该品种自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后,经示范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单产550~60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628kg/667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为使大家了解这个品种,现将它的生育规律、形态生理指标和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年河16号是日喀则地区农科所利用年河1号为母本,托儿88-20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油菜新品种。在2005年至2006年西藏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7.55kg/667m2和126.02kg/667m2,比对照品种年河1号增产7.45%和3.80%;在2007年至2008年西藏油菜生产示范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年河1号增产1.56%和6.25%。2010年4月通过西藏农作物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0143)并定名为年河16号,该品种适宜海拔4100米以下河谷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