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本研究设计了光伏农业环境检测与调控方案,将CAN总线技术、无线技术应用到系统设计中,并对太阳能电池匹配、光电池选型、环境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采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光伏农业环境检测与调控系统能够及时调控温室的环境因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周口市光伏高效农业智能温室设计理念、规模、技术方案,总结光伏智能温室种植技术规范,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指导光伏高效农业智能温室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农业温室补光系统中直流电的直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容熠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34-236,239
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种植的结合,采用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直接为农业温室进行补光。通过对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LED植物灯特性的研究,根据弱光、短日照和长日照等不同品种的植物将光伏发电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以创造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同时也拓宽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伏温室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光照分配不合理导致整体收益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综合效益最优的光伏温室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太阳辐射分配方法。首先,建立光伏温室的光伏发电收益、农作物收益、运行维护成本模型,其中,以农作物直角双曲线修正光响应模型作为光伏温室农作物产量计算方法,将光照与农作物产量和收益紧密结合;其次,以光伏温室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以光伏发电光照强度、温室农作物生长光照条件为约束条件,建立光伏温室整体收益数学模型。以新疆地区某光伏温室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多场景下光伏温室收益,结果显示,选择光伏温室农作物最小日光有效光照辐射值光照分配占比,光伏温室整体收益最大;考虑光伏温室改造与运行维护花费,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情况下,农作物光照饱和点对应的光照分配比例可作为光伏温室整体收益最大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大规模普及温室种植,致使电力能耗增加,因此亟需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以促进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拟构建1种温室独立型光伏储能供电系统仿真模型,设定光伏阵列的安装容量、电路类型、逆变器输出电压和变压器变比等参数,阐述光伏电池原理、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和独立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平台上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沙漠多晶硅光伏连栋温室茄果类作物适宜栽培的位置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多晶硅光伏连栋温室的茄果类的高效种植,针对多晶硅光伏连栋温室,开间南部为不透光的多晶硅光伏板,北部为PC阳光板,田间生成阴阳带,种植主栽欧盾、千禧番茄品种,航椒和黄金塔辣椒品种,系统研究了北中南部光伏板下茄果类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欧盾北、中、南部株高与叶绿素无显著差异,北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显著低于中部或南部,中部和南部单果重差异不显著;千禧北、中、南部茎粗与叶片数差异不显著,南部株高最高,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最低,北、中、南部VC与单果重均无显著差异;航椒中、南部株高、叶片数均为无显著差异,北部叶绿素含量最高,北部可溶性糖和单果重最低,中部可溶性糖最高,南部单果重最高,VC最低;黄金塔中部植株长势最优,南部次之,北部最弱,南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单果重均最高,北部果实品质与产量均最低;总之,从产量考虑,欧盾适宜中、南部,千禧北、中、南部,航椒南部,黄金塔南部种植,从品质考虑欧盾、航椒适宜中部,千禧、黄金塔适宜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7.
因土地资源限制、常规化石能源污染环境和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等原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温室的结合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探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铺设对温室内部环境的影响,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种类的光伏温室在光伏覆盖面积和排布形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晶体硅光伏温室覆盖率20%和非晶硅光伏温室覆盖率30%左右时对温室内作物生长影响较小,适当的光伏覆盖面积还可以提升作物的品质,并且在炎热的夏季能够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创新地将薄膜光伏电池用于温室外遮阳系统,并且通过可旋转的光伏遮阳板,根据温室对光的实时需求自由调节遮光率。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伏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国内光伏农业的几种重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光伏大棚、光伏发电和光伏养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4):16-17
连栋光伏温室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成果,需要在更多的地区推广使用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进行了微课建设的需求分析、研究了连栋光伏温室推广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平台等,旨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连栋光伏温室应用推广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应用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面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所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
冯华 《农业与技术》2013,(6):232-233
传统温室资源利用率和效益较低。采用新能源技术,设计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集热系统,将光伏/光热充分应用于温室大棚中,实现温室设备电力供应自给自足,并通过热循环系统调节光伏电池工作与温室内部温度,建成节能环保生态型温室。但PVT系统受目前光伏、光热成本影响较大,随着太阳能技术成本逐渐降低,PVT系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在温室中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建立合理规划模型和评价体系,对现代化温室大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芋头是江苏省特色经济作物,在苏北地区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在光伏芋头种植方面的研究仍未见报道。本试验在光伏板间空地种植绿芽芋,与常规露地种植芋头的生长发育、产品产量、成本效益及光温环境因素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地区光伏阵列板间可进行芋头种植,芋头出苗率较高,营养体长势较强,可明显提高单株子孙芋个数和单位产量,经济效益较好。因此,苏北地区发展光伏芋头产业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光伏农业的意义,从光伏发电、光伏大棚、光伏养殖3个方面综述了光伏产业在农生产中的应用,最后指明了光伏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光伏发电模式中河蟹幼蟹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伏太阳能板覆盖下养殖池塘中河蟹幼蟹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光伏太阳能板下水环境中,河蟹幼蟹的背甲宽生长表现为龄期与生长的线性关系;幼蟹体重生长显示出龄期与生长的幂函数关系。与常规养殖环境中幼蟹生长特征相比较,无论幼蟹背甲宽或是体重,光伏太阳能板下水环境中幼蟹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常规养殖环境中幼蟹生长速度,同时大规格幼蟹比例明显降低。光伏太阳能板的建造,改变了水体的光照模式、溶氧量和水草生长等环境因子,影响了幼蟹生长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进传统农业大棚的诸多不足之处,本团队将立体生态农业与光电、光热产业等新型模式引入传统农业中,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以一定比例进行种植、养殖,铺设光伏板,使大棚能够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并进行了优势、推广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玲俊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8-21,29
搜集了光伏与农业结合的相关文献,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光互补和光伏农业,进而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短缺以及绿色生产等问题;农光互补则不同,它更加注重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竞合关系以及耦合共生;而光伏农业是我国特有的提法,其含义包括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农光互补2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从产业共生视角进行,分析光伏产业与农业共生融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光伏农业遮阴条件对中草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影响,对不同中草药品种进行对比栽植试验,其中处于光伏板遮阴区为试验区,处于同地块的正常光照区为对照区。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板蓝根和半夏在光伏农业模式的遮阴条件下均能进行种植,获得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相关要求。产量方面半夏表现最佳,遮阴种植较正常光照种植产量高34%,甘草和板蓝根遮阴种植产量较正常光照种植略低。耐阴性方面,半夏在半荫环境下生长茂盛,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非常适合耐阴种植,甘草和板蓝根在适度遮阴条件下也能实现种植,不过较正常光照表现略差。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     
<正>【光伏发电】将温室大棚与屋顶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的光伏电站近日成功并网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40 MW,每年可发电4000~5000 k W·h。据了解,这个项目属于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集光伏发电、农业观光、农业种植、农业技术及文化发展于一体。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光伏组件背景"农渔光伏互补"是在温室棚顶利用太阳能发电,温室内进行蔬菜生产及渔业养殖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建设棚顶以及地面空闲空间的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将电能并入国家电网或为周边电力不便的荒山林地农业项目提供能源,同时在温室内将光伏科技与现代化农业和循环养殖业密切有机结合。发展现代化高效农  相似文献   

20.
为高效利用光伏扶贫电站的土地资源,实现光伏发电和农业利用有机耦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选取2个扶贫重点村的光伏电站作为试验点,选择多种常见蔬菜在光伏板下种植,进行适应性研究,并设电站周边空地同步作种植对比试验。观测蔬菜生长势、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光伏板的架设影响光照条件,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供试作物均能适应光伏电站内的生长环境并获得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