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用全株玉米和不带穗玉米作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布氏乳杆菌制剂、复合酶制剂和青贮宝微生物制剂,研究青贮原料和添加剂对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的有氧稳定性低于不带穗玉米青贮,添加布氏乳杆菌制剂能够明显提高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而且p 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变化与此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不同种类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为玉米青贮添加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采用窖贮方式,设对照、微生物制剂、有机酸制剂3个处理组,青贮60 d。结果:微生物制剂组和有机酸制剂组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且微生物制剂组要好于有机酸制剂组;添加微生物制剂和有机酸制剂显著降低青贮pH、乙酸含量,提高乳酸含量,明显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结论:添加微生物制剂和有机酸制剂均可明显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且添加微生物制剂发酵品质好于有机酸制剂。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苜蓿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LaLSIL Dry(LD)、H/M FINOCULANT(H/M F)和FAST-SILE(FS)三种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优质青贮料,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苜蓿青贮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所用青贮添加剂是以植物乳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选择北京市西郊、德茂和旧县三个牛场作为试验青贮原料的取样地点,试验组在制作青贮的当天(第0天)添加青贮添加剂,对照组不添加。将样品装入体积为2L的密封杯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厌氧发酵。在发酵第3、9、24、57天进行采样,每次采样设6个重复,测定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的含量,并在发酵第57天测定酵母菌数量及青贮的有氧稳定性。试验结果如下:①发酵期内各检测时间点,试验组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随青贮时间的延长,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均逐渐减少,差异不显著;青贮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②发酵期内各检测时间点,试验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青贮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青贮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P<0.05)。③发酵第57天,试验组酵母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④在有氧稳定性试验中,试验组的二次发酵时间可比对照组推迟2d左右。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青贮添加剂与尿素对青贮玉米体外消化VF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青贮添加剂与尿素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经体外消化处理,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及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结果显示,未经任何处理组其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最低,为4.60mmol/mL;乙酸、丙酸、丁酸单项含量均低于其他各样;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与尿素组的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最高,为7.32mmol/mL,高于未处理组37.16%,且丁酸含量为1.19mmol/mL介于只添加尿素组和只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组之间;只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组丁酸含量为1.13mmol/mL;只添加尿素组丁酸含量为1.22mmol/mL,为4个处理组中最高。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与尿素能提高青贮饲料消化后VFA的总含量,降低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何玮  张健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1,1(7):127-130
为评价甲酸、乙酸、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发酵品质和青贮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甲酸添加组、乙酸添加组、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布氏乳杆菌添加组、植物乳杆菌组+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中添加有机酸和乳杆菌均不能提高其营养成分。杂交狼尾草青贮料pH、乳酸、乙酸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丙酸(PA)及丁酸(BA)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有机酸添加组青贮料pH和丁酸含量均较高,青贮料品质降低,而添加乳杆菌能够有效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提高青贮料中乙酸和丙酸含量,防止青贮料霉变。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添加剂|青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后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为2个发酵处理,T同型发酵菌处理(植物乳杆菌),TY同型和异型发酵处理(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实验.在第100天时感官评定青贮饲料的优劣等级;用酸度离子计测定青贮饲料的pH值;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乳酸、乙酸、丁酸的含量;平板...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3种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将化学添加剂(Chemical additives,CA)、淀粉酶(Amylase,AM)和布氏乳杆菌制剂(Lactobacillus buchneri,LB)添加于蜡熟期的全株玉米,并以空白为对照(CK),装填入聚乙烯袋中贮藏90 d后进行青贮品质的测定。结果发现:只有添加LB后,乙酸(AA)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1);各处理组的p H值、乳酸(LA)含量和丙酸(PA)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组养分含量也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对蜡熟期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布氏乳杆菌可以很好地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提高乙酸含量,从而增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布氏乳杆菌对青玉米秸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不带穗青玉米秸为原料研究布氏乳杆菌对青贮质量的影响。给不同处理接种的布氏乳杆菌剂量分别为(cfu/g):0,3.05×104,3.05×105,3.05×106,分别记为CS、CSL、CSS和CSH。在青贮发酵第1,16,34和60天开罐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布氏乳杆菌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pH值和乙酸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例,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布氏乳杆菌 作为一种能产生乳酸与乙酸的异型乳酸发酵菌,近来被应用到接种剂以提高青贮的有氧稳定性高。据报道,用布氏乳杆菌TY 16处理玉米青贮,可较未处理组提高乙酸含量和置于空气中的稳定性。另据报道,将处理实验室玉米青贮的布氏乳杆菌剂量从每克103提高到106菌落单位时,减少了乳酸的含量,增加了乙酸的含量,有氧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青贮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研究其对发酵产物与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为14,56和120 d.无添加青贮黑麦草发酵产物中乙醇含量较多,在14 d开封时,乙醇和2,3-丁二醇含量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和的7倍.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可以抑制乙醇型发酵,使乳酸型与乙酸型发酵占主导.无添加青贮黑麦草与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的黑麦草发生了有氧腐败,但是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黑麦草保持了有氧稳定.在青贮玉米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未影响发酵品质,但添加布氏乳杆菌增加了发酵产物中乙酸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玉米从56 d开封开始保持了有氧稳定,其它组在120 d开封时保持了有氧稳定,所有组乙酸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和青贮密度对玉米穗和玉米芯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以乳熟期玉米穗和玉米芯为原料,设置两个青贮密度,分别为1 000 kg/m~3和1 100 kg/m~3,并将这两个密度的玉米穗和玉米芯均设置四个不同的处理组:对照组(CK)、布氏乳杆菌组(LB)、双乙酸钠组(SD)、布氏乳杆菌+双乙酸钠组(LB+SD)。青贮45 d后,开罐分析,用榨汁液检测青贮样品的pH值、乳酸(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含量。结果表明,添加SD显著提高了玉米穗和玉米芯青贮的AA含量(P0.05);添加LB时,提高青贮密度对玉米穗青贮的LA、A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剂和密度对玉米芯青贮的AA、PA含量的互作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BA在本试验中未检测到。从发酵产物来看,添加双乙酸钠可以显著提高乙酸含量;试验发现当青贮密度高于1 000 kg/m~3时,能够取得发酵品质较好的玉米穗和玉米芯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3.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及不同压实密度对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全株青贮玉米为原料,选取4种微生物发酵菌剂,设置2个压实密度(750 kg/m3和850 kg/m3)和2种微生物菌剂添加方式(推荐添加剂量和相同水平添加剂量)。微生物菌剂A(A组,由粪肠球菌、副干酪乳杆菌等7种菌组成)、B(B组,由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成)、C(C组,由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成)、D(D组,由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组成)的推荐添加剂量分别为2.5×1011、1.1×1011、2.9×1011、1.0×1012CFU/t;相同水平添加剂量为5.0×1011CFU/t。2个压实密度下,均设置不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发酵120 d后取样,测定并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添加水平及不同压实密度下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指标。[结果]在750 kg/m3压实密度下,当添加推荐剂量的4种微生物菌剂时,D组干物...  相似文献   

15.
李雁冰  玉柱  孙娟娟 《草地学报》2015,23(2):387-393
在青贮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研究其对微生物群集的影响,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为14,56,120 d.结果表明: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黑麦草组细菌与真菌群集都很稳定,大肠菌中的Erwinia persicina, Pantoea agglomerans和Rahnella aquatilis 在青贮黑麦草对照组中被发现,鼠李糖乳杆菌组没有发现.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Pichia anomala是对照组与鼠李糖乳杆菌组青贮黑麦草中的主要真菌;P. anomala在布氏乳杆菌组未检测到.Candida magnolia, Cryptococcus flavus和Candida intermedia在青贮玉米原料与发酵过程中均检测到,Candida glabrata 和Candida quercitrusa 只在发酵过程检测到.有氧腐败发生时,青贮玉米真菌菌群发生明显变化,Saccharomyces exiguus, Saccharomyces martiniae, Pichia fermentans, Pichia deserticola 和Pichia kudriavzevii 可在腐败的青贮玉米中检测到.这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改变青贮黑麦草的菌群,但是对青贮玉米菌群影响较小,发生腐败时真菌菌群与细菌菌群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分别添加3株复合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和凯氏乳杆菌为A-LAB组)和单一植物乳杆菌制剂(B-LAB组)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减少青贮发酵和利用过程中的营养损失。试验以新刈割水稻秸为原料,对照组不使用添加剂,A-LAB组和B-LAB组的乳酸菌添加量都是1×105CFU/g(占鲜重)。结果表明:A-LAB组丁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干物质损失率(DML)、氨态氮/总氮等均显著低于另2个处理组(P<0.05);A-LAB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B-LAB组差异不显著(P>0.05)。A-LAB组的有氧稳定性最好(380 h),对照组(288 h)低于B-LAB组(323 h),结果提示向青贮原料中添加复合乳酸菌制剂在保存青贮养分和提高有氧稳定性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青贮方法对西藏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西藏林芝市种植的全株玉米为原料,设常规青贮全株玉米组(A组)和半干青贮全株玉米组(B组),青贮60 d,开窖取样,测定pH值和氨态氮含量,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细菌菌群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常规青贮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半干青贮(P<0.05),常规青贮的pH值小于4.2,氨态氮含量低于100 g/kg,而常规青贮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半干青贮饲料(P<0.05)。常规青贮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乳杆菌科、毛螺旋菌科、明串珠菌科、乳杆菌属、毛螺旋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等细菌均显著高于半干青贮(P<0.05)。研究表明,全株玉米常规青贮的发酵品质优于半干青贮,且全株玉米常规青贮中可产乳酸的菌群相对丰度高于半干青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种植密度和添加剂对通辽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大康205”、“高油958”、“中玉335”和“中农787”共4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置6.75×104和8.25×104株/hm2共2个种植密度,收获后添加布氏乳杆菌(Lentilactobacillus buchneri),制作全株玉米青贮,室温下发酵200 d后通过测定其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消化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进行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后pH都在4.0以下;“高油958”青贮的乙酸(AA)含量显著高于“大康205”青贮(P <0.05),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05)。8.25×104株/hm2种植密度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优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添加布氏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乳酸(LA)和AA含量高于无添加剂(P>0.05)。2)“大康205”青贮的干物质(“高油958”除外)和淀粉含量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云南省昆明市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对全市8 个标准化奶牛场的8 批全株玉米青贮进行发酵品质检测,检测指标为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全株玉米青贮推广提供技术支持。结果显示,8 批全株玉米青贮平均pH值为3.95,乳酸为4.33%DM,乙酸为1.86%DM,丙酸为0.54%DM,丁酸为0.18%DM。结果表明,全市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整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乳酸偏低,乙酸、丙酸、丁酸偏高的情况。建议加强青贮添加剂使用方面的试验,筛选最佳青贮制作方案,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青贮玉米秸秆粗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设置CK组(空白对照组)、LB组(布氏乳杆菌组)、ENZ组(纤维素酶组)及LB+ENZ组(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共同处理组)的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试验.发酵45 d后取样进行青贮发酵品质感官综合评价,测定pH值、有机酸含量、微生物活菌数、水溶性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