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孢子虫属原生动物 ,种类很多 ,个体大小一般在几微米至十几微米之间 ,形态构造因其种类不同而各异。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体内外 ,国内外常有报道。我省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鳗鱼常有寄生此虫的报道 ,而有关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粘孢子虫病尚未见到报道。 2 0 0 1年 9~ 1 1月间 ,笔者在宁德、福州两市海水网箱密集分布区先后发现几例寄生粘孢子虫的病例。目前尚未造成大的死鱼后果 ,但应引起重视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彻底消除病患。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症状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组织器官。早期感染的病鱼 ,体表…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3,(8):63-63
孢子虫是水生动物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球虫目的艾美虫病;粘孢子虫病中的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 1.艾美虫病:又叫球虫病,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海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射阳地区主养的淡水鱼类为草鱼和异育银鲫,单个品种精养或者一种为主混养少量另一种品种。草鱼一般不会得孢子虫病,而鲫鱼容易得孢子虫病。鲫鱼的孢子虫病一般指的是粘孢子虫病。寄生于鲫鱼危害较重的黏孢子虫种类主要有五种,分别为鲫鱼碘泡虫、库斑碘泡虫、圆形碘泡虫、银鲫黏体虫、鲮单极虫,它们分别寄生  相似文献   

4.
野鲤碘泡虫属于粘孢子虫类,由于其孢子具有几丁质壳片,杀死它具有一定难度,粘孢子虫病的治疗目前无理想的方法,有些种类(如眩晕病)还是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鱼死亡,但使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对此,必须重视。2000年6月12日,我市清泉乡一网箱养殖户养的鱼患了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病的主要症状:它寄生于鲤鲫鱼皮肤及鳃等处,形成白色胞囊,随病情发展,胞囊增大,数目增多,严重时,皮肤、鳃充满胞囊。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可使鱼消瘦而死。 清泉乡网箱养殖户是今年开始放养的,患病时箱中鲤鱼规格为:50…  相似文献   

5.
<正>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养殖鱼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粘孢子虫病的危害。近年来粘孢子虫病对鲫鱼的危害特别严重;随着鲫鱼在全国养殖范围的扩大,其呈日益加重趋势。粘孢子虫在鲫鱼喉  相似文献   

6.
李林思 《科学养鱼》2007,(12):83-83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区域,粘孢子虫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粘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一个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肌肉等组织,或奇生于鱼类体表的鳃、鳍、吻、喉等部位,由于寄生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对鱼类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在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中,危害最大的要算粘孢子虫侵入鱼口腔上咽部软组织所引起的喉孢子虫病死亡率极高,一般为30%~40%,最高达90%~100%,有的养殖户不得不放弃养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给淡水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在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孢子虫病是一种多发病、高发病,目前对于孢子虫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笔者将在江苏地区异育银鲫养殖中发生的几种孢子虫病作以介绍,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11,(11):48-48
近日,南海水产研究所鱼病室副研究员徐力文在海南陵水新村港鱼排采样发现.网箱养殖的多种石斑鱼苗都有较为严重的肠道粘孢子虫病。目前除东星斑暂未发现此病,龙胆、珍珠龙胆、老虎斑和钻石龙胆上都检测到肠道粘孢子虫病,且对养殖量最大的珍珠龙胆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8.
<正>吉陶单极虫隶属于后生动物亚界,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双壳目,单极虫科,单极虫属。目前,已报道单极虫属种类约100余种,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少数种类可寄生于海水鱼类当中。绝大部分种类不会导致鱼类疾病,仅少数几种单极虫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如寄生于异育银鲫皮肤的“肤孢子病”武汉单极虫、寄生于异育银鲫鳃上的“鳃孢子虫病”汪氏单极虫以及寄生于鲤或散鳞镜鲤肠道或皮肤的吉陶单极虫等。  相似文献   

9.
一、病原粘孢子虫比较微小,它们在发育过程中都无例外地产生孢子。孢子的形状、大小因种类而不同。一般认为,成熟的孢子从病鱼身上落入水中,若被鱼吞吃或接触粘附在鱼体表和鳃上后,由于鱼体中某些物质的刺激,里面的孢质即成为变形虫状体,用伪足移动,侵入寄主组织细胞内定居下来,开始发育。这时称为营养体时期。营养体继续发育,胞核反复多次分裂,出现孢母体,最后形成孢子。二、症状与危害由于寄生在鱼体上的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寄生的部位又很广泛,几乎对每一种鱼和鱼体各器官组织都能侵袭,甚至在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和组织内,有数种粘孢子虫寄生…  相似文献   

10.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放射孢子虫的发现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丙文  李鹏  陈凯  章晋勇  谢骏 《水产学报》2016,40(4):644-651
鲫养殖中粘孢子虫病非常严重,为掌握其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实验通过粘孢子虫生活调查研究,在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体内发现了一种放射孢子虫。该放射孢子虫的孢子无孢柄;孢体顶面观和侧面观都呈近卵圆形,长(19.8±1.3)μm,宽(18.2±1.1)μm;3个极囊梨形,呈点状聚集分布在孢体顶端,极囊长(4.53±0.4)μm,宽(3.4±0.4)μm;3个尾柄几乎等长,刺状,从孢体基部向下伸展,尾柄间夹角100°,尾柄长(195.0±15.7)μm,宽(11.5±0.8)μm。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归为橘瓣放射孢子虫集合类群。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放射孢子虫与鲫体表寄生武汉单极虫为同一物种,序列相似率为99.8%~100%。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发现单极虫类群中多数种类的放射孢子虫阶段主要寄生在苏氏尾鳃蚓体内。本研究首次发现和报道了鲫寄生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寡毛类宿主及其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为鲫粘孢子虫病生态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孢子虫病根据不同的病原分为艾美虫病、粘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单孢子虫病和簇虫病五大类,其中粘孢子虫病又分成碘孢虫病、粘体虫病、草极虫病、旋缝虫病。本文以碘孢虫病为例,简单介绍该病的症状,流行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专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它种类多样,寄主范围广泛。本文综述了目前发现的甲壳动物微孢子虫的分类、生活史、微孢子虫病的现状、危害及防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虾蟹养殖中有关微孢子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区域,粘孢子虫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粘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一个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等组织,或寄生于鱼类体表的鳃、鳞、鳍、吻、喉等部位,由于寄生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对鱼类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黏孢子虫病,是由黏孢子虫纲致病性黏孢子寄生于鱼类而引起的疾病.黏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在鱼体各个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但大多数种类均有一个到数个特有的寄生部位.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死亡,但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为我国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孢子虫的鲤鱼一般条件下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常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 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暴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 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三天后死亡数超过 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报道较多的粘孢子虫病主要集中在鲤、鲫鱼上,其他鱼类的报道相对较少。鱼体表和鳃是最常见的寄生部位,腹腔、肠道等部位也可寄生,寄生时通常会在寄生部位形成较明显的包囊,并引发相应的症状。2011年6月,大连海洋大学病害实验室接诊了一批疑似细菌性败血症的水库鳙鱼,经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后确诊为粘孢子虫病。该病与以前报道的粘孢子虫病的发病情况及症状都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防治团队习丙文研究员等人在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水产科学》《水产学报》上。该团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药物筛选等手段,在国内外首次从发病养殖池塘底泥的苏氏尾鳃蚓中发现报道放射孢子虫15种,发现命名鱼体寄生粘体虫新种4个,揭示了吴李碘泡虫、培养碘泡虫、  相似文献   

19.
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对江苏省大丰市和射阳县异育银鲫精养塘发生的粘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5种典型症状,粘孢子虫病全年发病率达到64.4%,是异育银鲫养殖中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以寄生于咽腔的碘泡虫病对异育银鲫成鱼和鱼种影响最大,死亡率可达30%以上,给养殖者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的孢子虫在一般条件下鲤鱼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造成较大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爆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3天后每天死亡数超过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较暴雨前水温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