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长白山区大花杓兰资源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长白山区大花杓兰的野外资源,掌握了大花杓兰在长白山区的分布状况和物候特征,以及大花杓兰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为大花杓兰的保育及引种驯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浑河源林区的不同植被区,对大花杓兰进行野外资源调查,了解了大花杓兰在浑河源的分布状况和物候特征以及大花杓兰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大花杓兰的经营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杓兰品种介绍及栽培管理董生健笔者于1990年去甘肃省中部的黄香沟教学实习时,偶然发现了野生大花杓兰和黄花杓兰,通过几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认为它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花形奇特、色泽美丽、现赏价值高;第二,根系发达,较喜水肥,分生力强,便于分株繁殖;第三...  相似文献   

4.
补血草新星花系列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自日本的补血草新星花系列(limoniumsinuatum)10个品系,进行了引种筛选栽培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各品系生长情况和产花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300c为对象对其土壤和基质栽培,不同密度栽培,不同繁育方式种苗生长量和产花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补血草新星花系列在宁夏地区栽培平均定植成活率89%;露地栽培不能安全越冬,主要用于设施栽培;300c,449,331,429等4个品系在经济性状和栽培性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价值,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基质栽培300c的产花量和切花质量略优于土壤栽培;合理的种植密度为35 cm×35 cm。  相似文献   

5.
大花萱草引种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园林研究所引种的多倍体大花萱草,经五年试验、繁殖,已获成功。大花萱草主要产于亚洲温带,原生长于北方。市园林研究所一九七八年开始了引种试验,经过五个冬春的栽培,终于使它适应于南方的环境。大花聋草可在公园花圃大量栽种,为居民提供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21,(8):32-35
通过对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ge.)的引种栽培试验,观测研究其在干旱半干旱区张掖市的适应性,以丰富引种地的绿化材料类型和增加园林景观。用生长量测定法测定生长势,物候观测法确定开花结果状况,研究引种水栒子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对花、果、叶和树形的调查观测来确定引种水栒子的观赏性;通过保存率、发生冻害率和发生病虫害率的观测确定引种水栒子的抗逆性。通过4年的引种栽培观察,水栒子在引种地张掖市抵御了-22℃的低温,抗风抗病虫危害。水栒子5月中旬开花,花期长达17 d;果实7月上旬着红色,9月中下旬成熟。红果保持不落,宿存枝条到12月初,果实观赏期长达143 d;叶片10月上旬转为红色,观赏性极佳;枝条细长拱形,树形饱满、美观大方。水栒子是一种夏观花、秋赏果观叶的优良观赏植物,花、果、叶、形观赏效果俱佳。水栒子在干旱半干旱区张掖市的引种栽培是成功的,可以成为绿化栽培的又一优良植物材料,在河西走廊及其周边的园林中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7.
连续2 a在盛产期锥栗Castanea henryi林下进行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培养料基质配方和栽培时间、栽培用料量等栽培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棘托竹荪基质配方、栽培时间、栽培用料量及施肥与不施肥对棘托竹荪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开沟与不开沟栽培对棘托竹荪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林下栽培棘托竹荪,宜采用发酵料;栽培时间以2月为宜;单位面积栽培料以37.5 kg·m~(-2)为宜;林地土壤肥力条件较差的林地宜适量施肥;土壤疏松度较好的林地水平梯带上可不开沟栽培。  相似文献   

8.
由于屋顶绿化的特殊性,其对栽培基质的要求是容重轻、可支撑、有适宜的肥力,可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华北卫矛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进行了筛选,以普通土壤为对照,在6种不同基质中筛选出基质A(体积比,土壤∶腐殖质为4∶6),基质B(体积比,土壤∶腐殖质∶蛭石为4∶3∶3),基质D(体积比,土壤∶腐殖质∶醋糟为4∶3∶3)为适宜华北卫矛生长的屋顶绿化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湖州林科所于2000年首次引进栽培大花蕙兰与蝴蝶兰,共引进了6个品种的大花蕙兰和3个系列的蝴蝶兰.通过引种、栽培及适应性分析,认为湖州地区发展大花蕙兰和蝴蝶兰是可行的,生产的花品质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大果沙棘品种适应性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内蒙磴口及陕西永寿试验区对俄罗斯的12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的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大果沙棘在我国的适应性的主要因子是环境因子.在大果沙棘品种的推广中,首先要注意地理位置,其次,在适宜栽培区确定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差异,即需要进行品种的选择.(2)从高纬度引进的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表现是随着纬度的下降适应性逐渐下降,绥棱试验点、磴口试验点及永寿试验点分属最适引种区、适宜引种区及不适应区.(3)绥棱试验点4 5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楚伊、浑金、优胜、橙色、阿尔泰新闻、乌兰格木6个品种,磴口试验点6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楚伊、金色、优胜3个品种,这些品种丰产性好,是试验区值得大力推广的引进品种.(4)大果沙棘在中国的适应性区划可分为3个区:最适引种栽培区,如黑龙江绥棱县;适宜引种栽培区,如内蒙古磴口县;栽培驯化区,如陕西永寿县.  相似文献   

11.
为拓展城市污泥(简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应用范围,以5种云南省常用绿化苗木(黄连木、澳洲朱蕉、欧洲荚蒾、金叶苔草、大花野茉莉)为材料,用污泥、草碳、中药渣及烟渣等5种物料混合发酵后与圃地土壤以不同的配比混合作为苗木的栽培基质,通过测定苗木的生理指标和生物量,分析不同育苗基质对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基于单一性状测量指标,不同的处理基质对苗木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100%污泥混合基质P1组和80%污泥混合基质+20%圃地土壤P2组对苗木6项指标性状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以6个苗木生长指标隶属函数值计算结果,P1、P2基质均明显有利于苗木的生长,黄连木、澳洲朱蕉、欧洲荚蒾最适的培育基质是P1基质,金叶苔草、大花野茉莉最适的培育基质是P2基质。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作为绿化苗木栽培基质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所筛选出各树种适宜的污泥基质配方,可为今后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提供参考,并为城市污泥的进一步资源化和商品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食用菌废弃物——蘑菇渣作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其对大花蕙兰与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的蘑菇渣基质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没有常规树皮基质效果好,但对矮牵牛的冠幅和花朵数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代替草炭作为矮牵牛栽培的常规基质。  相似文献   

13.
一、要了解猕猴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的气候(幼苗怕曝晒)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呈微酸至微碱性的土壤条件。经人工驯化,它的栽培范围扩大了。在年平均气温10°C以上,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引种。但  相似文献   

14.
优良阔叶树种——桤木的分布、生长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栽培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状况的调查,主要阐述了桤木的适生环境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桤木的多种利用途径。桤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阔叶树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胡杨潜在分布区,以期确定胡杨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为其合理引种栽培、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找、数据库检索、实地调查等,获取我国胡杨的分布点。根据胡杨生长区的环境特点和其自身生长特性,确定各分布点的气候、土壤、地形等29个环境因子,并将环境因子进行多重组合,筛选出影响胡杨潜在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确定相关阈值并据此预测胡杨的潜在分布范围,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模型精度。【结果】从本研究涉及指标来看,我国胡杨潜在分布的适宜区为132. 83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 8%;潜在分布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最适宜区为新疆中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总面积为23. 12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 4%;其中新疆的最适宜区面积为22. 42万km2,占全国最适宜区面积的96%;影响胡杨潜在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最湿月降水量、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和气温季节差,其中最湿月降水量是最重要因子。【结论】胡杨最适宜分布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气温9. 4~11℃、极端最高气温39. 2~44℃、极端最低气温-17~-25℃、年降水量32. 9~43. 7 mm,土壤pH值为7. 9~8. 5,海拔约1 000 m。研究结果利于合理规划胡杨的引种栽培区,避免盲目引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可为我国未来胡杨引种栽植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花蕙兰属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笔者简述了大花蕙兰的形态特征及分级标准,从基质,施肥管理,生长条件,花期、花后处理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栽培养护方法。最后阐述了大花蕙兰分株、播种、组培3种繁殖方式,并提出了其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坝上气温、降雨、光照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了坝上引种栽培宁夏枸杞的可行性;调查了宁夏枸杞栽植造林后1-4 a的生长状况和生长表现及结果量,选用热风干燥法将果实制干,并对其主要药理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化验,认为宁夏枸杞在河北坝上有栽培利用价值。可作经济林树种栽培,也可以作为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或生态防护树种栽植和造林。  相似文献   

18.
木百合Leucadendron是优良的切花及园林绿化植物。通过利用不同IBA浓度、生根基质及培养环境对木百合茎段离体培养产生的芽苗进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采用3g/L IBA浸蘸处理木百合茎段离体诱导的芽苗,插于混合基质(珍珠岩:细沙:泥炭土=3:2:1)中培养,根的诱导和生长效果优于琼脂MS+IBA2mg/L培养基;在光照强度和温度均变化的温室环境比恒温培养室更利于根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秃杉人工林对林边土壤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凤山县和天峨县的秃杉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秃杉引种区具有相似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0~40 cm)密度为0.89~1.16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43.68%~ 53.65%,土壤最大持水量为46.36% ~ 74.61%;土壤pH为4.30 ~4.8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78~68.30g/kg;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别为0.82~3.37 g/kg和81.5~347.6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为0.24~0.41 g/kg和0.40 ~ 2.87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8.3~136.2 mg/kg.表明桂西北秃杉引种栽培区林地土壤较疏松、通气、透水性能良好,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养分含量高.随着林龄增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土壤密度呈下降趋势.表明秃杉人工林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野外自然分布的杓兰的分布、群落特征、数量、株高、冠幅、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土壤含水率、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特征进行测定,明确了野生杓兰分布及生长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杓兰在野外呈紧密的团块状分布;不同样地的杓兰植株高度、冠幅、叶面积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样地及相同样地不同植株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样地不同样点的土壤含水率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杓兰表现出对光合有效辐射的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