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与抑菌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香菇多糖提取效率、研究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设计L9(33)正交试验在料液比、浸提温度和超声时间三个因素优化香菇多糖提取工艺,检测其提取率,抗氧化性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提取多糖效率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40min,最高提取率达到6.47%。抑菌功效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80℃,超声时间20min,大肠杆菌最大抑菌圈直径为9.95±0.86mm,枯草芽孢杆菌最大抑菌圈直径为8.73±0.57mm。清除羟基最佳工艺料液比1:3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30min,清除率为22.04%。还原力最佳工艺料液比1:3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40min,其还原力最大。在提取和抗氧化试验中的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相同即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后,提高了提取效率,试验结果还表明,香菇多糖有一定的抑菌和抗氧化性功效。  相似文献   

2.
荣华  刘龙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118-123
研究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旨在为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打孔法测定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探讨温度、pH和紫外线照射对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壳寡糖,茶皂素没有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MIC为40 mg/mL。绿茶提取物茶多酚10~60℃时抑菌活性保持稳定,但经高温80~100℃处理后,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在pH 2时抑菌活性增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减弱;经紫外处理10~50 min后,抑菌活性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茶叶活性物质对梨火疫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活性,为其作为天然的农药防治梨火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马铃薯皮中提取分离出α-茄碱.通过牛津杯法研究α-茄碱对灰葡萄孢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平板涂布法测定其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表明,α-茄碱对灰葡萄孢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抑制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当α-茄碱浓度为50μmol/L时.对灰葡萄孢菌表现出高度敏感性:α-茄碱对灰葡萄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以灰葡萄孢菌为指示菌研究其稳定性.表明α-茄碱在中性(pH=7)条件下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力最强。当加热温度低于80℃时,α-茄碱的抑菌活性比较稳定,而当温度升高到121℃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抑菌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4.
酶法辅助提取金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技术进行金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以NaNO2-Al(NO3)3-NaOH可见光分光光度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酶量和提取时间对金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 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是70%,料液比1:35,酶用量75 U/mL、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率为1.39%,平均回收率103%。.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值几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pH值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向日葵盘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80min、料液比0.04、pH值3.20。向日葵盘果胶最大得率为10.44%。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菌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得到一株抑菌效果良好的共生菌菌株NC34-1,抑菌圈平均半径为17.33mm,并对高毒力菌株的抗逆性(包括不同温度、紫外照射)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共生菌菌株Nc34.1在50℃高温下处理10min,其抑菌活性依旧很高;18W紫外线照射120min对共生菌NC34-1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于LB培养基、160r/min、28℃培养40h时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酸作为提取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研究了不同溶剂浓度、超声辅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功率和料液比各因素对苹果渣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40%乙酸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时间70 min,提取温度30℃,超声功率105 W,料液比1∶50,且各因素之间的主要次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  相似文献   

8.
动物饲用益生菌LPF-2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对畜禽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动物饲用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抑菌圈为指标,从时间、温度、摇床转速和培养基pH值研究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最适培养条件,以获得短短芽孢杆菌LPF-2最佳的抑菌效果.[结果]短短芽孢杆菌LPF-2培养24~84h的抑菌圈为10.00~13.00 mm,在24~39℃下培养的抑菌圈为9.00~14.00 mm,转速在90~210 r/min下培养的抑菌圈为13.75~15.00 mm,pH 6.0~8.0下培养的抑菌圈为10.50~14.50 mm.[结论]动物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 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在90~210 r/min范围内均可.  相似文献   

9.
桃仁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桃仁蛋白,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对桃仁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桃仁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1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桃仁蛋白的最佳提取率为24.06%。测定溶解性表明,温度为50℃时桃仁蛋白溶解度最大;测定吸油性表明,静置时间为50 min时,吸油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罗布麻茶氨基酸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罗布麻茶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对罗布麻氨基酸的提取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5min,超声波功率109.61kW,温度53.39℃,液料比50∶1,得到最大OD值0.9686,提取率为9.181%。  相似文献   

11.
以太谷壶瓶枣、茉莉花茶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主要研究了茶叶的类型、茶水比、复合汁配方对红枣茉莉花茶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茉莉花茶复合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茉莉花茶与水的比例1:100,茶汤与红枣汁的混合比为1:1,蔗糖用量4%,柠檬酸用量0.05%,食盐用量0.10%。该饮料风味浓郁,口感柔和,具有保健、清凉止渴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以生长菌落数为评价指标,研究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的防腐效果;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纯化和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生长曲线、导电率及生物大分子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在储藏15 d内,3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能完全抑制高温煮熟鱼肉中细菌生长;分离、鉴定了2株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T-10、Alcaligenes faecalis T-9;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这2株腐败菌具有中敏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0~20 mm),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0 mg·mL-1和20.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致使生物大分子物质外溢而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4.
以巨大口蘑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对巨大口蘑子实体进行提取,再用采用Kirby Baue纸片扩散法测定抑制圈直径,并初步探讨其提取物对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巨大口蘑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可达到9.2 mm,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黑曲霉的抑菌圈为8.4 mm;涂膜保鲜结果表明,4种提取液对番茄储存过程中的失重率、坏果率和感官评分都有所改善,其中乙醇提取液24 d坏果率为30%,而空白对照的坏果率为70%。表明巨大口蘑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为其天然防腐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原味奶茶制作为基础,通过添加可食用性薰衣草香精,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出一款质地均匀、色泽良好、风味独特、组织状态好的薰衣草奶茶制作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薰衣草奶茶制作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0(0.125%),茶汤浸提时间15 min,浸提温度90℃,各组分添加量依次为牛奶80%,茶汤1%,薰衣草香精0.4%,白砂糖5%。  相似文献   

16.
以绿茶、菊花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菊花茶饮料加工工艺中的最佳浸提方法和条件,确定了饮料的最佳调配比例。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法浸提得到的浸提液品质较常规水浴法的好。微波辅助水浴法浸提绿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质量比为1∶100,pH值为5,微波功率为400W条件下处理4min,在温度90℃的水浴锅中浸提5min;菊花汁最佳工艺条件为:菊花、水质量比为1∶180,微波功率为175W的条件下处理10min,在温度80℃的水浴锅中浸提15min。饮料最佳调配比例为:绿茶汁30%,菊花汁50%,白砂糖2%,柠檬酸0.02%。  相似文献   

17.
以炒青绿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低咖啡因绿茶饮料,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水比1:60,萃取温度90.0℃,萃取时间10.0 min,得到的茶汤品质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低咖啡因绿茶饮料的配方为:茶叶萃取液12.0%,pH值6.0,绿茶香精、薄荷香精、蜂蜜香精的质量比为2.0:0.5:1.0,质量分数为0.03%,果葡糖浆3.0%。  相似文献   

18.
绿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碎绿茶为原料,采用二步法提取和纯化茶多酚,通过及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为:第一步采用微波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是乙醇溶液浓度为50%,料液比为l:30,浸提20min后,用320W微波辐射25s,再常温浸提60min,重复浸提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浸出率为21.74%。第二步采用离子沉淀法纯化茶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A13++Zn2+复合沉淀剂,沉淀剂加入量与茶叶质量之比为3:20,沉淀温度在25℃左右,当茶多酚沉淀完全后迅速分离,最终得到的茶多酚浓缩液纯度可达99.50%。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纯绿茶饮料的产品较少,主要的技术原因是高品质原料的浸提和品质保持技术等不够完善。在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例对浸提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浸提时间为20 min,浸提温度为85℃,茶水比为1∶180,对提出最佳的绿茶浸提工艺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