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2.
苎麻骨粉在金针菇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碎后木薯茎杆和木屑为主要培养基质栽培平菇、榆黄蘑两种食用菌,观察不同配比基质对两种食用菌的发菌天数、菌丝生长速度、产量情况,确定栽培基质最优配方。结果表明,配方中添加30%木薯杆和60%木屑栽培的平菇和榆黄蘑,发菌天数分别为25、27 d,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49、0.48 mm/d,总产量分别为1.77、1.51 kg/袋。进一步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平菇和榆黄蘑两种食用菌生长特性影响可分为两个成分,其累积贡献分别90.3%、88.0%,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模型表明配方3适合于平菇栽培,配方1适合于榆黄蘑栽培。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3个以上处理和重复进行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草菇五种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分别可达114.23%、75.70%、85.57%、101.40%、40.56%;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7.72、1:9.47、1:2.45、1:2.74、1:3.89。子实体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均与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同类食用菌均达极显著差异。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鲍鱼菇、榆黄蘑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1.69%、18.22%、35.48%;E/T值分别为36.16%、42.63%、42.17%;E/N值分别为0.57、0.74、0.78,接近或超过FAO/WHO提出的40%的参考蛋白模式和E/N值应在0.6以上的标准。可见,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是栽培多种食用菌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用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籽壳正日趋短缺,利用荼油产生的下脚料茶籽壳和茶粕饼,资源丰富,是栽培茶薪菇的极好原料.本文介绍茶薪菇的生物学特征及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以提高茶薪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酚棉柴与棉子壳培养高档食用菌,是高青县低酚棉综合利用的一个子项目。从1984年起,该县就组织科技人员试验,经过4年多的实践,棉柴屑栽培香菇和棉子壳栽培金耳已经成功,目前产品已投入市场。当前国内外栽培香菇多以原木或木屑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肉桂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本研究测定了采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生产中废弃物肉桂木栽培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黑皮鸡枞(Oudemansiella raphanipes),黄伞(Pholiota adiposa)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及聚类分析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6种肉桂栽培食用菌的膳食纤维、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范围分别为24%~46%、4~15 mg/g和19%~43%。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一共解释了92.46%的差异,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共同决定了PC1,赖氨酸决定了PC2。氨基酸评分发现,肉桂木栽培的6种食用菌中,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含量均过剩,与其他5种食用菌相比,秀珍菇的Met+Cys含量过剩较少,与WHO/FAO模式值相近。聚类分析结果与肉桂木栽培的食用菌的Met+Cys含量有关,黄伞与金顶侧耳距离最近,秀珍菇的Met+Cys含量与其他5种差异较大,聚类距离较远,与WHO/FAO模式值距离较近。综上表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Met+Cys含量偏高,仍需要与其他日常膳食搭配以达到人体氨基酸的平衡供给。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食用菌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在当前产业发展下的意义,重点阐述了食用菌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理念、体系模式的内容以及教学效果。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对于食用菌栽培课程非常适合且势在必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食用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我国培养新时代食用菌专业高端人才有显著作用,助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食用菌的利用,经历了野外采集和人工栽培两个发展阶段。在长期采集野生食用菌的基础上,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提高,以及社会需求的逐渐增长,从野生采集发展到人工栽培。同时,随着栽培生产规模的扩大,食用菌栽培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了涵盖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推广、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贸易的现代食用菌产业。就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个概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食用菌周年立体栽培,科学安排季节,选用高产菌种把住关键栽培技术,进行露天搭棚多层次栽培,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空间利用率。由过去一年1-2季发展到三季栽培,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食用菌栽培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有杨珊珊用晒干的废菜丝为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研究报告,李汉昌等研究报告了以鲜粕为材料栽培各种食用菌的反应,配方筛选,平菇凤尾菇的品种比较等问题,以及利用鲜粕瓶栽猴头,利用鲜粕(不灭菌、不加辅料)室内直接栽培平菇、凤尾菇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大量地、直接地利用鲜粕进行生产食用菌均嫌生产规模太小。经1983—1984年我们研究出使用糖厂出厂的鲜粕直接在露地畦栽平菇、凤尾菇,材料不经任何灭菌,不加任何辅料,不用进行材料重新压榨脱水等处理。直接栽培法的成功,为大  相似文献   

12.
花生壳和花生蔓生产食用菌比其它代料,如棉子壳、玉米粉、木屑、谷壳、油菜杆等的产量高一倍以上。花生壳中含的有机养料较多,培养的平菇一般比其它代料培养的平菇养分丰富一些。据科研单位分析,花生壳、花生蔓和棉子壳培养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其中粗纤维分别为59.9%、33.2%、26%;粗蛋白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从介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概念出发,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趋势、特点及条件进行阐述,并从菌种的获得、栽培方式与出菇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菌草技术的发明利用,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香蕉在我国南方有较大的栽培面积,园中后期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适合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发育。食用菌生育过程释放热量提高香蕉防寒抗寒能力,加快灌浆促进果实饱满,达到蕉、菌增收。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渣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琴 《中国稻米》2006,12(2):44-45
食用菌渣是一种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质,其有机质含量一般在45%~54%,本文通过其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探索食用菌渣对水稻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食用菌渣能使水稻增产6.2%~8.3%,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W192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食用菌新品种,具有耐肥、耐水,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新品种认定。2012年起引进仙游县栽培,总结了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在仙游县的栽培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种整秸秆室外大田仿野生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级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功。该技术针对目前农村利用率普遍不高的稻草、麦秸等大量农作物秸秆和下脚料.经连续多年的栽培试验,成功地突破了利用秸秆野外大田种植食用菌保湿这光难、杂菌污染重、费工费时等诸多技术难题,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要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大田露地仿野生大面积栽培平菇(冻蘑)、凤尾菇、榆黄藤、鸡腿蘑、口蘑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食用菌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亩下秸秆万斤,造温下25一3Ok出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栽培料提高碱性对金针菇菌丝生长、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在栽培料中添加壳灰,研究其对栽培料pH和金针菇菌丝生长、产量、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4.0%壳灰的栽培料可提高栽培料pH以及产量。添加量为1.0%~1.5%壳灰的最佳,灭菌后pH为6.2~6.4,高于对照(pH 5.1);生物学效率为107.6%~113.7%,高于对照(96%),提高了12.4%~18.4%;此外,子实体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提高,且子实体性状、商品率、重金属积累未发生改变。以壳灰为碱化剂,栽培料微碱化栽培金针菇可有效提高产量和营养,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从食用菌菌渣的物理特性和养分进行分析,并综述了菌渣作为有机栽培基质或生物有机肥在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水果、花卉、药用作物、嗜好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在食用菌再生产等方面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以期为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