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禽流感是家禽的两大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疫苗免疫接种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相结合仍是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疫病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新城疫、禽流感实施高密度的免疫接种,通过疫苗免疫可使鸡群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过频免疫可产生免疫抑制。为此本试验通过对海兰褐蛋鸡新城疫、禽流感首免日龄的确定,根据ND、AI抗体的变化规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
不同首免时间对禽流感疫苗HI抗体消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HI试验,对雏鸭不同首免时间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对照组鸭(E组)AI-H5母源抗体1d最高,达5.1log2,次日逐渐下降,于10d降至较低水平。AI-H5母源抗体于19d降至为2log2以下。(2)试验各组于免疫后10~12d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于免疫后15~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18~24d,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于49d仍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由此说明,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3)从不同首免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后的HI抗体效价比较来看,C组(1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最佳,D组(2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其次,B组(1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第三,A组(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较差,因此,应根据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的首次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有效防控禽流感,晋江市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方法,实施对禽流感100%的强制免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立了稳固的免疫保护屏障.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准确掌握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全市定期组织禽流感免疫效果的监测.现将2008年晋江市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口蹄疫O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接种羊后产生的O型抗体效价,采用不同免疫剂量和不同免疫时间免疫接种羊,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羔羊母源抗体水平及维持时间与母羊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有效保护抗体能维持70 d左右;首免每只1 mL、2 mL同时免疫的4组间免疫抗体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首免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水平;二免2 mL、2.5 mL不同时间免疫的4组,首免后15 d与首免后28 d进行二免产生的抗体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首免后28 d二免的不同剂量组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有效抗体能维持约170 d,首免后15 d二免的免疫抗体水平最低;每只三免2 mL、3 mL的2个剂量组产生的有效抗体均能维持180 d,两组抗体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正>1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和免疫情况的相关性监测来自118个鸡群的鸡只,82群进行了免疫接种,没有分离到禽流感病毒(AIV),而36个未免疫的鸡群中有4群分离出病毒。监测来自81个鸭群的鸭只,其中22群进行了免疫接种,未分离  相似文献   

7.
随机采取1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和20日龄等不同日龄的雏鸡20只,每只采血5ml进行监测。利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鸡免疫后血清中H5N1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而确定鸡群的免疫状态。结果表明,鸡场按免疫程序进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种母鸡按免疫程序接种,其子代最佳首免日龄应在10~20日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江门地区种鸡场的H5、H9及ND母源抗体进行了监测,发现雏鸡19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母源抗体水平低于4 log2,确定了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首免日龄为20日龄;经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免疫后,表明二免后肌肉注射2头份组H5抗体可在极短的时间内,维持在4 log2以上。而肌肉注射组新城疫(ND)抗体水平相对禽流感(AI)明显要高,达到4 log2以上,二免后,肌肉注射2头份组能够维持滴度在6 log2以上,能够达到抗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火鸡、乌鸡进行了禽流感H5亚型母源抗体、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以及保护性HI抗体滴度的研究,配合血清学监测及攻毒试验制定了禽流感免疫程序。火鸡免疫程序:首免,15~20日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禽流感H5亚型疫苗,0.5mL/只,肌肉注射;二免,45~50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120~125日龄,1mL/只,肌肉注射;三免后5个月加免1次至淘汰。乌鸡免疫程序:首免,10~15日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禽流感H5亚型疫苗,0.3mL/只,肌肉注射;二免,45~50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120~125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后根据检测结果再适时免疫。通过特禽生产应用表明,本研究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动物园成年珍禽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用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动物园的8种珍禽,分别在免疫接种前后不同时间无菌采血,检测血清中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大部分珍禽首次免疫接种后都能产生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但不同种类免疫反应不同。孔雀等4种珍禽在首次免疫接种后400d,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体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白冠长尾雉等4种珍禽首次免疫后,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高,且维持时间很短,在进行H5+H9二价灭活苗加强免疫后,能有效提高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免疫抗体均能维持7个月。通过对免疫抗体的监测,对两种不同剂量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动物园珍禽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成年珍禽的禽流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张云  李利 《兽医导刊》2020,(2):108-108
免疫接种是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免疫接种过程中,经注射了疫苗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抗体不合格的现象,经深入养殖场户和基层防疫人员中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造成免疫血清抗体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力求使畜禽疫苗免疫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彭大新 《兽医导刊》2014,(13):43-44
最近报道的病例2014年5月南充市1例重症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定为H5N6禽流感病毒。2014年8月2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鹅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20550只,死亡17790只。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禽流感病毒种类多?禽流感病毒毒力存在显著差异?禽流感病毒宿主范围扩大?禽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禽流感疫苗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验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将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H9)HI抗体,并用2004年-2012年分离的8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免疫接种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免疫接种三联灭活苗后21 d,其H9 HI抗体效价可达11.88 log2,可抵抗8个不同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攻击,总攻毒保护率达92.50%(37/40).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中H9亚型禽流感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抵抗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4.
当今禽流感的传播机制日趋复杂,某些散发性病例的出现有时难以预料,带毒候鸟迁移而传播禽流感,是当今防控禽流感难度最大的问题。专家指出,当前在防控禽流感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顾此失彼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免疫接种是提高家禽特异性抗禽流感感染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现阶段符合国情且实践证明有效的防控禽流感的措施之一,但免疫接种不能替代其他措施,要用辩证的、动态的观点评价免疫接种的作用。在给鸡群全部鸡只免疫接种后,并非所有被接种鸡群均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由于个体差异,有小部分鸡不产生或产生低水平的抗体应答,这部分鸡只对病毒仍处于易感状况,一旦有强毒感染,仍可能发生散发性病例。因此,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加以防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免疫接种为主,养、防、检、隔、封、消、处互相配套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才能实现将禽流感的发生控制在最低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经历了2004、2005连续两年全国性禽流感疫情冲击后,我省的禽流感防控工作重点从2005年年初开始调整。当前,国家对禽类实行强制性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接种,在全省范围内,对规模禽场实行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全部的散养家禽进行春秋集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禽流感的防控,说容易也确实很容易,说难也确实很难。说控制禽流感容易是指只要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鸡群三个环节,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禽流感就能控制。说控制禽流感很难,是因为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没能控制,并不断发生变异,造成我们养禽业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切断禽流感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鸡群三个环节呢?1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即特异性抗原,俗称疫苗)或免疫效应物质(即特异性抗体)输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专栏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7):52-55
★专家赞成家禽禽流感免疫接种措施2007年5月24日: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家禽免疫会议之后,FAO的一项报告指出,疫病报告和控制政策得到提高,FAO还强调了家禽疫苗免疫接种扑灭H5N1禽流感病毒的意义,尤其适用于禽流感地方流行的国家。家禽免疫通常应结合家禽扑杀、移动控制等其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较好的禽流感免疫效果,根据本地区禽流感流行特点选用两种不同剂型流感疫苗,即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分别对蛋鸡和肉鸡进行免疫接种,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来检测两种不同剂型疫苗免疫后禽流感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禽流感灭活苗无论对蛋鸡还是对肉仔鸡的抗体检测效价均高于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接种后21 d时,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的HI抗体水平平均为6.5,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HI抗体水平平均为3.75.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讯     
<正>央行辟禽流感贷款直通道受损企业免罚息随着国家防控禽流感疫情进入关键时期,人民银行近日也发出通知,要求已经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的金融机构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仔鸡新城疫通常采用Ⅱ系苗一免滴鼻,Ⅰ系苗二免肌注免疫接种的方法。这种逐只抓鸡个体免疫接种法费时、费工和费物,且因抓鸡对肉鸡产生干扰;另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取得弱毒疫苗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使肉用雏鸡获得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