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拟从分子水平对菜用枸杞进行鉴定。[方法]利用nrDNA ITS(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碱基序列测定的方法对5份菜用枸杞资源进行碱基序列测定并分析序列差异。[结果]首次获得5种菜用枸杞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8~632 bp,平均为630 bp,共有79个变异位点,占12.5%,保守位点553,占87.5%。基于nrDNA ITS序列差异的品种聚结果与依据形态指标的是划分结果相符。[结论]nrDNA ITS区测序分析可作为分子水平鉴定菜用枸杞不同种质来源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枸杞nrDNA ITS(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在分子水平对枸杞做出鉴定。[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克隆到枸杞nrDNA ITS片段并获得其碱基序列,成功找到3个供试枸杞种质材料的nrDNA ITS序列差异。[结论]枸杞nrDNAITS区的扩增和测序可以在分子水平对枸杞不同种质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基于nrDNA ITS序列对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份常规枸杞种质和1份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DNA中nrDNA ITS(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对枸杞雄性不育材料作出鉴定.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测序得到了枸杞雄性不育材料和其他7份常规枸杞种质的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为559~633 bp,平均为612 bp,共有160个变异位点,占25.3%;保守位点473,占74.7%;67个转换位点和31个颠换位点.表明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可作为鉴定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种新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利用nrDNA ITS序列,探讨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测序首次获得了18种宁夏枸杞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59~634 bp,平均为612 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80 bp,包括194个变异位点,占40.4%;286个保守位点,占59.6%。聚类结果表明了18份宁夏枸杞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并将其分为3个大类。[结论]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在研究枸杞种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枸杞nrDNA ITS测序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TS区序列指DNA基因内的转录间隔区序列,包括ITSl、ITS2及5.8S3个区段。ITS区序列测定分析能够鉴别同属植物相似种以及药用植物混淆种。笔者以枸杞属内不同种间ITS序列为切入点,对枸杞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鉴定枸杞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ITS区序列指DNA基因内的转录间隔区序列,包括ITS1、ITS2及5.8S3个区段。ITS区序列测定分析能够鉴别同属植物相似种以及药用植物混淆种。笔者以枸杞属内不同种间ITS序列为切入点,对枸杞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鉴定枸杞品种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5种菜用枸杞为试验材料,开展n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探索适宜于枸杞nrDNAITS序列分析的优化技术体系,从而为建立分子水平的菜用枸杞鉴定标准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中心枸杞种质资源圃内的5个菜用枸杞种质:宁夏枸杞(宁杞1号小叶枸杞)、宁杞菜1号  相似文献   

8.
对紫薇属植物细胞核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为紫薇植物的鉴定提供分子依据。通过提取紫薇幼苗总DNA,对n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应用软件BioEdit、DNAMAN 进行序列分析, MEGA计算遗传距离,构建基于K2P模型的NJ系统发育树。测序得到2条nrDNA ITS序列,长度均为615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1与紫薇ITS序列相似性达99.03%,遗传距离为0.003,聚类分析归为一支;序列2与毛紫薇ITS序列相似性达98.55%,遗传距离0.007,聚类分析归为一支。试验结果说明,基于nrDNA ITS序列分析法,能够对紫薇属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从而为紫薇属的种类鉴定和种间亲缘关系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23种兜兰属植物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所查到的德氏兜兰(AJ564372)、波瓣兜兰(AY530916)及麻栗坡兜兰(AJ564357)的核糖体DNA(nrDNA)ITS区序列进行比对,确定23种兜兰的ITS1、5.8S及ITS2的界限。结果表明:23种兜兰植物的nrDNA ITS序列长度为717~787 bp;G+C含量为48.6%~51.5%,其中ITS1和ITS2长度分别为393~451 bp及155~180 bp,包括211个变异位点;109个信息位点。基于贝叶斯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2种方法构建的树基本一致,整个树分为2个分支3个亚组,表明基于nrDNA ITS序列能够鉴定分析兜兰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川红号天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并与cpDNA(叶绿体DNA)trnS-trn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比较2套植物基因组的进化速率。[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西川红景天叶片中提取总DNA,并对nrDNA ITS区进行扩增、纯化、测序,然后与cpDNA trnS-trnG和rp120-rps 12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序列比对后得到长度为701bp的ITS序列,其中变异位点13处,占总序列的1.85%。在13处变异位点中,8处为碱基置换,5处为插入/缺失。(A+T)含量为46.9%,(G+C)含量为53.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27。[结论]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区域较cpDNA trnS-trnG序列和rp120-rps12序列保守,进化速率较慢。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 DNA ITS区进行扩增,利用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测序得到了17份枸杞属近缘种的ITS条形码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03~632 bp,平均为624 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80 bp,有194个变异位点,占40%;保守位点288个,占6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个大类群。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分析在鉴定枸杞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核核糖体RNA的基因(nrDNA)的结构特点,分析了nr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编码区及非编码区序列和5S核糖体RNA在植物系统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Lycium Linn)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 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以期利用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7份枸杞属不同种间杂交种的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58~632 bp,平均为610 bp。排序后的总长度为632 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78 bp,共有138个变异位点,ITS1和ITS2分别为85和53个,占28.9%;保守位点340个,占71.1%;有6个信息位点,占1.3%;51个转换位点,12个颠换位点,其中ITS1区的信息位点所占比例低于ITS2区,而ITS1区的转换位点与颠换位点比值高于ITS2区。通过对宁夏枸杞、北方枸杞、黑果枸杞及其种间杂交育种产生的杂交后代分析,得出基于ITS聚类分析能够初步判别杂交后代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可以作为早期鉴定枸杞属不同种间杂交种后代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辣椒疫霉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个辣椒疫霉菌株和1个外类群大豆疫霉菌株的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椒疫霉菌的ITS序列总长度为750~753bp。采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来自辣椒寄主和土壤的辣椒疫霉菌各自聚为一组,与其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红柴胡nrDNA序列ITS2片段特征,为中药柴胡的分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已公布红柴胡ITS全长序列38条和ITS2序列3条,利用MEGA6.0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ITS2片段碱基成分、变异位点、信息位点,计算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ITS2片段长度为224~230 bp,共发现14个简约信息位点,最大遗传距离0.124,系统树可明显分为4组,85.37%的聚为一组。[结论]ITS2在红柴胡居群中比较保守,可作为DNA barcoding鉴定的片段使用。  相似文献   

16.
亚洲系百合九个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来自nrDNA ITS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洲系百合9个品种的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了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扩增出约670bp的序列(ITS1、5.8S和ITS2及部分18S和26S rRNA基因片段)。选取亚洲系百合祖先种泸定百合和岷江百合等6个野生种序列为参考外类群,确定其ITS全序列(ITS1、5.8s和ITS2)的长度约为627bp。并根据nrRNA ITS区碱基序列差异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和构建UPGMA系统树,探讨了9个百合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浏阳朝天椒(Capsicum furtescens var.Liuyang)rDNA的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对浏阳朝天椒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将浏阳朝天椒及其近缘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为:(1)浏阳朝天椒ITS序列长719 bp,G+C含量为51.3%.(2)将浏阳朝天椒与其他3种辣椒和同科不同属的3种枸杞及3种烟草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与辣椒Capsicum eximium及C.lyciant的ITS序列同源性较低,与辣椒C.baccatu的ITS序列差异较小,相似性达78.3%,可认为浏阳朝天椒与C.baccatu亲缘关系近,可归为一类.研究认为,ITS序列在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研究、居群进化学研究及品种鉴定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野生石竹的系统发育和种间亲缘关系.[方法]采用CTAB+硅珠法提取总DNA, 并对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进行了序列测定.采用邻位相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新疆石竹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10~614 bp,ITS-1和ITS-2序列长度为235~238 bp和214~215 bp.5.8 S序列很保守,长度均为161 bp.在整个ITS序列中,共有119个变异位点,17个信息位点,分别占整个ITS序列长度的19.71; 和2.77;.[结论]齿瓣组和纟 遂瓣组分别聚成一支构成姊妹群,其支持率分别为90;和98;.并对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育种种内杂交种进行早期筛选研究。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的nr 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以宁夏枸杞种内的品种宁杞1号、宁杞2号、白花枸杞作为父母本,选配杂交组合,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对其种内杂交育种产生的杂交后代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杂交后代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早期筛选。由结果可知,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可以作为早期筛选杂交育种后代的方法之一,对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枸杞nrDNA ITS测序鉴定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wolfberry(Lycium Linn.)germplasm resources at molecular level by analyzing the nrDNA ITS sequence.[Method] Genomic DNA from wolfberry leaves extracted by modified CTAB method were regarded as templates for PCR amplification by specific primer,clone and sequencing.[Result] The nrDNA ITS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and then differentiated among three tested materials.[Conclusion]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n nrDNA ITS is a feasible approach to identify different wolf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