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生猪制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认真做好生猪屠宰检疫质量工作是动物卫生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确保广大民众能食用到放心肉的关键。提升生猪屠宰检疫质量措施不可忽视,应在继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各项条例,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扬帆 《畜禽业》2011,(5):4-6
<正>文章背景从2001年起,农业部将生猪"瘦肉精"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并逐年加大监测力度。2002年开始将"瘦肉精"纳入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并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为重点,连续9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瘦肉精"违法行为。但是,"瘦肉精"屡禁不绝,今年3月,央视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爆全社会的普遍担心。众多媒体上出现的"猪肉安全"、"潜规则"、"监管漏洞"等关键词一时间如弹片纷飞,不仅使号称"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的双汇集团遭受重创,还在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彻查风暴。由于我国养猪业生产模式相对落后,难以形成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源头监管难度极大,如何避免几头问题猪就引发一起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不仅是政府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养猪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1)
猪肉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肉类食品,猪肉的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现行尚未十分完善的猪肉供应链下,安全事故频发。如何有效控制猪肉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企业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依据供应链管理理论,参考相关资料文献,对我国猪肉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为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冶  王志伟 《畜禽业》2013,(5):25-2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猪养殖加快了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人们对肉类产品,尤其是对猪肉的需求量也显著提高。但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使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已提到关键议题上。而做好全面的预防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而疫苗免疫为最主要因素。鉴于此,现针对生猪的防疫问题做如下探讨。1疫苗因素1.1疫苗质量疫苗质量是生猪免疫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猪安天下",做为国人的主要食品之一,猪肉消费关系甚大。近年来食品消费安全一直警钟长鸣,瘦肉精、注水肉等生猪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尽管生猪产品安全问题一直为国家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  相似文献   

6.
<正>1养猪业在我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商洛市位于秦岭南麓,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近年来,商洛市把养猪业列入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予以扶持,促进发展。2009年末,全市生猪存栏86.94万头,猪肉  相似文献   

7.
南方养猪特点及营养、饲料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岘 《畜禽业》2006,(3):4-9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的猪肉消费已逐渐从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生猪的生产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追求产胎数、出栏率、出栏重以及产量等层次上,瘦肉率、肉品卫生安全与风味、养猪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已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不管是关注生猪数量还是猪肉质量,饲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饲料的营养含量高低、营养成分配比、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等将直接关系到猪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产品日益丰富,畜产品数量供不应求的问题早已退出人们关注的视野,更多的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从乳品的"三聚氰胺"到"黄曲霉",从蛋类的"苏丹红"到生猪产业的"瘦肉精、潲水  相似文献   

9.
黄洋春 《畜禽业》2006,(1):56-57
据专家预测,2005年我国生猪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利好因素来自于:(1)随着国家对肉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猪肉品质将得到较大提高;(2)我国猪肉出口仍具有比较价格优势;(3)各级政府重视扶持生猪生产;(4)母猪存栏增加,生猪生产后劲充足;(5)2004年我国粮食获得丰收,秋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2005年夏粮丰收在望;(6)规模化养猪将成为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粮猪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3)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显迫切,食用"安全无疫"食品,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愈显重要。都匀群众的膳食结构中肉类主要以猪肉为主,牛羊鸡鸭鱼为辅,猪肉的消费占总量的70%~80%,猪肉的安全直接影响肉食品安全。都匀地区的生猪定点屠宰从1993年实行到现在,曾经出现过反复,经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逐渐走上正轨。但近两年来,生猪定点屠宰量锐减,私屠滥宰有所抬头,如何采取对策,加强屠宰及肉食品市场的管理,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9)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是为调动地方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安全,促进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中央惠农政策。文章结合四川珙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探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对珙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质量。而猪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其安全质量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要确保猪肉的安全质量就需要做好生猪的防疫工作。对于当前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生猪检疫与检验的相关工作进行解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来,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是预防猪病和促进猪只生长的主要手段。但是,因抗生素的大量和长期使用而带来的药物残留问题、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以及猪肉安全问题等,越来越困扰着百姓的生活。2000年丹麦率先实施"无抗养猪",顾名思义,即为不含抗生素的生猪养殖。养殖过程中以不含抗生素的饲料为原料,生猪屠宰时也检测不到抗生素,加工后的猪肉和肉制品也不  相似文献   

15.
影响猪肉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猪肉的品质,追求安全、优质、无残留、无疫病的"安全"猪肉。安全猪肉是指猪肉中不存在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或降到一定限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6.
猪肉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屠宰检疫作为确保新鲜猪肉安全上市的最后一道关口,显得极其重要。以温州市区生猪机械化屠宰同步检疫操作为蓝本,将整个环节设置为头蹄和皮肤、胃肠脾、隔肌采样、胴体、肺心肝、旋毛虫镜检、复检、盖章、出证等9个岗位,安排10名检疫人员分别在屠宰流水线各岗位采用"视检、触检、剖检、嗅检"的方式,并通过在重点部位(器官)至少剖检19刀作相应的检查判断,以有效保障出厂肉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1)
猪肉在肉类产品市场中的占比相当大,我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每年要消耗将近5 600万t的猪肉,相当于4亿头100 kg的生猪。猪肉肉质的好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提升生猪检疫的工作效率,严格把控猪肉质量关,继而减少生猪在检疫中花费的时间,使得在生鲜市场上流通的猪肉保持新鲜、健康的状态,使人民群众能够吃上健康肉、放心肉,对此,根据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日趋增加,对猪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坑害消费者,在生猪屠宰前对生猪注水,以增加猪肉的重量,这造成猪肉的肉质变差,严重影响食用价值,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下面介绍几种注水猪肉的辨别检查方法及相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5):62-63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产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要真正保证人们吃上"放心肉",只检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猪肉产品被农药、药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生猪的屠宰检疫逐步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治和检疫,实施依法管理,强化监督管理已成为了保证上市猪肉产品的优质与安全的关键。1屠宰检疫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猪业信息     
《畜禽业》2007,(7):97-98
<正>财政部下发《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为稳定猪肉市场,妥善解决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民生问题,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近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