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母猪孕前期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为了解贵州省猪PPV的隐性感染率和使用疫苗后血清抗体状况,对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共764头份猪血清样本分别进行了PPV抗体水平检测,并系统分析在我省猪群中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为制定PPV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实践中,本病以预防为主,采用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采用乳胶凝集抗原,对我省部分种畜(猪)场的猪血清进行了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56%,其中阳性率最高达93%,最低为14.71%。  相似文献   

3.
天津某规模猪场发生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部分仔猪发病的情况,为确诊病原,分别对流产胎儿的组织和母猪血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流产胎儿的组织经PCR或RT-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阴性。经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PCR检测胎儿组织为阳性,检测母猪血清中猪伪狂犬gE抗体为阳性;用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分离到了猪伪狂犬病毒,根据临床症状、抗原抗体检测及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确诊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母猪妊娠前期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胚胎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1].  相似文献   

5.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特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表现为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儿和畸形胎儿,或产仔数少。有时还可导致公、母猪不育。防制该病最有效的办法是应用疫苗预防,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出猪群的抗体水平,制定适合的接种疫苗时机,使猪群保持较好的抗体的水平,抵御猪细  相似文献   

6.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母猪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和胎儿受袭,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新生胎儿死亡和毒血症,此外还可引起皮炎和肠炎等。我国已先后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四川和浙江等地分离到病毒和检测到抗体,血清学调查的阳性率为90%。近年来PPV感染呈扩大趋势,该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繁殖障碍病混合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是孕猪在怀孕前期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可引起胚胎或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及新生仔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8.
苏业坚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2):18-18,20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猪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猪本身不表现临床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通常以母猪不孕,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初生仔猪死亡为特征。目前已在我国各地猪场广泛分布存在,据抗体检测统计:感染猪场阳性率为100%,种猪群阳性率为27.7%~82.2%,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母猪孕前期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死胎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感染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母猪怀孕前期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死胎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  相似文献   

11.
猪细小病毒(PPV)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胎儿和胚胎的感染和死亡,而母体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学阴性母猪主要在妊娠的前半期经口鼻感染病毒,从而导致发病。母猪妊娠期的前半期感染PPV可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分别表现为胎儿被吸收和胎儿木乃伊化;在妊娠中期感染PPV,病毒可穿过胎盘,但胎儿在子宫内生存完好,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影响。经检查得知在世界各地的猪群  相似文献   

12.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1流行特点(1)猪细小病毒多感染母猪,以怀孕胎儿及胚胎被感染及死亡为典型临床症状,各种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易感。(2)该病传染途径广泛,消化道、呼吸道、胎盘等均可感染,既可水平传染,又可垂直感染。(3)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病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引起的母猪子宫内胚胎、胎儿感染、死亡及木乃伊化,而母猪本身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在不同组织细胞上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属于细小病毒科,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猪,而母猪本身不显症状。Carteright(1967)报道了本病,并从猪的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PV。血清学调查表明,抗体阳  相似文献   

15.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之一.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以产木乃伊胎最为严重.通常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多发生在头胎母猪[1].本病病原体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本病于1967年由英国首次报道,其后多个国家陆续有本病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猪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而母猪并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妊娠前期的母猪易感染,主要引起母猪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发生皮炎和腹泻,与猪圆环病毒协同感染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呈现出与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以及猪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到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发生流产、死胎的原因,掌握感染情况,试验从发病的3个猪场采集6头流产胎儿和猪血清1 611份,用猪细小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用猪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然感染抗体。结果表明:6头流产胎儿均为猪细小病毒核酸阳性,3个猪场的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35. 09%、42. 06%、46. 18%,0~30日龄仔猪、商品猪、后备猪、能繁母猪、种公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5. 33%、33. 61%、36. 96%、51. 27%、45. 83%。说明3个猪场猪细小病毒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在3个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测组织病料中的猪细小病毒(PPV)抗原时,因病毒粒子小,检出率较低。为提高检出率,又适于检验部门的应用,将猪细小病毒高免血清与胎儿组织中PPV抗原形成特异的反应,再加兔抗猪IgG荧光抗体,扩大抗原抗体反应的范围来提高检出率,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技术。通过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证明此技术特异敏感、快速(5小时内即可报告检验结果)用该技术对黑龙江和辽宁省9个猪场送检的32头(窝)病例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5%。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体本身无明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血清学调查表明,猪群中抗体阳性率为40%~47%,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存在此病。在发达的养猪地区,呈地方流行性,几乎没有母猪免于感染。但该病对在怀孕前没有产生免疫力的后备母猪的危害很大,可以使胚胎和早期胎儿死亡,发生繁殖障碍的危险性极大。1临床症状常见于初产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减食、倦怠、呕吐或腹泻,因时间短暂和症状轻微不易被察觉。因此,受细小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和胚胎的感染和死亡,而母猪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