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谷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具有明显的增温、集雨、增产、增收效果而在生产上得到推广,但是随着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的深入,适宜的应用范围、适合的技术模式选择、配套技术的应用、前瞻性技术研究等都成为需要明确和不断完善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的比较优势,探讨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的光、温、水、土效应和谷子生长发育的响应,评价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明确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分析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旱地小麦生产现状,围绕我国旱地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以旱地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渗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有关研究结果为主要根据,对旱地小麦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考察对象的旱地小麦生产系统,可分为8个组成部分或称系统要素。这一系统分析结果在学术上为旱地小麦栽培研究从总体上指出了研究方向,在生产及其管理上对我国旱地小麦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连公 《耕作与栽培》2002,(5):17-18,30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生产上台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地膜穴播、地膜沟穴播、膜侧沟播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特色明显,增产效果各异。为了进一步确定陇东南地区旱地农业主要推广模式,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浅山干旱地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7 ̄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县解村以露地条播为对照,就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条,穴播的增产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条,穴播方式在冬前,返青期及拔节之前有较好的增温效果,在小麦生育前中期有效地改善了旱地麦田蓄水和供水的关系,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该覆盖方式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要素,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优于对照,达到小麦亩产163.6kg,该项研究为我省旱地冬小麦实现高产稳产寻找  相似文献   

5.
旱地小麦偃佃9433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旱地小麦新品种偃佃9433的特点,如抗寒、抗病、抗倒,节水,落黄好,品质优,产量结构佳,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旱作适应性广等,提出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王效平 《种子科技》2011,29(9):35-36
近年来,旱地小麦良繁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产种量不足的问题。为了提高种子田产量,我们根据本地实际,采用了旱地小麦良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小麦种子生产田。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合口过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论述了山西旱地小麦在山西小麦生产中的地位、现状及其与降雨的相关性;回顾了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山西旱地小麦再上新台阶的五大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生长期内降水少,土壤干旱,施肥量少,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小麦耕作管理粗放,产量低而土稳的实际,分析了旱作小麦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实现旱作区小麦增产的主要技术:深耕蓄水、以肥调水、以种节水、以管保水的“四水一早”栽培技术,和“开沟点播、地膜覆盖、干籽寄种”旱地小麦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小麦增产新技术。据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一般正常年增产幅度在30%左右,丰水年增产幅度在20%上下,干旱年增产幅度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旱地玉米整秆地膜覆盖技术李改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长治046011)旱地玉米整秆、地膜二元双层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适应高寒山区种植玉米的栽培模式。在海拔1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8℃以下,年有效积温2500℃以下,无霜期120天以下,在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土壤学效应研究表明,地膜覆盖土壤改良效应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提高土层温度;(2)增加土壤含水量(0-20cm);(3)提高土壤水分利用;(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5)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南通地区的小麦种植逐渐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深入分析品种选择、合理播量、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可有效提高南通地区小麦产量与质量,促进南通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南通地区小麦种植为例,对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适宜高寒山区、半山区的旱地种植。地膜覆盖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提升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参加2000-200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并对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评判。结果表明:区试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存在显著差异,洛旱2号、晋麦47号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产性好的有临优9751、临远993、晋麦47;洛旱2号丰产性稳产性相对较好;试点对品种的鉴别力存在很大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鹤壁、晋城、黄骅、绛县、成县、济源、分辨力最好的试点是鹤壁、有86.7%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旱地谷子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的综合性农业种植技术。我国北方区域农业种植,常年无霜期达到了110~145 d,并且我国北方在海拔2200 m以下的地方平均温度常年维持在10℃以下,全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这些地区虽然不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北方旱地谷子在这些区域种植却可以茁壮生长。主要研究了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首先对北方旱地谷子选茬整地与施肥阶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阶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北方旱地谷子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高寒阴湿区的春小麦生产中,选择生育期113-116天,灌浆期23-26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增施磷肥,氮磷合理配施,即N:P2O5约为1:2;推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小麦拔节,抽穗,开发末期喷施600ppm硫酸锰液,可基本解决该地小麦生产中的青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陉县位于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山地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华北严重的贫水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24133.3hm2,其中1/2是旱地。长期以来,旱地小麦单产一直徘徊在1800kg/hm2 水平。从1997年起开展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技术试种和推广,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增产增收效果1997~1999年,共示范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面积1333hm2,平均单产达4231.5kg/hm2,较露地小麦增产2055kg/hm2 。按市场小麦均价1.00元 /kg计算,增值2055元 /hm2;扣除地膜等成本450元,净增收益……  相似文献   

18.
漯河市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备夏玉米高产稳产的生产条件。从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和配方施肥方面,提出了夏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摘要: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我县主栽作物之一。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在我县已应用多年,一般增产15% ̄20%,并且提前10 ̄20天成熟,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如下:1.选用良种地膜覆盖技术马铃薯品种主要选用下寨65、青薯2号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在丰水年型。对中上等肥力旱地地膜覆盖小麦进行播期、播量、施肥技术综合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找出高产的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