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开祥 《耕作与栽培》2001,(5):F003-F004
单产 5 0 0kg/6 6 7m2 产量水平的高产示范 ,是毕节地区和贵州大学农学院联合实施的“玉米 6 6 7万hm2 (百万亩 )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纳雍县计划实施面积 2 0 0hm2 ,即 1999年实施 10 0hm2 ,2 0 0 0年实施10 0hm2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符合纳雍同类生态条件高寒山区玉米持续发展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实用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玉米生产潜力。课题实施得到了行政、技术单位的重视。结合纳雍实际 ,把高寒山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 ,在代表性强的不同海拔区域进行实施。每年实施均超过计划…  相似文献   

2.
白菜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蔬菜之一。如何种出高产、高价、优质、无药害的白菜 ,是山区农民尤其是城郊菜农的强烈追求 ,同时吃到无药害的优质白菜也是消费者的愿望。为此 ,于 1997~ 1999年进行了 3年的白菜栽培探索 ,单产 5 0 0 0kg/ 6 6 7m2 ,商品菜所占比例为二分之一 ,即单产 2 5 0 0kg/6 6 7m2 ,售价 0 8元 /kg ,每季创总产值 2 0 0 0元 / 6 6 7m2 ,除去劳动力、肥料、农药及运输投入 6 80元 ,每季创纯收入 132 0元 / 6 6 7m2 。由于白菜的生产周期仅两个月 ,所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白菜良种除要…  相似文献   

3.
紧凑型玉米3638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对紧凑型玉米 36 38高产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6 38产量水平超过6 5 0kg/ 6 6 7m2 ,其密度为 410 0~ 490 0株 / 6 6 7m2 ,种植密度 (x ,千株 / 6 6 7m2 )与产量 (y,kg/ 6 6m2 )的回归方程为 y=6 0 9.86 5 8 6 17.3738x - 6 7.76 82x2 。产量结构为 40 0 0~ 45 0 0穗 /6 6 7m2 ,穗粒数 5 80~ 6 40 ,千粒重 315~ 32 5 g,最大叶面积系数3.0 8~ 4.0 1左右 ,总光和势为 (14.6 9~ 18.32 )× 10 4 ·d/6 6 7m2 ,,蜡熟期干物物质积累为 140 9~ 1432kg/ 6 6 7m2 ,平均净同化率为 6 .2 6~ 7.35g/m2 ·d ,光能利用率 1.47%~ 1.5 0 % ,经济系数 0 .5 7~ 0 .5 8。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 ,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的丰歉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也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在河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生产中存在三大问题 ,即优质与高产、优质与高效、高产与高效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改进耕作制度 ,进行高效种植 ,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小麦→旱稻∥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成效显著。 2 0 0 1年应用面积达 0 .6 7万hm2 ,平均小麦单产 4 5 0kg/ 6 6 7m2 ,产值 5 81元 ,玉米 4 4 0kg/6 6 7m2 ,…  相似文献   

5.
冈优 5 2 7系四川农大水稻所用冈 46A与蜀恢 5 2 7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冈优 5 2 7突出的特点是产量高 ,抗稻瘟病 ,米质优于汕优 6 3,特别适合当前大多数农民对新品种 (组合 )产量高、涨饭、口感有改进的现实要求。1 产量表现1999~ 2 0 0 0年贵州省黔东南中籼迟熟组区试验 ,平均单产 5 82 .9kg/ 6 6 7m2 和 6 77.3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6 .19%和 11.6 3% ,连续两年居第一位 ,平均增产 8.9% ,达到水稻育种攻关超高产目标 (比汕优 6 3增产 8%以上 )的组合。2 0 0 0年在贵州省榕江县进行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6 48…  相似文献   

6.
豫麦 57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培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国家黄淮区试结果 ,平均单产 83 1 1 .5kg/hm2 ,增产极显著 ,现已参加国家生产试验 ,在豫、皖、苏、陕四省示范种植。豫麦 57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 (株高75~ 80cm)、中大穗 (穗长 9~ 1 2cm)、产量三要素协调 (穗数 570万~ 675万 /hm2 、粒数 3 4~42粒、千粒重 3 8~ 45g)、茎秆坚韧抗倒伏、既高产又稳产 ,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种植。根据豫麦57的生理特性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 ,总结出一套“足墒下种低播量 ,前…  相似文献   

7.
优质油菜单产 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 ,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相关试验研究与应用内容之一 ,我县按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安排 :1997~ 1998年度实施 0 .73hm2 ,安排在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经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收总产 2 582 .8kg ,平均单产 2 33.6kg/ 6 6 7m2 ,单产 2 50kg/ 6 6 7m2 以上面积 0 .4 7hm2 ,占应用面积的 6 4 .5% ;1998~ 1999年度实施 3.4 6hm2 共 5个试点继续安排在我县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由县农技推广站和相…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丘陵旱地面积约有 4 4 7万hm2 ,占耕地 2 2 7%。近 3年来 ,年均种植甘薯 0 4 5万hm2 ,鲜薯总产 14万t左右(折成粮食为 2 8万t)仅次于稻麦产量而居第 3位。单产连续 3年突破 4 0 0kg/ 6 6 7m2 大关 ,平均单产为 4 14kg/ 6 6 7m2 ,仅低于稻麦而略超玉米。 2 0 0 1年虽然遇到夏薯栽插期多暴雨冲击和七八月份高温干旱的灾害影响 ,由于各地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带动的机遇 ,加大了科技开发的力度 ,全市 0 4 5万hm2 甘薯 ,平均单产达到 4 0 7kg/ 6 6 7m2 ,总产 2 76 2 7t,总产超历史最好水平。1 积极引导旱粮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广大农民种植马铃薯有悠久历史 ,并积累丰富的经验 ,长时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退化严重 ,块茎个体小 ,产量低 ,平均单产 85 0kg/ 6 6 7m2 。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省马铃薯生产水平 ,从 1997年起 ,陆续从外省调入、自繁脱毒马铃薯品种 10余个 ,经过试验、示范 ,筛选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近 10个 ,据 2 0 0 2年初步统计 ,全省累计推广面积 5 5 33万hm2 ,平均单产 14 87 9kg/ 6 6 7m2 ,比当地品种增产6 37 9kg/ 6 6 7m2 ,增幅 75 1% ,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多年的示范推广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应着…  相似文献   

10.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1,(3):40-41,55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11.
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磷量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种子活力影响,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生产高活力种子、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_1)、‘新春34号’(A_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设P_0、P_1、P_2、P_3、P_4共5个水平,分别为0、45、90、135、180 kg/hm2。结果表明,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总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幼苗苗长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影响不显著(P0.05);品种间籽粒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主穗长呈显著差异(P0.05);种子活力与籽粒产量有显著相关性,与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施磷量间有着极显著相关性。在0~135 kg/hm~2范围内增施磷肥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增加其干鲜重、根系长度,提高春小麦种子活力;但过量施用磷肥不利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提高。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2个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施磷处理,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磷肥最适施加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花生品种黔花生一号的不同配方施肥进行试验 ,为施秉大面积发展花生 ,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表明 :A ,C处理与其它处理有极显著差异。但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来看 ,A处理略高于C处理 ,其纯收入也略高于C处理 ,但A处理的成本高于C处理。多支出 14 35元 / 6 6 7m2 ,而纯收入净增产值只比C处理高 4 39元 ,故在施秉地区大土泥种植花生最佳组合为C处理 ,其氮磷钾最适肥配比为 1∶0 78~ 1 5 6∶0 72~ 0 93,最佳经济施肥用量N :4 6 2 3~6 95kg/ 6 6 7m2 ;P2 O5:5 4~ 7 2kg/ 6 6 7m2 ;K2 O :3 75~6 2…  相似文献   

13.
通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青春 5 87”是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将外源谷子DNA通过花粉通道导入普通小麦品系 1 0 8,于 1 996年在后代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2 0 0 0年 1 2月 2 5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1 特征特性 芽鞘白色 ,幼苗半匍匐 ,绿色、无茸毛。叶耳白色、叶相中间。株型紧凑 ,株高 1 1 5± 0 .1 4cm ,单株分蘖数 0 .1 3~ 0 .2 4个 ,分蘖成穗率 1 9.80 %~ 2 4 .1 0 %。穗长 8.5 0± 0 .0 2cm ,每穗小穗数 1 9.1 4± 0 .2 7个 ,每穗粒数 38.70± 1 .5 5粒 ,穗密度指数 2 5 .30。穗长方形 ,顶芒 ,芒白…  相似文献   

14.
晋单 (糯 ) 4 1 (原名鲜糯 1号 ) 1 996年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1年 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高产、稳产 晋单 (糯 ) 4 1果穗长筒型 ,大小均匀 ,商品性好 ,商品穗率高。穗长 2 2cm ,穗粗 4 .8cm ,1 6~1 8行 ,排列整齐 ,秃尖少。单穗鲜重 330 g ,穗粒干重1 90 g ,千粒重 2 60 g。 1 997年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试验场正反交各种 33m2 ,平均产鲜果穗 1 5 2 5 5kg/hm2 ,较垦粘 1号增产 2 3.3%。 1 998年在忻州、朔州、阳泉进行生产试验 ,平均产鲜穗 1 4 35 9kg/hm2 ,较对照垦粘 1号增产…  相似文献   

15.
花溪区夏玉米栽培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江  韫运川 《耕作与栽培》2000,(2):37-37,47
粮食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自然、科技、投入等因素的限制。花溪区水田和旱地粮食生产发展仍不平衡 ,单产差距大 ,水稻单产超 6 0 0kg/ 6 6 7m2 ,而旱地主产作物小麦玉米两季单产才 35 0~ 40 0kg/ 6 6 7m2 ,花溪区每年春玉米播种面积 0 .33万hm2 ,近几年由于农民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适用技术 ,使春玉米熟期提前。从春玉米收获至秋种两季作物茬口使土地约有 90~ 1 0 0d空闲。因此 ,科学地解决作物茬口矛盾 ,增种一季夏玉米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旱地粮食增产 ,提高粮食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  相似文献   

16.
三都县大豆近 10年来在大部分地区呈结荚不壮粒现象 ,群众基本上放弃了此项生产。而大豆营养价值高 ,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为了挽救此项生产 ,找出解决结荚壮粒且高产的办法 ,2 0 0 1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地选在三全镇交杠村的砾质黄红泥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本地小粒大豆 ,肥料用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1.2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 4个处理 :A处理施钙镁磷肥 10 0kg/ 6 6 7m2 ,氯化钾 2 6kg/ 6 6 7m2 ,未施氮肥 ;B处理施尿素 30kg/ 6 6 7m2 ,氯化钾 2 6kg/ 6 6 7m2 ,未施磷肥 ;C处理施尿素 30kg…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创造了世界春小麦高产记录,但该地区关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未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114个W7984/Opata重组自交系(RIL)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下6个年份7个产量相关性状(株高,穗长,穗粒数,小穗数,穗密度,千粒重和产量)的表现型,利用QTL作图软件Ici Mapping 4.1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在2011-2016年里共鉴定49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5个为株高QTL,6个为穗长QTL,2个为小穗数QTL,8个为穗粒数QTL,7个为穗密度QTL,16个为千粒重QTL,5个为产量QTL,分布在染色体1A、1B、1D、2A、2B、2D、3A、3D、4A、4B、5A、5B、5D、6A、6B、6D、7A、7B和7D上。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82%~31.53%,特别是位于染色体6A上的千粒重QTL可在多年份(2011年/2013年/2014年)中检测到。这些QTL位点的鉴定为柴达木地区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茎类脱毒技术在马铃薯上应用较早 ,自 70年代开展这项工作以来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在我国已建立起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完整体系 ,并在生产的大面积上应用。1998年松桃县开始引进试验 ,脱毒马铃薯单产2 987 6kg/ 6 6 7m2 ,较本地常规品种单产 14 88 9kg/ 6 6 7m2 ,增14 98 7kg/ 6 6 7m2 ,增幅 10 0 6 %。为了进一步探讨脱毒马铃薯在松桃县的抗逆性和产量表现 ,笔者进行了栽培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脱毒马铃薯“坝薯 10号” ,本地常规品种。1 2 试验地点试验分别布置在海拔 36 0m的寥…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 2 0 0 0年春小麦面积已下降到历史最高年代 (80年代初期 )的 2 8%和最高年份(1 981 )的 2 7%。2 0 0 0年由于旱灾 ,单产只有1 50 0kg/hm2 ,即使按 90年末平均单产 30 0 0kg/hm2 计算 ,总产仍不足全省需求量的 1 / 2。小麦面积继续压缩或不种小麦 ,不利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要求 ,进一步压缩小麦面积 ,扩大经济作物 (主要是大豆 )面积 ,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黑龙江省春小麦在农业生产和作物种植结构中 ,在调节农时和换茬方面有很重要甚至不可代替的地位。从长远分析 ,不协调的种植比例 ,必然…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一项水稻生产新技术 ,最大特点是改革传统的育秧方式 ,移栽时改手工插秧为抛秧 ,从而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劳动工效成倍提高 ,并可节省专用秧田 ,是一项水稻生产轻型栽培技术。铜仁地于 1997年开始引进水稻抛秧试验 ,2 0 0 0年抛秧面积发展到 0 .2 5万hm2 ,平均单产 5 3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平均单产 46 1.5kg/ 6 6 7m2 ,增产 77.0kg/ 6 6 7m2 ,增长16 .6 8%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主要优势与特点、配套技术简析如下。1 水稻抛秧的优势与特点1.1 优势1.1.1 省工、省秧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