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伍坪 《农机化研究》2017,(10):228-232
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提高机器人的通信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HPI接口和DSP系统的新型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将嵌入式DSP系统和ARM控制器利用HPI接口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图像DSP系统对采集图像进行处理,实现目标的定位,从而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运算能力;利用ARM控制器对执行末端进行控制,实现了机械臂的准确定位和控制;使用滤波器对通信过程的干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对采摘机器人的通信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IIR滤波器可以有效的滤除干扰信号,通信较为稳定,从而验证了嵌入式DSP系统和HPI通信接口在采摘机器人设计上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VB串口通信的基本方式与三菱可编程控制器(PLC)之间的通信的程序设计,并用实际例子来介绍通过MSCOMM.OCX控件来做PLC和PC的串口通信,实现PLC与PC之间的人机界面制作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时达SD500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机器人控制器与计算机的通信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了配置与连接,然后计算机与机器人控制器采用了EtherCAT网口进行通信,将机器人控制器作为服务器,计算机作为客户端。最后在CoDeSys软件中编写相应的通信程序,实现了机器人控制器与计算机的通信,为后续研究机器人的自动跟踪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同时支持4G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的通信管理机。以处理器的控制器主板为核心,进行了总体硬件原理设计,设计了以太网口的硬件原理图和CAN总线接口;设计了系统电源、实时时钟等单元。软件系统移植了Linux引导程序、内核和文件系统;研究了以GPMC总线作为通信桥梁,使用内核中8250类型的串口程序驱动扩展串口正常工作的机制,实现了扩展4路RS485串口;搭建了调试平台。实验表明,设计的RS485串口通信正常,符合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生产线中重要的执行装置,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使用使得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替代人眼功能的视觉传感器,可用于为机器人控制器提供视觉信息,实现机器人运行的智能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将视觉系统和仿真程序与工业机器人集成的方法,利用视觉系统检测目标物体并计算其在机器人工作环境中的位置。通过并行通信端口将目标对象的信息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利用提取到的目标信息和仿真程序,控制机器人手臂对目标进行接近、抓取和定位。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技术细节和集成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小面积果蔬采摘作业需求,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智能采摘机器人,并利用单片机设计了机器人的红外线视觉和运动控制系统,降低了机器人的本体体积,节约了设计成本。采用RT-Thread实现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并开发了RT-Thread Builder集成环境,利用Gcc编译器可以实现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控制。为了验证便携式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对机器人的红外线和无线控制系统及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线程调度和串口通信可以正常工作,便携式采摘机器人利用红外线追踪可以成功地锁定指定目标采摘区域,并且移动耗时与人工移动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采摘的作业效率,可以满足山区和丘陵地带采摘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设计出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器,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了车辆的自动存取。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单片机、显示系统、按键、机械手、升降电机和串口通讯等组成;软件的编写是在Medwin V3.0环境下完成的。该立体车库有两层,共7个车位,每次存取车完成,控制器的串行通信口向管理主机上报车库状态。该系统存取车方便,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而且低能耗环保,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基于CAN总线的农业移动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向移动式农业机器人上引入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网络.阐述了机器人平台的CAN总线通讯网络的组成,下位机节点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上下位机间通信协议的制定.通过信息的发送、接收测试表明,CAN总线通讯网络可用于农业机器人的分布式控制,可提高整个机器人系统的开放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将深度图像技术引入到了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上,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协同处理,设计了上位PC机处理和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和机器人控制器的通信,形成了一个开放式和分布式的采摘机器人识别和控制系统。以苹果的采摘为研究对象,对深度图像和非深度图像对果实识别的准确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图编码技术,对果实的识别准确率更高,对于提升果实的采摘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忠仕 《农机化研究》2022,44(4):226-230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机器人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缺乏实时性,同时不利于数据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为此,设计了基于无限传感网络的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完成了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并对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协调器选型和电机驱动电路进行设计,同时完成了通信过程中控制信号和传感信号的通信协议的设计。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数据传输准确性高,传输速度快,能够保证农机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果树采摘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机器人的实时通信和在线控制能力,实现机器人作业过程的远程控制,在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中引入了OFDM-MIMO模型,并将移动4G技术应用到了机器人的设计中,突破了机器人控制距离限制,实现了机器人的跨区域无线通信。机器人采用视觉传感器和4G网络采集并传输图像,图像数据可以在远程浏览器端实时显示,便于掌握机器人作业信息。当机器人碰撞传感器发出信号时,可以利用OFDM-MIMO信道模型进行图像的高效传输,并将视觉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息传送给远程控制端,在采摘出现失误时可以及时地调整机器人的状态,实现果实采摘的在线控制。同时,设计了机器人的实验样机,并对机器人的果实定位能力和通信能力进行了实验和仿真。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种机器人可以有效地识别普通果实和套袋果实,并且通信实验测试和仿真测试的结果吻合,从而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及OFDMMIMO模型在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液伺服遥操纵机器人主-从双向伺服位置控制中存在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主-从侧分别使用带干扰观测器的最优控制和有鲁棒补偿的PD反馈控制算法,以克服主动侧各液压缸因动态特性差异造成的位置跟随误差和从动侧外界环境的随机干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设计了观测器跟踪扰动的二次型控制器和有动态鲁棒补偿的位置控制器,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位置控制器,既提高了主-从位置跟随精度,又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提高了力反馈电液伺服遥操纵机器人系统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农用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可用于电动力驱动的农业机械.该控制器以Atmega16为核心,外围电路包括稳压、短路保护、温度管控、串口通信,功率电路采用BTS7960半桥驱动,对其进行独立供电并与外围电路共地隔离.编写驱动控制程序,实现控制器过热保护监控,上位机进行指令控制,下位机发送工作状态的双向...  相似文献   

14.
郎利影  魏娜  贾鑫 《农机化研究》2012,34(8):216-218,244
针对养殖场周围空气污染问题,根据三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养殖场空气污染监测系统。该系统选用嵌入式LPC2148芯片作为终端控制器,VC++6.0创建上位机监控界面,使用串口通信控件MSComm和终端进行通信,并用MSChart图表控件绘制了NH3和H2S气体浓度曲线。为此,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终端与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和原理。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出有毒气体的浓度,在养殖场周围环境保护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摘机器人快速移动时,为了避免机器人侧翻,需要机器人具有较好的平稳性。为此,参考训练时运动员力的平衡控制原理,设计了机器人快速移动稳定系统。系统采用PID控制器对采摘机器人的受力进行监测和反馈,当检测到突变情况时可以调整机器人的姿态,保证其移动的平稳性。采用ADAMS软件建立了机器人的模型,并对机器人快速移动的速度进行了监测,模拟了PID控制器的响应过程,验证了基于训练力平衡控制原理的机器人平稳性控制器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李斌 《农机化研究》2017,(9):224-228
针对苹果采摘机器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会影响到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灰色GM(0,N)模型对苹果采摘机器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进行预测估计并对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进行补偿,以减少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灰色理论的滑模控制器能有效地对采摘机器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进行预测和补偿,提高了采摘机器人的各关节的位置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滑模控制策略中的抖动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WinCE的嵌入式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农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方案,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模块与串行通信模块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由多路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ARM9嵌入式开发平台进行显示,并由串口完成嵌入式平台与PC机的数据通信环境监测系统.实验表明,数据采集及通信工作性能良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业信息采集过程的越障需求,设计了一种陆空两栖的农业信息采集机器人,主要包括外部信息采集系统、内部信息采集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器及数据收发系统。该机器人通过飞行机构提高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实现农业信息的全方位采集,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陆地和飞行姿态的控制,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以实现陆地和飞行的控制,且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传输,能够满足农业人员对于农业信息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摘机器人对果蔬的位置定位不够准确、无法准确避障,导致采摘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深度双目视觉处理对智能采摘机器人进行了设计。智能采摘机器人的主要组成包括PLC控制器、视觉系统、移动平台、导航系统、机械臂、通信系统和电源。为了对采摘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最优路径规划并避障,通过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利用双目视觉系统对果蔬进行精准定位,然后采用哈夫变换直线检测的方法进行最优路径的设计和选择,最终确定最优采摘路径。对采摘机器人进行运动轨迹精度试验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对果蔬的采摘成功率较高,可以满足果农对于采摘机器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智能轨迹控制割草机器人设计——基于FPGA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割草机器人自主导航和定位的精确性和智能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FPGA神经网络算法的割草机器人。该设计采用FPGA可重构技术,以3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作为典型的模型来展开;利用成熟的BP算法公式,设计了割草机器人智能控制的模型;利用FPGA技术,设计了割草机器人的硬件系统;最后采用文本输入的设计方法,利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对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能力和控制精度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FPGA和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穿越5个障碍物,并可得到满意的轨迹规划结果。将普通的PID控制器和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得到的控制结果误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得到的割草机器人控制误差明显比传统的PID控制器误差小。该方法为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