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研究清热类中药对犬瘟热的辅助治疗效果,本试验将5家宠物医院2011年就诊的321只犬瘟热病犬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124只,肺炎型60只、胃肠炎型34只和综合型30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第二组197只,肺炎型91只、胃肠炎型56只和综合型50只,参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根据症状分型进行中药辅助治疗。随机选取其中68只,取治疗前和治疗7d后的鼻液进行斑点杂交检测CDV。分组治疗结果显示:肺炎型、胃肠炎型和综合型第二组比第一组治愈率分别高22%、22.6%和17.3%。斑点杂交结果显示:第二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阳性率下降50%,第一组方法治疗后的阳性率下降30%。表明中药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犬瘟热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对犬瘟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锦尚宠物医院9-12月份、患犬瘟热的病犬30只,要求在2-4月龄,雌雄不拘,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西药,B组常规西药+中药组方。结果:A组治愈率40%,B组治愈率53.33%,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犬平均病程比A组少3天。结论:本次自拟的中药组方,在治疗犬瘟热方面有辅助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中药药浴对犬小孢子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宠物医院确诊为小孢子菌感染的犬28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常规用药,B组常规药+中药组方药浴.结果:显示A组治愈率85.71%,B组治愈率92.86%,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犬平均病程比A组少4天.结论:说明本次自拟的中药组方,在治疗犬小孢子菌感染方面有辅助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沧职宠物服务中心将来本院就诊的14只犬附红细胞体病患病犬均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沧州畜牧局兽医院将就诊的13只犬附红细胞体病患病犬均采用常规西药疗法(即抗原虫+抗感染)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西药同时治疗组的治愈率是85.7%,常规西药治疗组的治愈率是69.2%。表明中西药结合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可为今后宠物临床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3种治疗方法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犬传染性肝炎的治愈率。本研究选宠物医院确诊为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60只,将患犬随机分4组,分别采用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单用茵陈篙汤加味、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并设对照组。结果显示,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组的治愈率86.67%;茵陈篙汤加味组治愈率73.33%;西药组治愈率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0。试验表明,采用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疗效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主要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幼犬犬瘟热(CD)的效果。将60只42~60日龄的幼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用犬瘟热病毒(CDV)强毒对3组实验犬进行攻毒。第1组实验犬只用西药治疗;第2组实验犬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第3组实验犬作为对照组不用药。结果显示,第1组实验犬治愈率为15%;第2组实验犬治愈率为55%,而对照组死亡率高达100%。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疗法较单纯的西药疗效高。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主要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幼犬CD的效果.将30只45~60日龄的幼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CDV强毒对3组实验犬进行攻毒.第1组实验犬用西药治疗;第2组实验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第3组实验犬作为对照,不予治疗.结果,第1组实验犬治愈率为20%,第2组实验犬治愈率为40%.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的西药疗效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中药对犬瘟热的治疗效果,沧州职院宠物服务中心将来本院就诊的犬瘟热患病犬随机分为3组,第1组11只,采用犬瘟热常规疗法,即注射犬瘟热单克隆抗体、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第2组14只,采用中药组方灌肠疗法。第3组15只,采用第1组和第2组的综合疗法。结果显示,第1组的治愈率是45.5%,第2组的治愈率是57.1%,第3组的治愈率是73.3%。表明中药对犬瘟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为今后宠物临床治疗犬瘟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采用中药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选取20日龄的黄鸡共120只作为本文研究主体,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四组,即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每组黄鸡各30只。第一组行内服中药治疗,第二组行中药散喷治疗,第三组行西药治疗,第四组行中药综合治疗,对比四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第四组治愈率高达96.67%,第一组治愈率为83.6%,第二组治愈率为80.7%,第三组为75.3%,第四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第四组死亡率为6.67%,第一组死亡率为13.34%,第二组死亡率为21.04%,第三组为17.67%,第四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接受中医综合治疗,能够缓解病鸡的病症,有效改善病鸡病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自拟方剂银归痛风汤和西药以及两者配合应用治疗蛋鸡痛风症,加以对比得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蛋鸡痛风症的治愈率。选自德惠市某鸡场的患痛风的病鸡4 0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组治愈率76.4%、西药组治愈率64.1%、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89.2%。表明,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蛋鸡痛风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利用抗生素联合中成药治疗子宫内膜炎,为该病有效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使用"清宫促孕宝"+土霉素作为治疗药物,采用子宫内灌注法治疗患牛78例。[结果]试验组78头,有效70头,有效率为89.74%,治愈67头,治愈率为86.0%。[结论]临床治疗表明,"清宫促孕宝"+土霉素治疗各类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Sequence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three isolates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isolated from three dogs with a vaccination histor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ame analyses of vaccine virus isolated from a vaccine used for dogs. The three dogs showed clinical signs of a recent major type of CD in Japan, including oculonasal discharge and diarrhea,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cluding 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pneumonia, mild gastroenteritis and lymphoid depletion. Inclusion bodies were in the stomach without inflammation and encephalitis wa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ne of the highest titers of CDV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three dogs was commonly systemic lymphatic organs, including the spleen, lymph nodes and tonsils. New isolates of CDV joined to the clades of the Asia 1 group that is far from the vaccine group. These results surely indicate that wild strains of CDV from dogs with a vaccination history were not reversed vaccine virus, and that the dog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recent CD in Japan.  相似文献   

13.
N蛋白是犬瘟热病毒核衣壳的主要构成成分,又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对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质粒酶切、凝胶回收目的DNA进行DIG标记制备探针,用此探针斑点杂交检测40只疑似犬瘟热患病犬鼻液和20只病死犬脾脏、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血液中的犬瘟热病毒。结果显示,40只疑似犬中,有33只是阳性,阳性率是82.5%,比胶体金诊断试纸阳性检出率高。而对病死犬的不同组织检测中,脾脏中病毒检出率最高,表明斑点杂交技术在犬瘟热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对于该病除采用疫苗预防之外,进行临床上的药物防控也不容忽视,因为目前疫苗预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临床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有较多的报道,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方面的尝试,也有根据临床腹泻症状进行西药治疗,还有中西药相结合进行治疗.这对于临床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不仅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也为临床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成都地区宠物犬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和犬呼吸道冠状病毒(can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CRCo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应用RT-PCR对采自成都地区8家动物医院共计420份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宠物犬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从420份样本中,检出213份CDV阳性,检出率为50.71%;检出247份CRCoV阳性,检出率为58.81%;CDV和CRCoV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41.19%。表明成都地区宠物犬感染CDV和CRCoV较为严重,且二者混合感染率较高。宠物犬CDV和CRCoV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品种、季节和免疫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1~3月龄幼犬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4.40%和79.20%;纯种犬的检出率较其他犬种高,分别为59.37%和62.22%;春季CDV的检出率较高,为56.19%,而冬季CRCoV的检出率较高,为67.59%;未免疫犬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4.42%和63.46%。该研究丰富了成都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犬瘟热疫苗,本研究利用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出表达犬瘟热病毒(CDV)弱毒疫苗株Rockborn-20/8血凝素(H)蛋白的重组病毒rLa-CDV-H,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评估其作为犬瘟热活载体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了CDV H蛋白的正确表达;重组病毒株保持了LaSota亲本株的低致病性和高滴度鸡胚生长特性;重组病毒rLa-CDV-H接种12周龄比格犬后,可以诱导显著的CDV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病毒rLa-CDV-H具有作为犬瘟热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头,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3组病牛的疗效。[结果]A组病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B组为80.00%,C组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C组病牛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牛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可以同时检测犬瘟热病毒(CDV)和犬细小病毒(CPV)的双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DV N蛋白序列和CPV N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CDV阳性病毒株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和CPV的DNA模板进行双重PCR扩增,同时得到2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69 bp(CDV)和392 bp(CPV)特异性条带,建立了同时检测CDV和CPV的双重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而对犬腺病毒Ⅰ型、犬腺病毒Ⅱ型、狂犬病毒检测均为阴性;CDV和CP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8TCID50和101.4TCID50。采用该方法对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所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CDV阳性率为30%;CPV阳性率为23.33%,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采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PVMcAb)配合静脉注射用犬免疫球蛋白及静脉注射用犬血白蛋白,采用股内侧肌肉注射对172例细小病毒病患犬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共治愈140例,治愈率为81.40%。采取以上治疗方案,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发病1d的患犬治愈率90.70%,发病2d的患犬治愈率为85.29%,发病3d的患犬治愈率为56.25%,发病4d的患犬治愈卒为72.73%,发病5、d的患犬治愈率为77.78%。94.29%的治愈犬(132只)用药后4d内完全康复。采用该治疗方案,进入犬体内的McAb能迅速到达全身各组织,中和淋巴组织及血循环中的病毒,阻止病原复制和扩散;同时,中和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促进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促进患犬逐渐康复。该研究结果对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