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实质是对公司类型的选择。基于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资产所有权状况和大部分森工企业有一定时期内亏损的必然性,提出国有林业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意见;木材采运企业和电力企业选择国有独资公司,木材和林产加工、修理等企业组织形式可多样,国有场总体上仍列事业单位但可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拥有着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的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木材储备比较集中的区域。从黑龙江的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黑龙江国有林区虽然形成了以造林到木材加工以及社会服务的林业产业体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黑龙江的林业产业结构以及模式还不能和国际上相对发达的产业结构相比较,黑龙江的林业产业缺乏自己的区域特点和优势项目,因此,研究黑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木材工业发展问题的建议丁美蓉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于1994年10月在上海召开研讨会,来自林业、轻工、物资、建材、建筑等部门114名专家和企业家,就“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国有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近年来不少城市和林区国有木材...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木材工业发展问题的建议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于1994年10月在上海召开研讨会,来自林业、轻工、物资、建材、建筑等部门114名专家和企业家,就“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国有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近年来不少城市和林区国有木材加工企...  相似文献   

5.
<正> 国有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4%、70%和三分之二。建国以来,国家在国有林区己投资百亿元,建立了131个林业局与50多个木材综合加工和林业机械修造厂。截止1984年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提供商品材六亿多立方米,营造人工林二百多万公顷,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有林区不仅过去是,而且在将来很长的时间内,都是我国很重要的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志芳  耿玉德 《林业科学》2005,41(1):148-156
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业微观建制已成为国有林区及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因此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便成为我国国有林区能否尽快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首先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和经济可行性 ,新的微观主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理念 ,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 ,研究重构后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基本类型 ,分别界定了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业性林业企业的目标、特征和经营内容 ;第四 ,研究由现行的国有森工企业向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过渡的主体路径 ,指出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格局的深刻内涵和经济本质 ;随后对国有林区基本的运行主体在实际运行中的关系进行研究 ,指出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一体化”的关系 ,从而也拓宽了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7.
”八五”期间,由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采伐限额,在调减木材产量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产品和林产化学产品的深加工,致使“八五”期间森林工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一全国林业系统国有三l总产值占全同国有I.k总产值的比重略有上升。“。\五”期间,全闯林业系统同有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按当成价格计算)130924亿元,平平均增长速度为183%,潍高于全国国有工业的平均增卜速度。林业系统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国有工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3):103-104
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木材生产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有森林资源改革,特别是森林资源资产运营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推行“政企分开”理顺管理体制,进行“分类经营”、“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等,是深化国有森林资源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国有企业改革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国有企业现状湖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省各地建立了一批林区森工生产、贮运、销售、木材加工和林副产品加工的林业国有企业。到1995年底止,全省保存国有预算内木材经营、木竹加工、林业运输、林产化工、食品加工、林机修造、林业造纸等其他企业共161家,拥有固定资产13.23亿元,在职职工3.79万人,离退休职工1.93万人。此外,兴建了一批预算外的国有林业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于1985年取消了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统配制度,放开经营并取消了森工投资,以木材经营为主的林业国有企业一下子…  相似文献   

10.
无证运输木材行为是指违反我国森林法规的规定,未取得木材运输证件运输木材的行为。我国《森林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国家统~调拨的木材除外。”即从林区运出木材时,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该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木材起点到终点全程有效.随货同行。我县是南方林区重点林业县,近年来,无证运输木材行为居高不下,从办理的林业行政案件来看,每年办理无证运输木材案件占案件总数的近40%,而且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对无证运输木材行为的认识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SetupregionalforestryindustrialsysteminState-runforestregions国有林区林业的改革一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艰难地进行着,而处于林业经济结构中核心地位的林业产业结构,一直作为改革的重点为人们所关注。十几年来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过去的单一木材生产已逐渐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所代替,林区已基本上形成了多资源利用的局面。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调整与改革还多限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的布局和在较大区域内的调整,从而它也阻碍了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及更高效益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尽快建…  相似文献   

12.
调整经济结构妥善分流人员实施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伊春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国家重点林区和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现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全市总人口132万人,其中林区人口100万人,林业职工36.5万人。全区有...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漾江林业局是国家为开发金沙江林区于1966年在巍山县建立的国有森工企业,主要从事森林采伐和林化生产。从建局至1985年的20年间,全局共生产木材73万立方米、松香497吨,修建林区公路700公里,完成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1.33万公顷,为繁荣林区经济,发展林业事业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1985年,云南林业实行“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漾江林业局施业区全部划归集体和个人经营,企业完全失去了生产对象,成为典型的无资源、无地盘、无资金的“三无”企业,属全省乃至全国林业企业“两危”(资源危…  相似文献   

14.
《林业建设》1998,(1):51-58
林业系统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分布运营及债务状况分析林业部综合计划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各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为了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林区经济过分依赖林木采伐业等问题 ,长期制约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调整林业生产布局 ,是国有林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分布的现实问题 ,提出林业生产布局的调整设想 ,力求解决林业生产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广荣 《国际木业》2007,37(11):51-51
南非:东好望角是南非林业和木材工业的中心,在此举办的林业和木材加工高层会议上,南非水务和林业部长亨德里克斯称,林业和木材加工部门必须进行改革,以确保该行业能够实现机会均等。改革的第一步将是许可权的转让问题,通过改变所有权及原有的和新的林业企业之间的结构,使企业产生效益,使林业公司更多地支持下游产业,使企业经营者提供专款来资助加工和造林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开始的时候,我想先就林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几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打开思路,共同努力,使会议取得应有的成效。国有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蓄积和木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4%、70%和三分之二。这些林区大部分分布在江河上游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东北、内蒙古地理区域中,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哺育着松嫩、三江、辽河三大平原,庇护着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为农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发展战略的转变,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国有林区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国有林区的历史性选择。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契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重点国有林区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劳动力就业行业、部门以及区域的变化,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考察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结果】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林区内劳动力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就业区域也不断向外扩展。其中,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通过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和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的上升;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对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就业有促进作用;加工企业转制,明显推动劳动力从国有部门流向非国有部门;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促使劳动力逐渐流向非林业行业,就业区域也不断向林业局外扩展。【结论】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使林区就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活跃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发挥市场在林区就业中的作用是未来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根据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取消木材统购的精神,以木材放开经营为突破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要求,正在开始对现行林业经济体制进行一些带根本性的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国有林区的改革也要赶快跟上,抓紧进行。现就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一、克服陈旧观念,破除僵化模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搞好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以中央《决定》的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从林业和国有林区的实际出发,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一切陈旧观念,彻底破除多年来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