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肌生成抑制素功能区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猪肌生成抑制素功能区编码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中。重组克隆质粒经序列分析,克隆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重组克隆质粒经EcoRⅠ和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质粒径pGEX-4T-1,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融合蛋白占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18%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限稀释法由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Tn 5 B_1细胞系中分离出多个细胞株,经筛选获得一个理想的克隆株Tn 5 B_(1-4),该克隆株的特性不同于原细胞系Tn_5B_1。该克隆株的细胞形态一致,细胞群体倍增时间较原细胞株短.而且细胞活力强,特别是在维持粉纹夜蛾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Tn SNPV)的复制能力方面高于原细胞系。另外经生物测定看出,在该克隆株中增殖的病毒毒力与虫体内增殖的病毒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2 prote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E2蛋白全长基因(E2qc)序列和去除跨膜基因(E2sh)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A)中,构建pSecTag-E2qc和pSecTag-E2sh表达载体,分别进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用脂质体法将阳性克隆瞬时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转染细胞进行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情况,同时对转染细胞及细胞上清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以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E2蛋白基因全长序列1119bp和去除E2蛋白跨膜基因序列999bp的目的基因。构建的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法及测序鉴定均无误。转染后细胞的RT-PCR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被成功转录。转染后细胞及细胞上清液的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被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猪瘟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分泌表达了猪瘟病毒E2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由各种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人类医学研究证明,VEGF有两种受体——KDR/FLK-1和FLT-1。VEGF与受体结合,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提高微血管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作用。人的VEGF 基因由8个外显子构成,主要有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和VEGF206等5个同型异构体。等电点的差异和肝素亲合力的差异可能是造成VEGF 生物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胚胎不同时期VEGF、KDR和CD34在人卵黄囊中的表达情况,了解胚胎造血的发育过程和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卵黄囊冰冻切片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在第3 ̄4周的人卵黄囊低表达VEGF和KDR,不表达CD34。4 ̄6周组强表达VEGF、KDR和CD34。在血岛内阳性细胞大而圆,成簇或分散聚集,有些细胞沿血岛边缘形成血管样结构。6周以后,卵黄囊弱表达VEGF、KDR和CD34。上述结果提示卵黄囊可表达造血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随胚胎发育呈阶段性表达。卵黄囊中出现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从伤诱导的黄河蜜甜瓜(Cucumismelocv.Huanghemi)成熟果实的中果皮组织中分离总RNA,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974bp的cDNA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3zf,经测序与Genbank中甜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eacidsynthase,ACS)基因同源性为99%。克隆片段经双酶切消化,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ACS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7.
以家蚕胚胎细胞系(Bm E-SWU1)为病毒培养载体,利用中性红染色的方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GD株进行了空斑克隆,经扩大培养,获得了GD株空斑克隆株系。根据Bm NPV CQ1株基因组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选出其中SNP位点较多的gcn 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 2)基因,用于验证BmNPVGD株空斑克隆株系的纯粹性。分别从BmNPVGD株和空斑克隆株的基因组中扩增gcn2基因,经pMD18-T克隆后测序;将两株病毒的gcn2基因分别进行SNP位点分析,发现GD株gcn2基因的潜在SNP位点有2个,而空斑克隆后的病毒株5条gcn2基因序列比较后均未发现多态性位点,说明空斑克隆株经纯化后,病原基因组的纯粹性获得了提高,病原得到了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RNA干扰(RNAi)对绵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为开展VEGF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将针对VEGF两个受体Flt-1和KDR/Flk-1的两条有效双链小RNA导入绵羊颗粒细胞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外培养绵羊颗粒细胞各培养时间VEGF、Flt-1和KDR/Flk-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设定筛选出的Flt-1和KDR/Flk-1有效干扰片段分别为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两个干扰片段共同作用为试验组Ⅲ,无效的干扰片段为对照组.[结果]绵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VEGF mRNA在各时间段的相对表达量是Fl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102倍、KDR/Flk-1 mRNA相对表达量的103倍;培养第1 d时,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2×10-2、3.54×10-2和2.94×10-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下同),3个试验组的VEGF mRNA表达量从第2 d开始降低,直到第6 d与对照组趋于一致.试验组ⅡFlt-1 mRNA相对表达量从培养第1 d的1.02×10-1逐渐降至第7 d的8.99×10-4,且一直极显著高于其他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Ⅲ在前3 d几乎无Flt-1 mRNA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呈上升趋势,第8 d时各组趋于一致.试验组Ⅰ的KDR/Flk-1 mRNA相对表达量从第1 d开始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在前3 d几乎无KDR/Flk-1 mRNA相对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第9 d时各组趋于一致.[结论]两个有效干扰片段在绵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干扰作用,可改变VEGF、Flt-1及KDR mRNA的表达量,进而影响颗粒细胞相关生长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α1,3galactosyl transferase,GGTA1)基因缺失的猪成纤维细胞。【方法】用同源重组载体pBS-GGTA1-SKO和pBS-GGTA1-DKO电转染GGTA1单等位基因敲除(GGTA1+/-)的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磁激活细胞分选(MACS)、MACS联合流式细胞术(FACS)、TcdA联合FACS等3种方法进行细胞筛选;对MACS筛选获得的单细胞克隆进行PCR和FACS鉴定,对MACS联合FACS、TcdA联合FACS获得的细胞集落进行PCR鉴定。【结果】经MACS筛选获得了11个细胞克隆,经鉴定2个是GGTA1-/-细胞克隆,阳性率为18.2%;MACS联合FACS筛选获得了3个细胞克隆,经鉴定无GGTA1-/-细胞克隆,阳性率为0;TcdA联合FACS筛选获得了3个细胞克隆,经鉴定均为GGTA1-/-细胞克隆,阳性率为100%。【结论】MACS法筛选和TcdA联合FACS法筛选这2种方法均可以高效筛选出GGTA1双等位基因缺失的猪成纤维细胞,可用于进一步制备供异种器官移植的基因修饰小型猪。  相似文献   

10.
蛋白激酶R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蛋白激酶R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的A549细胞中扩增蛋白激酶R(PKR)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纯化后制备特展异性多克隆抗体.【结果】PKR基因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宿主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0.5mmol/L IPTG诱导表达GST-PKR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获得稳定表达.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初步纯化后,用凝血酶切除GST标签,而后经离子交换层析及分子筛在AKTA Explorer上进一步纯化,得到高纯度无标签的PKR蛋白.以纯化后的PKR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其效价达到1∶50 000以上,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表明制备的多抗与PKR蛋白的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PK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PKR蛋白的检测,从而为研究PKR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从烟草中克隆得到1个经修饰的几丁质酶基因chi,将它与1个已经克隆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assin以及1个抗病毒的融合基因FBC(CMV香蕉株系的CP基因和BBTV的Rep基因)共同构建在1个表达载体上,得到多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YLTAC747NH-c-C-FBC.  相似文献   

12.
人表皮生长因子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和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mRNA序列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端引入山羊β-乳球蛋白信号肽序列。PCR从人肝脏混合单链cDNAs中扩增出hEGF cDNA;测序表明,克隆的hEGF cDNA与已发表的序列完全相同;经Signalp V1.1软件分析,山羊β-乳球蛋白信号肽序列与hEGF cDNA能在预计位点切割。将此cDNA克隆到GEX-6P-1中,经IPTG诱导,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约32ku的GST-hEGF融合蛋白。将此cDAN插到pcDNA-3中,用此重组质粒免疫青紫蓝兔,经6次免疫后获得抗hEGF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识别GST-hEGF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3.
赤点石斑鱼微卫星DNA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基因组DNA,经BamH I和Hind III双酶切并电泳回收300~1 000 bp的片段与经BamH I和Hind III双酶切的pUC18质粒重组,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以α互补法筛选重组阳性克隆,建立赤点石斑鱼部分基因组文库。应用PCR混合池法筛选含核心序列为(CA)n和(GA)n微卫星位点的阳性克隆,经DNA测序,得到61个含微卫星序列的克隆,占总克隆数的2.89%。61个用于测序的克隆中共有111个不同类型的微卫星序列,其中(CA/TG)n重复类型57个,占51.4%;(AG/TC)n重复类型35个,占31.5%;其他重复类型19个,占17.1%。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分别占48.7%、41.4%和9.9%。并在GenBank上注册了22个微卫星序列。  相似文献   

14.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分别克隆出其P10基因。从BmNPV P10中亚克隆得到其5′端上游片段,经PCR定位突变使之ATG区突变成一个BglⅡ酶切位点。从AcMNPVP 10中亚克隆得到基因3′端下游片段,克隆入经突变的BmNPV P10基因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表达载体pBmAcPV-1,由于BmNPV和AcMNPV P10基因及两端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该载体可以分别与野生型BmNPV和AcMN-PV DNA进行同源重组。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鹅细小病毒(GPV)Rep蛋白的功能,采用PCR方法扩增出完整的Rep1基因,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将重组质粒pET28-Rep1导入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37℃下经1mmol·L~(-1) IPTG诱导4h,Rep1蛋白可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经切胶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Rep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1∶1 000稀释的多抗能特异性识别在鹅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的GPV抗原,说明所制备的多抗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可用于后续针对Rep蛋白的相关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谢清  张萌 《长江大学学报》2010,(2):16-17,24
目的:构建携带重组基因sFlt-1的婴儿双歧杆菌基因转运载体系统,并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编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Flt-1胞外区1-3loop316个氨基酸残基的cDNA插入到pET32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sFlt-1,转化入婴儿双歧杆菌,转化婴儿双歧杆菌,阳性克隆菌经质粒提取、酶切鉴定。结果:得到两条大小分别与基因sFlt-1及pET32a质粒片段大小相符的电泳条带,PCR检测到外源性sFlt-1基因已成功导入婴儿双歧杆菌,在体外实验中,重组质粒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空质粒组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携带重组基因sFlt-1的婴儿双歧杆菌基因转运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7,(3):27-30
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发病马铃薯植株叶片中克隆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的衣壳蛋白全长基因,该基因由912个碱基组成。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b(+)中后,转化大肠杆菌菌株Rosetta。经IPTG诱导处理后,获得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33 kDa,与预期大小一致。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免疫4次后多抗血清效价为1∶64 000。经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PVM。PVM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PVM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检测海洋贝类中2种得克隆阻燃剂syn-DP和anti-DP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得克隆经正己烷/丙酮(1:1,V/V)溶液提取、GPC净化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上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后进行分析。syn-DP的回收率为85.1%~103.6%,检出限为0.1 μg·kg-1;anti-DP的回收率为84.3%~102.5%,检出限为0.3 μg·kg-1。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浙江省温州、台州、舟山的缢蛏、贻贝样品中得克隆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2批次样品中共有22批次样品检出得克隆,检出率为52.4%,含量13.69~113.43 ng·kg-1。  相似文献   

19.
根据鸽子瘦素基因(leptin)编码区序列(Gen Bank:HG797022)设计并合成鸽子leptin基因编码胞外域成熟肽的c DNA序列,然后将这段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 GEX-4T-1的Eco R I与Not I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GEX-4T-1-leptin)并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了分子量为44 270的鸽子leptin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质与矿物油佐剂混合,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leptin多克隆抗体。经过4次免疫之后,获得高效价的抗leptin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0.
克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洛夫林10’(L10)中的ATG6(动物同源物为Beclin1)基因,并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其兔抗血清。结果表明:从小麦品种L10中克隆获得1个ATG6的片段,长为1326 bp,利用所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实现了对ATG6片段在原核系统的特异性表达。经蛋白纯化后,制备了其兔抗血清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了其特异性。ATG6抗体制备的成功,为小麦中ATG6基因和自噬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