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透射式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美利奴羊军垦A型、B型品系的羊毛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比较了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和军垦细毛羊羊毛的形态与结构,对它们的角质层、皮质层以及皮质层内的巨纤维、微纤维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初步认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与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大略相同,但军垦细毛羊羊毛与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的羊毛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超细型羊毛是国内外毛纺工业紧缺的纺织原料,羊毛单根毛的细度只有在19.5微米以下,才能达到超细型羊毛的标准。2014年5月,国家农业部组织的畜牧专家对新疆阿勒苏地区拜城县种羊场培育的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种--苏博美利奴超细型细毛羊进行实地验收。拜城县种羊场通过多年培育的苏博美利奴细毛羊的羊毛,平均细度达到17.5微米,相当于单根头发丝的1.8%以下。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世界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每年产羊毛近百万t.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进口国。其绵羊品种主要是美利奴羊.约占全澳绵羊的70%。美利奴羊以其优良的羊毛品质和高产量闻名于世.并被引入世界许多国家。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澳洲美利奴羊公羊.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等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细毛羊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15个微卫星位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153只母羊的个体基因型进行检测,并用SPSS13.0程序下的GLM对具有多态性的14个微卫星位点与羊毛及体重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7个微卫星位点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羊毛及体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同时在这些位点上找到了对经济性状有利的基因型,为集成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向甘肃高山美利奴细毛羊引入超细澳洲美利奴血统,并观察对比F1代与纯种高山美利奴羊超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后代羊周岁时的5个最主要的生产性能性状:体侧毛长、体重、剪毛量、纤维直径、净毛率。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澳洲美利奴超细公羊血统,F1代周岁公羊纤维直径平均数为16.62μm,与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羊毛细度显著变细(P<0.05); F1代周岁公羊剪毛量比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增加了2.0kg,比无角品系比增加了1.58kg,差异显著(P<0.05); F1代周岁公羊净毛率变化明显(P<0.05)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升高了3.84%和7.64%。超细型F1代母羊体侧毛长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 F1代母羊体重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羊毛细度F1代超细品系周岁母羊羊毛纤维直径为17.59μm,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为18.14μm,降低了0.55μm,差异不显著(P>0.05),无角品系母羊为20.29μm,降低0.27μm,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湖羊、哈萨克羊及中国美利奴多胎羊、"A"型羊和细型、超细型羊5个群体,共314只个体,角蛋白中间丝I型基因第1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并进行与绵羊羊毛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80 bp PCR产物经MspⅠ消化分析后在5个绵羊群体中均有2个等位基因突变(M占0.910 8,N占0.089 2)和3种基因型(MM占0.839 2,MN占0.141 5,NN占0.019 3),优势等位基因M基因频率比欧洲绵羊和印度绵羊品种高.序列比对发现,第1个MspⅠ酶切位点发生1个碱基C→T突变(g.160 C>T).中国美利奴羊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其中中国美利奴细型、超细型群体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 极不平衡状态(P<0.01).该位点与羊毛纤维直径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角蛋白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与军垦型羊毛的角蛋白组成。通过尿素-变性凝胶电泳、SDS-凝胶电泳和双向电泳等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和军垦型羊毛的角蛋白分别有16-21个主要组分,可分为低硫蛋白、高硫蛋白和高甘氨酸/酪氨酸蛋白三族,其表观分子量为59600-8200 Dalton,通过进一步对电泳凝胶光密度扫描测得,中国美利奴羊毛的角蛋白组成含量与澳州美利奴羊毛相近,与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羊毛比较,其高硫蛋白含量有明显增加,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组分的差异也主要表现于高硫蛋白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对10个绵羊品种,即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澳洲美利奴、德国美利奴、白萨福克、特克赛尔和波德代等羊的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10个绵羊品种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平均群体杂合度分别是0.901 2、12.544和0.919 8.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丰富,该微卫星位点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利用澳洲美利奴羊对山西细毛羊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澳洲美利奴羊在改善和提高山西细毛羊羊毛长度、净毛率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影响绵羊羊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为研究羊毛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兴盛期皮肤组织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对差异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鉴定。【结果】①从所构建绵羊皮肤组织的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中分别获得153和143个ESTs,其中分别包括5和4个未知功能的ESTs,推测可能是新基因;对部分已知功能ESTs进行了GO聚类分析、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粗、细毛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②文库中的3个差异基因KRTAP8-2、Trichohyalin和KRTAP3-2均能在皮肤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其中KRTAP8-2和Trichohyalin基因在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分别是哈萨克羊的3.45和2.07倍,而KRTAP3-2基因在哈萨克羊皮肤组织表达丰度是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的1.87倍。【结论】成功构建了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皮肤组织间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初步筛选出一批可能影响羊毛性状的差异表达ESTs。  相似文献   

11.
杨俊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26-10627
[目的]为了研究小尾寒羊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与多胎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18只小尾寒羊的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有产羔记录的2.5岁经产母羊在血红蛋白和酯酶位点上的多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小尾寒羊在血红蛋白位点上的优势基因为HbB,基因频率为0.795;在酯酶位点上的优势基因为Es-,基因频率为0.598。在小尾寒羊产羔性状上,血红蛋白HbBB型和酯酶Es++型占优势,其中酯酶Es++型的产羔数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与多胎性之间的相关性,可作为小尾寒羊育种中的早期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放牧羊钴缺乏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取某牧场干瘦、面部被毛粘结、流泪的病羊30只,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发现:羊只血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红细胞指数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大,可诊断为正细胞性贫血;血液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血清中铁、铜含量正常,而血清中钴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毛中铁、铜含量正常。对牧场自然环境调查检测发现,土壤中铁、钴足够,铜边缘缺乏,牧草中钴边缘缺乏。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为该牧场羊只患有慢性钴缺乏症。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多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非连续性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小尾寒羊的8种血液蛋白(酶)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以甘肃藏羊作为对照,探索绵羊多羔性与血液生化遗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b位点的HbB基因、Tf位点的TfC基因、Es的Es-基因与绵羊多羔性可能存在相关性,Ep是否可以作为小尾寒羊多羔性的遗传标记,还需进一步探讨,其它4个蛋白(酶)AIb、Pr、AMY、LDH与绵羊多羔性不相关;同时得出与多羔性相关的蛋白位点基因与目前所研究的多胎基因FecB等主效基因均不连锁,但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收集国内10个主要绵羊品种包括藏系绵羊、乌珠穆沁羊、青海细毛羊、河南小尾寒羊、蒙古羊、东北细毛羊、同羊、兰州大尾羊、湖羊、滩羊(贺兰山及盐池)等的染色体核型数据,进行核型进化距离的计算,并采用最短距离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绵羊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即蒙古羊系和藏羊系,两大类群在最短距离为1.131 2处相聚.归人蒙古羊系的有8个品种.蒙古羊与兰州大尾羊在最短距离为0.095 2处首先聚为一类;贺兰山滩羊、盐池滩羊、河南小尾寒羊在最短距离为0.120 0处相聚;湖羊在最短距离为0.242 4处与前述品种相聚而成为一小类,东北细毛羊、同羊、乌珠穆沁羊分别在最短距离为0.339 8、0.339 8、0.568 7处与前述品种聚为一大类.归入藏羊系的有青海细毛羊和藏系绵羊,青海细毛羊在最短距离为0.967 5处与藏系绵羊聚为一大类.所得结果与品种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为国内主要绵羊品种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毛羊毛囊生长期及休止期特异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该模式对敖汉细毛羊选育的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期和休止期的颈部、腹股沟部的上皮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统计分析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KRT25、KRT26、KRT27和KRT28在细毛羊颈部与腹股沟部的表达,发现该基因在细毛羊生长期颈部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腹股沟部的表达量(差异倍数>2,P<0.01);对比分析生长期与休止期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腹股沟部所有芯片涵盖的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都表现出由生长期进入休止期的显著下调(P<0.05),除KRT25(LOC443079)外,其他基因的表达变化都在2倍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家族的表达与特异部位羊毛密度的控制以及整个毛囊发育生长周期都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扎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51-1052
[目的]研究青海省祁连县白藏羊的品种特征。[方法]选取100只白藏羊为研究对象,对其产毛量、毛长、体重及体尺指数进行测定,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结果]除体重和毛长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他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白藏羊体重和毛长呈消长关系。[结论]该研究为祁连县白藏羊选育方案的确定和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 68 只小尾寒羊血清酯酶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被检小尾寒羊血清酯酶多态性受 Es+和 Es-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频率分别为 0.438 7 和 0.561 3,呈现出两种表型 Es(+)型和 Es(-);2)小尾寒羊血清酯酶基因座基因杂合度为 0.492 5,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很小(0.4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毛羊毛囊生长期及休止期特异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该模式对敖汉细毛羊选育的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期和休止期的颈部、腹股沟部的上皮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统计分析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KRT25、KRT26、KRT27和KRT28在细毛羊颈部与腹股沟部的表达,发现该基因在细毛羊生长期颈部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腹股沟部的表达量(差异倍数2,P0.01);对比分析生长期与休止期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腹股沟部所有芯片涵盖的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都表现出由生长期进入休止期的显著下调(P0.05),除KRT25(LOC443079)外,其他基因的表达变化都在2倍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基因家族的表达与特异部位羊毛密度的控制以及整个毛囊发育生长周期都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滩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_1羔羊主要性状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AS V6.12统计分析软件对185只滩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羔羊体重以及7个羊毛性状指标进行了表型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生弯曲数与其他各项羊毛性状间均表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在选育中加强羔羊毛初生弯曲数的选择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其他各项羊毛性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4个绵羊品种羊毛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羊毛中Fe、Cu、Zn、Co、S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国标法),探索微量元素对羊毛品质及绵羊营养状况的影响。分别采集了新疆4个不同地区4个绵羊品种共30只绵羊的体侧部羊毛,包括和田羊(纯平原型、纯山区型、新和田羊3个不同品系)、纯种卡拉库尔羊(卧蚕型、环型、肋型3个不同花型)、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细型细毛羊等。结果表明:羊毛中Fe、Cu、S元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而羊毛Zn、Co元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羊毛微量元素常值比较,各品种绵羊毛中Fe元素含量均较高,Cu元素含量均较低,Zn、Co、S元素含量在常值范围内;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的和田羊,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县,其羊毛5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品种不同花型间卡拉库尔羊羊毛的5种元素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