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摘 要【目的】 考察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影响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增效效应。【方法】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直径确定不同香辛料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棋盘法测定乌梅、石榴皮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4种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2、15.62、125、31.25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7.81、3.905、250、62.5mg/ml;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对大肠杆菌的F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为2.5;对荧光假单胞菌的FIC为0.25;对腐败希瓦氏菌的FIC为0.7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FIC为2.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为1。【结论】乌梅与石榴皮单独使用时表现出较鼠尾草和公丁香更好的抑菌效果;腐败菌对香辛料更为敏感;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后对荧光假单胞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为药食同源的一种传统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的功能,蒲公英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而植物内生真菌可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可为抗菌化合物的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从蒲公英中分离获得蒲公英内生真菌,并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铜绿假担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白色念珠球菌(Candida sporogenes)等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对蒲公英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其中菌株PGY5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0.16 m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值为0.31 mg/m 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铜绿假单孢菌和白色念珠菌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31 m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值为0.63 mg/m L。通过对菌株PGY5的IT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菌株PGY5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与Aspergillus fumigatus JQ356539具有100%的相似性。通过LC-MS/MS检测在内生真菌PGY5乙酸乙酯层中发现了一种活性成分木犀草苷,其常存在于蒲公英叶中。  相似文献   

3.
周浓林  于泉林  武宝悦  张敏  赵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30-2232,2273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扁柏醇和托酚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扁柏醇和托酚酮均对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扁柏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00和100 μg/mL,MBC均为300μg/mL;托酚酮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00和50 μg/mL,MBC分别为300和100μg/mL.通过不同浓度的扁柏醇和托酚酮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推测其活性基团为羟基和酮基.  相似文献   

4.
康旭  李冬生  邓川  袁江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35-14936
[目的]对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样品对几种受试菌的抑制活性,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金银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1C为19.25%,MBC为38.5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38.50%。金银花醇提液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的MIC为9.80%,MBC为19.6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9.60%,MBC为39.20%;对巨大芽孢杆菌的MIC为19.60%。[结论]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部分受试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黄槿和银叶树提取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微波提取法制备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和微孔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各提取液对各受试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4种红树植物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无特异性;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受试菌株的抑菌谱不一致。4种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MIC和MBC在2.0~15.6 mg/ml之间。银叶树的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活性,但对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结论]银叶树可作为抗菌药物的原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细叶小檗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果)生物碱抑菌活性进行对比评价,旨在筛选细叶小檗抑菌有效部位和主要抑菌成分,为拓宽其全植株应用领域及研发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考查指标,采用牛津杯抑菌法,研究各生长部位生物碱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  结果  纯化前后细叶小檗4种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呈现正相关的剂效关系。其中,纯化前细叶小檗实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1.25 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2.5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50 g/L,MBC为5.00 g/L。纯化后细叶小檗根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31 g/L,MBC均为0.63 g/L,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的MIC为0.63 g/L,MBC为1.25 g/L。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生物碱构成包括小檗碱(0.28 ~ 41.69 g)、药根碱(0.32 ~ 12.67 g)、巴马汀(0.25 ~ 17.09 g)。  结论  细叶小檗根、茎和果这3个部位对供试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叶抑菌效果稍弱。4个不同生长部位基本生物碱单体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当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纯化前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果 > 根 > 茎 > 叶;纯化后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根 > 茎 > 实 > 叶。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测定了罗默碱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1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罗默碱对梨锈病菌、柿角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甘蔗凤梨病菌、香蕉炭疽病菌、玉米炭疽病菌和梨褐斑病菌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5 g/L时,72 h(甘蔗凤梨病菌为48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00%、77.45%、76.88%、100.00%、100.00%、85.71%、100.00%和59.21%;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37 8、0.195 6、0.173 2、0.044 1、0.265 2、0.259 0、0.099 5和0.341 0 g/L。罗默碱对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藤黄微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0~18.75 mm,而对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罗默碱对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均为0.3 g/L,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7 g/L,对溶壁微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2 g/L。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25种中草药及其联合用药配伍对水产养殖中常见5种细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测定了夏枯草、石榴皮、黄连、白头翁、乌梅等2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效果较强的4种中草药对5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这5种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石榴皮、黄连、白头翁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达10~30 mm,MIC62.5 mg/mL,MBC125 mg/mL,其中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均为15.63 mg/mL,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黄连,MIC为15.63 mg/mL,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为7.81 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对蜡样芽孢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石榴皮+白头翁,对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研究表明,针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5种致病菌,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为最佳抑菌中药配伍组合,中草药配伍效果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9.
两种石斛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丁长春  李付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53-5754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和金耳石斛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研究2种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5.8 mm;金耳石斛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2.8 mm。[结论]体外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金耳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提取物对林可霉素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南板蓝根提取物对林可霉素注射液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60%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板蓝根,分别测定板蓝根提取物及林可霉素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简化棋盘法,分别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与林可霉素1∶1(V∶V)组合时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并以此来评价其抑菌作用。[结果]南板蓝根提取物与林可霉素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板蓝根提取物对林可霉素抑制这3种菌的作用分别为相加、相加和协同作用。[结论]南板蓝根提取物对林可霉素注射液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为进一步开发植物药提供科学依据,采摘当地生长的竹叶、枸骨叶、十大功劳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然后使用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竹叶及枸骨叶的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不明显;竹叶、十大功劳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枸骨叶的水提物抑菌效果不明显,且十大功劳的抑菌效果最佳。2)十大功劳和竹叶对所有供试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3种植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十大功劳>竹叶>枸骨叶。3)3种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室从水产养殖池防污附钢片的微生物黏膜中分离到一株菌DL3,为了明确该菌株的活性及作为有益菌进行应用的可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做了初步鉴定,并采用牛津杯法、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抑菌活性和群体感应淬灭活性。基于菌株DL3 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eptidolytica)NBRC 101021T的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为99.64%;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志贺氏杆菌(Shigella)、河弧菌(V.fluvialis)、东方弧菌(V.orientali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博斯腾湖两种生境芦苇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穗生物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我国最大的芦苇产区博斯腾湖的芦苇种群为对象,采用野外典型植株取样方法,测定湿地和旱地两种生境下芦苇顶部三片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等5个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湿地生境芦苇穂重显著大于旱地(P<0.05),是后者的2.1倍。穗生物量与4个叶片性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并且相关程度随叶位不同而不同,湿地芦苇穗生物量与顶叶面积相关系数(0.920 5)最大,顶叶生物量相关系数(0.723 7)次之;旱地芦苇穗生物量与倒三叶面积相关系数(0.826 7)最大,倒二叶面积相关系数(0.801 4)次之。【结论】不同叶位的叶片与穗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是影响穗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湿地均以顶叶与穗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旱地均以倒三叶与穗生物量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菌剂复配施用对烟苗素质的影响,以烤烟新品系20619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在烟苗4叶1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复硝酚钠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复配剂,对8叶1心(成苗期)烟苗主要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复硝酚钠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复配喷施后,8叶1心烟苗的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叶...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rpoB、gyrA和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近缘种鉴定上的有效性,通过Blast-N算法,比对菌肥常用芽孢杆菌模式菌16S rRNA、rpoB、gyrA、cheA基因的序列差异,确定其应用效力.据此,提出一种根据菌株原始信息选择对应的基因引物扩增其序列,通过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树快速、准确鉴定芽孢杆菌菌种的方法,并...  相似文献   

16.
Canadian goldenrod (Solidago canadensis)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invasive weeds in South-eastern China. To evaluat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dietary supplement in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aqueous and ethanol extracts of this plant against three major pathogenic bacteria in crayfish aquaculture were examined. Inhibition zone tests and determination of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revealed that the extracts had low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an extracts from two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that posses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garlic (Allium sativum) and cortex phellodendri (Phellodendron chinense). However, they did exhibit greater antibacterial effects than extracts from another widely used medicinal plant, Sophora flavescens, and an aquatic weed,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queous extracts of Canadian goldenrod gave greater inhibition than the ethanol extracts. Crayfish fed a diet with 2% these aqueous extract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nzyme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catalase and phenoloxidase (P<0.05).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conclude that aqueous extracts of Canadian goldenrod are highly promis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ietary supplement for use in crayfish aquaculture.  相似文献   

17.
探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95%乙醇、石油醚、尧乙酸乙酯、尧正丁醇、甲醇5种粗提物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倍比稀释法分析紫茎泽兰5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乙酸乙酯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最显著,当其浓度为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尧金黄色葡萄球菌尧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6.25 mg/mL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明显。紫茎泽兰5种粗提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均大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说明紫茎泽兰5种粗提物对人类常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提取荷叶生物碱,探讨荷叶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的抑制能力以及体外凝血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浓度为9%的荷叶生物碱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值分别为:大肠杆菌18.6mm、7%;金黄色葡萄球菌16.3mm、12%;酵母菌15.6mm、9%;黑曲霉8.5mm、21%;高、中、低浓度荷叶生物碱提取液与空白对照相比体外凝血时间缩短1.5%,凝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百里香酚对鱼源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从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来评价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百里香酚对其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和DNA的影响,结合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明显,MIC为256 μg·mL-1,MBC为512 μg·mL-1。经512 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1 h后,维氏气单胞菌液电导率极显著(P<0.01)上升,DNA外渗量迅速上升至(115.6±0.5)mg·L-1。经512 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后,维氏气单胞菌的可溶性蛋白明显变少,细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在2、4、6、8 h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32.8±0.7)%、(46.2±0.3)%、(46.1±1.6)%、(60.0±1.0)%,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的荧光强度和密度降低,电镜下可见菌体表面溶解塌陷,皱缩变形,细胞壁和细胞膜分离,细胞质丢失,内部空化。上述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流失造成细菌死亡。百里香酚可以作为治疗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备选药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