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转基因检测方法和标准物质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本文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信息数据库、转基因检测方法数据库、筛选检测在线分析工具和转基因标准物质库进行了整理;并分析了各数据库的特点,以期为转基因检测的信息获取提供指引,为我国转基因检测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成分含量一般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而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只能检测内、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并以外源和内源基因拷贝数百分比值表示其含量。由于玉米、大米等种子含有三倍体的胚乳,导致样品中转基因成分质量百分含量并不等于其拷贝数百分比值。为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建立了转基因玉米品系GA21二重数字PCR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品系GA21 5种不同质量百分含量标准参考物质的外源和内源基因拷贝数百分比。结果表明,该品系不同质量百分含量与其拷贝数百分比值存在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0.2464x+0.1458,两者相关系数达0.9951。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将样品拷贝数百分比值直接转化为质量百分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玉米、大米等含胚乳种子及其产品转基因质量百分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基因植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对其中转基因成分检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数字PCR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其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PCR的原理及数字PCR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并对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的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标准物质制备与定值及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等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欧盟委员会称,还没有必要改变欧盟旨在检测有机产品中转基因产品的措施。欧盟仍倾向于维持现有的适用于包括传统作物或有机作物在内的所有农作物0.9%的标准.而不是建议一个专门的有机产品中发现转基因转品的偶发率标准。同样,改变转基因和有机作物共存措施还为时尚早。然而,欧委会计划在未来的欧盟有机作物立法辩论中提出某些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水芳  姚文国 《植物检疫》2001,15(5):294-296
转基因产品的出现 ,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也预示着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研制、生产和进出口的检验、监督和管理是全世界的共识。目前我国转基因产品管理的法规已趋完善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的开发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在检验检疫系统已基本上形成了转基因检测体系 ,但随着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 ,转基因检测检验技术和管理还需进一步深化。1 转基因产品管理的法规已趋完善为了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 ,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 1个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 (在…  相似文献   

6.
《广西植保》2005,18(4):30-33
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知识缺乏的程度,表征测量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结果,通常带有给定的可能性。农药定量检测采用的是标准物质参考法,由于标准物质量值的真值不可能准确知道,造成农药定量准确性不可遇见和对真值的追求。为了表征检测工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通常采用不确定度来对检测结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植物检疫标准样品研制情况,从标准样品在溯源性、结果保障、方法评价、人员考核等方面阐述了植物检疫标准样品在结果质量控制中的特殊作用。同时,针对标准样品不同作用,介绍了其在实验室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植检领域标准样品研制的今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策略和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激烈的争论与普遍关注。一些国家正在努力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制度,加强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为了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保证本国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加强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技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DNA水平上的检测,另一种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欧盟委员会对转基因作物上市后的监测报告建立了一个标准格式,目前从转基因作物种植、进口到转基因作物在食品、饲料工业中的加工、使用等,都已分别建立了标准格式。  相似文献   

10.
蚜虫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植物源抗蚜活性物质和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延缓蚜虫抗药性并实施蚜虫的生态治理新策略。综述了植物源抗蚜活性物质的主要类型和抗蚜物质的转基因研究的概况,并简述了植物源抗蚜活性物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物刺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物刺激素是指一类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缓解非生物胁迫及提高作物品质的物质或微生物,主要包括腐植酸、几丁质及其衍生物、海藻提取物等。生物刺激素的出现,为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化肥和农药提质增效的一大利器。本文对生物刺激素定义的发展,主要分类和功能机制,以及生物刺激素在植物营养、生长发育、抵抗非生物胁迫和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植物刺激素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沉默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的一种古老现象,是生物抵抗外来入侵者的保护机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则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基因沉默现象。此策略已在植物抗病毒育种等研究中应用,如对水稻、大麦、大豆、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木瓜、南瓜、李、烟草等的抗病毒研究。在转基因抗病毒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时,对转基因抗病毒植物释放的安全性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RNAi的作用机制,在转基因抗病毒育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以RNAi为基础的转基因抗病毒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wart testing at the Ukrainian Plant Quarantine Research Institute is reviewed from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wart disease in the 1930s, through the period of breeding of cultivars with resistance to pathotype 1, to the detection of new aggressive pathotypes requiring further tests for multiple wart resistance, and finally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ion in independent Ukraine. Wart testing in Ukraine involves two phases, preliminary laboratory testing (by standard methods) and official testing of cultivars in the field. The regulatory basis of wart testing in Ukraine is outlined. This includes testing of Ukrainian-bred material and of material introduced, for research and breeding or for production,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breeding cultivars with multiple wart resistance are assessed.  相似文献   

14.
腐植酸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生命最具活力的核心物质。针对旱地农业发展中土壤结构退化、水肥利用效率低和作物低产低效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我国生物腐植酸和煤基腐植酸等腐植酸资源及其行业发展进展,分析了腐植酸组成特点及其在改良土壤结构和维持土壤酸碱平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改善作物品质和降低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作用原理,开展了腐植酸在酸化地、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在废弃地土壤结构改良以及水肥保持中应用的研究,对研发的腐植酸保水肥剂、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和重金属污染地治理的材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介绍。针对我国旱地农业发展态势和腐植酸在旱区土壤改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腐植酸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在旱地农业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取制样工作是进口粮食检验检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从检验检疫对制取样品的需求出发,系统分析了进口散装粮食取制样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设备投入不足、工作效率低、样品代表性差、上下游发展不协同、影响公正执法等诸多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快自动化取制样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15份稳定遗传的转CarNAC1基因棉花及受体材料K62进行田间和室内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比较棉花光合指标、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棉花品系气孔导度下降趋势及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受体材料K62;转基因棉花品系平均单铃重高于受体材料0.363~0.657 g;除丙二醛含量为转基因棉花品系低于受体材料K62外,转基因棉花品系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高于受体材料。基于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6个品系的9个指标综合为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结合D值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干旱胁迫后仍能保持相对较高产量的品系:ZK62-10、ZK62-6、ZK62-1。基于纤维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6个品系的7个指标综合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结合D值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干旱胁迫后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纤维品质水平的品系:ZK62-6、ZK62-12、ZK62-15。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干旱胁迫下,转CarNAC1基因棉花品系的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受体材料K62;转CarNAC1基因棉花品系可能通过降低气孔导度、增强渗透条件等方法提高棉花抗旱能力;筛选出综合抗旱能力最优的棉花品系ZK62-6。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转基因棉花的研发主要集中于抗虫、耐除草剂、抗病、纤维改良、抗旱和耐盐碱等性状,但只有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注册应用。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年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到2010年全世界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已达2 100万hm2。转基因棉花的大规模种植,对有效控制棉花害虫与杂草的发生为害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棉花产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棉花的研发动态及其商业化进程,并结合我国棉花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我国转基因棉花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物源除草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是未来除草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生物源除草剂应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历年来国内外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在除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其中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唇形科和菊科等植物的提取物、分泌物和化学改性衍生物;微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可为生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原真菌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抗性是病原真菌病害防控的重要措施。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 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技术是在RNA干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靶标,通过在寄主植物中表达这些基因的干扰RNA从而抑制病原真菌中靶标基因的表达,达到抵制病原真菌扩展,提高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目的。近年来,HIGS技术被用于防控多种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植物抗病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HIGS技术的原理、技术路线、操作方法和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