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鹤庆县坝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7′-26°42′,海拔高,积温低,气候复杂多变,立体差异突出,降水分布不均,接近水稻种植极限区,洪涝、冰雹、"倒春寒"、"8月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水稻产量障碍因素众多,水稻生产难度大,产量水平低。鹤庆县农技部门通过推广高海拔粳稻良种凤稻23号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  相似文献   

2.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最北部,与吉林省搭界,按有效积温计算,在辽宁省属于中早熟生态区。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品种,辅之以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改变铁岭市乃至辽宁省部分地区水稻生产落后状况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坦桑尼亚不同农业生态区的适应性,为中国杂交水稻Q优系列和坦桑尼亚SARO系列耐热抗旱水稻品种交流示范提供参考,2017-2019年,依托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坦水稻专家利用中国杂交水稻品种QU6和QU28在坦桑尼亚4个农业生态区进行了适应性鉴定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SARO系列TXD306、TXD88和Komboka为对照。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QU6和QU28株高适中,抗倒伏力强,产量较高,综合表现好。QU28适应环境和栽培方式广泛,杂种优势强,适宜坦桑尼亚冲积平原生态区、西部高地生态区和沿海生态区种植;QU6稳产性好,适宜在坦桑尼亚冲积平原肥沃土壤和沿海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精确定量栽培对高海拔寒冷生态区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较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扩库(增加总颖花量)和强源(增加抽穗后LAI,提高比叶重)均可提高高寒生态区水稻产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氮肥运筹、水分管理方面与高产水稻器官建成同步,提高叶面积指数的同时,促进总颖花量的增长,可显著地提高该生态区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地处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1′~26°42′,是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在全县粮食作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鹤庆县被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新建县.根据项日实施方案的要求,2009年和2010年大春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共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13组,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大面积水稻高产栽培的需要,1980~1982年江苏省科委组织有关科技人员,通过全省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品种的百亩连片中间试验,形成了一套水稻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经三年实践,淮北地区采取这些技术措施,杂交稻在较大面积上稳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评价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经选择较好品种进行中稻区域试验,以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新组合。1试验概况1.1试验地点:安排在明溪胡坊、宁化城关、建宁黄坊、大田上京、尤溪管前、建宁县良种场,共6个点,分布在北纬25°43′至26°50′,东经116°38′至117°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开化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东经118°01′~118°37′,北纬28°54′~29°30′),"油菜(小麦)—杂交水稻"两熟制是该县主要耕作栽培模式。为加快单季籼型杂交稻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筛选出适合该县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根据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的统一部署,2017年开展了单季籼杂新品种比较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组合本试验参试品种12个,以两优培  相似文献   

10.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重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打造小麦优质高产为主攻目标,以优化种植结构为抓手,精细整理土地,提高机械化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宽幅精播等新技术,氮肥后移技术,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为小麦丰收高产奠定基础。山东省莱芜市位于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人口130余万人,该市  相似文献   

11.
<正>当年喷施除草剂产生药害的水稻地块应用缓解药害的缓解剂进行试验,以找到理想的药害缓解技术。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双鸭山农场5队1号地,东经131°38′,北纬46°31′,海拔134m,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黑壤土,耕层35cm,肥力中等偏上,pH值6.6。老稻田秋浅翻,春提早泡田整地,5月5日前达到稻田平、碎、软、深。施肥水平公顷施尿素220k、磷酸二铵150k、硫酸钾105k、硅钙肥300k。供试水稻品种为垦稻12  相似文献   

12.
<正>1.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渝香203。该品种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1),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作优质稻和一季中稻种植。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61.7天。株高11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万  相似文献   

13.
<正>达川区地处四川省达州市主城区南部,全区幅员面积2245km2,人口120.29万,辖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达川区水稻良种选择与高产技术的推广对达州市粮食增产增收意义重大。现将开展水稻品种"C两优华占"的高产栽培示范效果总结如下:1示范基本情况1.1示范地点根据达州市达川区地理特点,选择石桥镇曾家坪村作为"C两优华占"高产示范点进行试验。石桥镇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径107°06',北纬31°17'  相似文献   

14.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是马达加斯加和美国康乃尔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理念,其栽培理念与我国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该理念,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组织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试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四川稻作生态区及类似生态区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具有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技术,涉及到栽培区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措施等因素。古城子镇是以水田生产为主的农业镇,要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的条件,通过改变品种和施以合理的栽培技术,实现高产的目标。古城子镇位于辽河下游,渤海之滨,地处北纬40°35'~41°27',东经121°25'~122°31'。年平均降水量为612mm左右,无霜期为172天,年有效积温3300~3400℃。适  相似文献   

16.
一、技术理论 水稻高产育苗技术是反常规具有突破性的种植技术.它将保护地特殊的环境与水稻栽培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保护地特殊的生长环境提前水稻播种期,通过提早种植,使水稻各生育期均提前,实现无霜期短的地区种植生育期长的品种,利用晚熟品种的增产性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应用这项技术,水稻亩产可达到600~650kg,较常规亩增产100~150kg,亩增效180~270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以杂交籼稻品种协优107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不同插种量对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的出叶速度降低。②在播种后27d(7叶龄)内分蘖的发生呈增加趋势,之后分蘖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高播种量趋势更明显。③高播种量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均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区水稻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并不是每个品种都能适应所有生态区的种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是不一致的。本试验选择了黑龙江省表现较好.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进行不同生态区种植试验.目的是为了给种植户在选择适应本地区的种子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东经106°09'~106°59′,北纬23°31′~23°41′,一般海拔500~900m,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日照时数1554 h,年平均降雨量1462.1 m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各乡镇农户种植橙类比较普遍,历史悠久,但种植的品种大多数果小,味酸、种子多、肉薄,可食率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为促进德保县水果品种  相似文献   

20.
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东经130°06′~131°44′,北纬45°16′~46°37′,处于寒冷地稻作区。县境东南西三面环山,东北部为山区,中部丘陵,北部平原,属第二、三积温带,年有效积温(>=10℃)2300~2500℃。降水量525.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67小时,无霜期119~137天,土壤类型以黑土、暗棕壤、草甸土为主,具有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日夜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等自然资源优势,十分有利于优质稻米的生产。2006年水稻面积已稳定发展到24.6万亩,平均产量为7600kg/hm~2。虽然面积、单产都有很大提高,但生产资料价格却有逐年上涨、稻谷价格趋于平稳趋势,生产成本也由去年的6500元/hm~2左右增加到8000元/hm~2以上,结果成本高、效益低必然影响稻农生产的积极性和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根据当前水稻生产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现将我们2年来研究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经验与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