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水声学评估水库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开展水库鱼类增殖放流,可提高水库鱼产力、修复水库生态环境和防治水库富营养化等,对水库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评估水库鱼类资源动态及增殖放流净化效果将为合理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基础和指导。本研究于2015年运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8kHz)在老虎潭水库增殖放流完成后(夏季)和渔获期(冬季)对其鱼类资源进行走航式水声学调查。结合渔获物调查,对老虎潭水库的鱼类大小组成、空间分布、密度和资源量等进行测定,评估增殖放流活动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夏季鱼类的平均目标强度为(-51.76±3.37)dB,冬季为(-45.058±4.26)dB,夏季和冬季鱼类目标回声强度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夏冬两季鱼类密度的垂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老虎潭水库库区夏季鱼类的总尾数为1.297×10~6尾,资源量约10 246kg。冬季鱼类的总尾数为4.8×10~5尾,资源量约43 085kg。增殖放流后鱼类资源量增长明显,达32 839kg,共转移出碳、氮、磷的净含量分别为3.379×10~3、1.031×10~3、1.81×10~2 kg,实现了对水体营养物质的转移。后续研究可关注每年渔获量的科学设置,合理利用鱼类资源并有效降低库区水体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上海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青草沙水库采集了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悬浮物样品,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和胃肠内含物分析法,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不同食物对消费者的贡献率,并应用"简化食物网"原则,构建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食物网,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的δ~(13)C值为-28.15‰~-21.53‰,δ~(15)N值为6.81‰~14.94‰。在青草沙水库中,刀鲚Coilia nasus和红鳍原鲌Culter erythropterus属于顶级肉食者,其营养级分别3.595和3.589,其他鱼类的营养级在2.482~3.264。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显示,浮游动物对杂食性鱼类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34%)和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32%)的碳源贡献率较高,浮游植物对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的贡献率(31%)高于浮游动物(11%),大型无脊椎动物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60%)和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64%)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成分,处在食物网顶端的刀鲚和红鳍原鲌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饵料鱼类。青草沙水库食物链长度为3.60个营养级。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在近海海域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监测中的效果, 本研究于 2017 年 7 月、8 月通过 DIDSON 的走航观测对辽东湾近海伞径 16~81 cm (7 月份平均伞径 33.01 cm±13.17 cm, 8 月份平均伞径 57.03 cm±13.44 cm)的大型水母沙海蜇开展丰度和垂直分布的监测调查, 并同步结合传统网具调查, 以验证和比对 DIDSON 观测在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中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 DIDSON 观测影像可直观显示沙海蜇的数量及其在水层中的位置。7 月份 3 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 6.13 ind/1000 m3、6.71 ind/1000 m3、 7.93 ind/1000 m3, 平均丰度为(6.92±0.75) ind/1000 m3。8 月份 3 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 1.41 ind/1000 m3、 1.23 ind/1000 m3、0.55 ind/1000 m3,平均丰度为(1.07±0.37) ind/1000 m3。比对锚流网调查沙海蜇的丰度, 7 月份和 8 月份 DIDSON 监测的沙海蜇平均丰度分别是网具调查的 4.89 倍和 3.95 倍。声纳观测影像显示沙海蜇主要栖息在调查海域中上层水域(1.1~10 m), 底层水域沙海蜇出现的少。比起传统的网具调查, DIDSON 更加精准的监测调查到调查海区沙海蜇的丰度, 并观测到沙海蜇的垂直分布, 证明双频识别声纳可以适用于浅海大型水母沙海蜇的监测调查工作。研究结果表明, DIDSON 观测可以扩展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的内容, 在对其行为学的观测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延长 DIDSON 走航式观测时间, 扩大 DIDSON 探测范围, 并结合传统网具, 可以更加精准的开展沙海蜇数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红水河岩滩水库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梯级开发下渔业资源变化情况,2015年9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红水河岩滩水库库区及上游江段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和地理统计分析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显示整个调查区域的鱼类资源密度为(0.53±2.11)尾·m~(-2)(±SD),从水坝上游至库区呈增长趋势,鱼类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无显著相关关系。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在30 m以内水层;不同大小个体对水深有一定的选择性,小个体鱼类(10 cm)约86.2%分布在30 m水层之内;大个体(30 cm)有44.7%分布在40 m以下水层。基于鱼类分布GIS建模,估算调查区域鱼类资源量为6.57×10~7尾。  相似文献   

6.
4种常见淡水养殖鱼类目标强度测定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鱼类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的测量是渔业声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2015年6―10月,在小型水槽内使用Bio Sonics DT-X(199kHz)科学探鱼仪发射水平声波,测量了4种共29尾不同鳔室结构的淡水养殖鱼类体侧向及背腹向(180°范围)的目标强度,并拍摄X光影像以了解鱼体鳔室结构及特征。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7尾、鳜鱼(Siniperca chuatsi)9尾、鲫鱼(Carassius auratus)6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尾。结果显示,单体鱼目标强度与声波入射角度具有cos三次方函数关系,体侧向与背腹向上最大目标强度均出现于鱼体主轴垂直于入射声波时,最小目标强度出现于头尾方向朝向声波时,与最大目标强度相差10dB。不同种鱼类体侧向平均目标强度略大于背腹向0.5~5dB。单室鳔鱼类目标强度比相近体长的两室鳔鱼类小。对4种鱼类的目标强度与鱼体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体侧向与背腹向目标强度主要受体长、鳔长和鳔长/鳔高值的影响较大。通过目标强度与实验鱼全长、体长、体重的线性回归,获得体侧和背腹入射方向目标强度与3个生物学参数的关系式。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鳔室形态鱼种的回波特征差异,辅助判别长江内常见鱼类(如瓦氏黄颡鱼、鱖鱼、鲫鱼等)的声学信号,结果对于淡水水域水平原位监测时分析评估资源量相关参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正式供水前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忠军  吴昊  陈立侨  刘其根 《水产学报》2012,36(8):1234-1241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鳖)、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较显著的空间差异,刺网网目大小对渔获物物种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受丰富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鱼类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4种摄食功能群中,无脊椎动物食性(44.4%)和杂食性(33.3%)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种生态类群中,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7.8%).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表现出淡水或长江口低盐淡水区鱼类区系的主要特征,与以近海鲈形目鱼类为优势的长江口邻近水域的鱼类群落差异巨大,推测水库建设导致的隔离与盐度下降是形成该水库鱼类群落趋于淡水区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6年11月,鱼类资源调查队对桐柏县主要的河流以及水库展开调查工作。根据桐柏县的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了32个采样点。涵盖陈留店河、月河、淮河、三夹河、鸿雁河、鸿仪河等河流,以及二郎山水库、赵庄水库等,并且结合当地的农贸市场收集相关的鱼类标本。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41种,隶属于6目12科35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占总数的70.73%;其次是鲈形目,占总数的9.75%;鲇形目占总数的7.32%;合鳃目和鳉形目各两种,各占总数的4.88%;鲑形目一种,占总数的2.44%。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桐柏县的鱼类在栖息、繁殖、生长习性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特点。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系学说,桐柏县鱼类资源可以划分为: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桐柏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  相似文献   

9.
郭禹  章守宇  程晓鹏  林军 《水产学报》2020,44(10):1695-1706
为掌握马鞍列岛岛礁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使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辅以拖网采样对该海域进行3次声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分别评估鱼类46、32、43种,3次声学调查评估鱼类平均丰度密度分别为2.7×104、1.98×104和1.45×104尾/km2,鱼类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0.33、0.34和0.30 t/km2,海域内评估鱼类资源总量分别为132、141和126 t。结果显示,3次调查鱼类丰度密度逐渐递减,3月资源量密度和资源量最高,其次为12月和5月。海区底层资源密度最高,中层次之,表层最少,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底层资源丰度密度与底质中粉砂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20.75)。近礁区资源丰度密度远高于远礁区,近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盐度无显著线性关系,与溶解氧之间呈一定线性关系(R2=0.72);远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呈显著线性关系(R2=0.91),与溶解氧间线性相关性较弱(R2=0.63),与盐度间无明显线性关系。研究证实声学方法在马鞍列岛岛礁海域渔业资源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岛礁海域以及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8年8月15-19日,利用Lowrance elite-7 Ti回声探测仪首次对云南省泸沽湖展开鱼类空间分布及资源量评估。调查采用"之"字形航线对泸沽湖全湖进行水声学探测,累计航程42.71 km,基于深度变化值将探测水体分为若干探测单元进行鱼类资源评估,并运用反距离插值法(IDW)基于各单元密度绘制进行空间分布图。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泸沽湖鱼类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平方向上,鱼类主要集群分布于近岸环形水域,其中小渔坝附近水域鱼类密度最高,湖心区域鱼类密度最低;垂直方向上,鱼类在表层水域分布较为集中;2018年8月泸沽湖鱼类密度为0.153尾·(1000 m^3)^-1,数量24.39万尾,总资源量50.55 t;其中,鲫(Carassius auratus)21.17万尾、17.36 t,鲤(Cyprinus carpio)1.74万尾、23.01 t,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63万尾、8.63 t,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0.68万尾、1.33 t,小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microstomus)0.07万尾、0.22 t。此次调查未发现曾出现记录的宁蒗裂腹鱼(S.ninglangensis)和厚唇裂腹鱼(S.labrosus)。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10日至8月13日,采用美国BioSonics DT-X(210 kHz)鱼探仪对青海湖中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walskii)资源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为期4d的水声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8月青海湖裸鲤在全湖区的平均密度为(1.83±0.36)ind./1000m3,总尾数...  相似文献   

12.
红枫湖鱼类资源及空间分布的水声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9月~12月和2011年3月~6月对贵阳市红枫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捕获鱼类28种,分属于4目6科;鱼类的体长为5.68~116.41 cm,优势体长组为11.00~30.00 cm,其中小型鱼体和中大型鱼体占多数。2011年6月运用BioSonics DT-X(200 kHz)鱼探仪对鱼类密度进行了水声学探测,平均密度为(51.64±36.49)×10-3尾.m-3,不同区域的鱼类密度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值出现在将军湾[(97.25±12.35)×10-3尾.m-3],最低值位于红枫湖大坝[(14.90±2.56)×10-3尾.m-3],从大坝到将军湾鱼类资源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红枫湖鱼类分布水层主要在6~15 m,不同水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声学摄像仪的溯河洄游幼香鱼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主要靠目视计数来掌握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的资源量,这种方法很耗劳动力且精度低.由华盛顿大学研发的声学摄像仪DIDSON(Dual-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ONar)可在浑浊不清的水中摄取接近光学视频画质的图像.其附带软件虽可对体长为几十厘米的大个体鱼计数,但对于体长6 cm以下的小个体鱼,由于其回波信号弱,计数显得非常困难.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DIDSON的溯河洄游幼香鱼计数的新方法.首先从声学图像中消除静止的背景,提取出运动目标并除去噪音像素,然后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剩下的目标进行跟踪,根据目标移动的特性把目标分为香鱼和垃圾2大类,在除去向下游移动的垃圾之后,可正确地计算向上游移动香鱼的数量.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上述声学计数方法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晶晶 《水利渔业》2011,32(6):66-71
为了分析傀儡湖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1-12月研究了傀儡湖的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主要鱼类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和鳙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19.24)%;主要鱼类...  相似文献   

15.
Japanese output of fishery products in 1993 amounted to 8.7 million metric tons valued at 2.5 trillion yen, and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for the last five years. Annual imported fishery products in that year amounted to 3.1 million metric tons (1.6 trillion yen). Prawn, tuna, salmon, mackerel and cod were the most prominent fishes imported mainly from the US, Taiwan and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accounted for 40% of total imports. A Japanese self-supplying rate for fishery products was about 64% in 1993. Under these sever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fisheries of Japan, the Government operates several projects to develop increased utilization of initialized aquatic natural resources and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marine products. These include better utilization for human consumption of initialized flying squid, headlight fish and low-quality spawned salmon; development of a large-scal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docosahexaenoic acid from marine products;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seafood by using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technology. For the topics of by-products from aquatic resources, products from chitin and chitosan, fish oils, both for medical and food uses, liquid crystal, protamines from fish testicles for antibacterial for foods, growth hormones for fish farming, and several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from marine organisms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庆丰霉素防治草、青鱼粘细菌烂鳃病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防治草、青鱼烂鳃病,以采用投喂口服为宜。治疗药量为每100斤成鱼每天投喂庆丰霉素(固体)半斤(含250万单位),连投三天,有效率达96%;每100斤夏花鱼种,每天投喂1斤(含500万单位),连投4天,有效率为72.7%。预防的投药方式和治疗剂量相同,唯应在该病流行季节之前投喂,夏花鱼种以连投7天为宜。试验表明,成鱼投药组死亡率为1.7%,对照组死亡率达27%;夏花鱼种投药组死亡率为15.7%,对照组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17.
2017-2019年,对大渡河上游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渡河上游采集到鱼类2目6科24种,其中包括了四川省级保护鱼类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8种以及外来物种3种.大渡河上游现有分布鱼类以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重口裂腹鱼(S.davidi)等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  相似文献   

19.
拉萨市茶巴朗湿地的外来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巴朗湿地是拉萨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外来鱼类进入湿地,湿地的鱼类群落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于2009年4月和2013年4月对茶巴朗湿地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茶巴朗湿地鱼类群落格局以外来鱼类为主、残存有部分土著鱼类,2013年外来鱼类完全占领了该湿地,土著鱼类基本消失。目前,茶巴朗湿地的鱼类主要为外来种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鲫(Carassius aurat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以及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土著鱼类仅极少量残存的高原鳅(Triplophysa)和裂腹鱼(Schizothorax)类。外来鱼类已在茶巴朗湿地建立了自然种群,这对与湿地相通的拉萨河流域的土著鱼类资源构成了较大威胁。防止茶巴朗东部鱼池养殖鱼类的逃逸、提高藏民对外来鱼类的识别能力及其危害的认知、清除外来鱼类、重新引入土著鱼类等措施对于茶巴朗湿地鱼类及生态系统恢复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