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人是野生动物之主,又是野生动物之友。所谓动物之主,是指人在大自然之中,处于主人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大自然野生动物的发展规律,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为野生动物创造生息繁衍环境,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把整个大自然中的成员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人类就要尽主人之责,安排它们和谐的生活。所谓人是动物之友,是指人类要把野生动物作为朋友相待,不能任意宰杀它们,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人不…  相似文献   

2.
人类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畜牧农业时代、无限制利用和残酷掠杀时代,正在进入动物保护时代,最终要达到人类和生物共同协和进化时代.近代以来的法学理论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支配动物和利用动物的关系,但现代民法开始转换立场,接受了动物保护法对动物的财产性利用的各种限制.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善待一切生命,但“动物受法律保护”和“动物享有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物在法律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只体现立法技术不同,而无本质差别.应当改变动物保护立法中的教条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
当今,随着艾滋病、登革热、尼帕病以及SARS等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时起彼复地日益涌现,人们的生活、工作直接受到影响,乃至生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伤亡,财产亦受到严重的损失。从这些传播迅速、暴发突然、危害巨大的传染性疾病屡屡频繁出现,人们不得不深思考虑,它到底是否与野生动物、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呢?人们经过深入探索研究,渐渐发现,人类健康与动物生存、生态环境本来就完完全全融为一体。有专家便提出,人类健康涉及生态系统的整个生命网络,联结着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约束着一切生命体系的每一链条。因而,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保护医学便油然地诞生了。 保护医学是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三个层面的交叉,是各个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整合。它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研究病原体、宿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物种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它探讨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与控制的影响,也探讨疾病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森林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林业生态环境的优劣,林业资源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分析了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意义,提出了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永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希望能够推动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永续发展,协调人类与自然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野生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需求等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新疆属内陆省区,保护野生珍稀植物对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缺少了朋友,人类的生活便缺少了色彩,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保护人类的朋友?如何管理它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相似文献   

7.
动物与气象     
动物与气象动物是人类的挚友。不仅在保护生态环境,预测预报地震方面有特殊的技能,有许多动物还是出色的气象员呢。它们在长期的进化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演化出一些特殊的灵敏器官,对气压、空气湿度、阳光强度等方面的变化非常敏感,因而能十分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8.
康鹏驹 《山西林业》2000,(3):10-11,14
人类进入 2 1世纪 ,当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成果的时候 ,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空气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异常、旱涝频繁 ,迫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开始反思。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 ,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全世界有 153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天然林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为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主题 ,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我国是这个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 ,特别是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以后 ,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浅谈周朝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喻晓钢郑雄兰珍林郑大龙邓成(四川省德阳市林业局)引言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与人类的生存蕃衍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祖先以动物肉为食,以动物皮为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灭绝性的狩猎方式造成...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并已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需要丰富的物质,更需要美好的家园。因此,保护野生生物,保护生物和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人类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环境保护的根本在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如果能从中领悟到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正>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两大根本,围绕这两大根本,动物们在生存与繁衍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并形成最适合它们种群延续的生活习性和繁衍方式。若仔细观察各种动物的习性和行为,你会发现,许多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很多生活习性和家庭模式与人类社会有太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天然林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在发展经济、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本文从天然林保护对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林区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等角度,论述了天然林保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并对天然林保护的含义与天然林分类保护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要法德并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担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对职工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教育。一、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动物联合国     
人类有个联合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动物也有个联合国,恐怕就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的。原来,为了更好地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切实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一九八○年,一些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功能。如果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人们必须正确认识森林资源存在的重要性,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其一方面持续稳定地为人类利用,另一方面持续高效地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营造森林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指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挥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影响力对于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尤其重要.由于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严重短缺,管理难度大.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现...  相似文献   

17.
《动物园设计规范》的正式出台,使"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规划设计有了指导性文件。基于动物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动物园社会角色3方面,从优化动物生存空间、生境丰富度角度阐述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动物的生存、生理和高质量生活需要,关注动物福利,注重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模拟自然生境,实现人、动物、自然三者和谐共处。尊重动物园的社会角色,真正实现以动物为本的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离不开自然环境。兽舍和运动场是动物园中所饲养动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和家园,其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活质量[1]。所以此区域规划应充分考虑各种动物的不同需要,通过模拟动物原生生态环境,营造出具有与原产地相同或相近的植物景观和地貌特点的栖息场所,使动物能够适应现有生活条件,保障其健康生存,正常繁殖[3]。同时,还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将动物生活环境呈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在游玩中得到自然和环保教育,最终让游客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关注,甚至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去,这也是北京动物园需要肩负的责任之一[2]。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造福人类的朋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许多国家还规定了许许多多的动物节日,以此来提高人们对保护动物重要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以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急剧增加,与世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恰好形成对比,这就进一步证明森林是全球生态平衡的核心,也是促进农牧业发展的保护屏障。内蒙古生态环境质量的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