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蚕豆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西芹水提液与未添加和添加环磷酰胺溶液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环磷酰胺溶液时,不同浓度的西芹水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产生没有诱导作用,平均微核率无明显变化,微核指数保持在1.3左右;添加环磷酰胺溶液时,西芹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率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抑制率为52%~72%,且与其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r=0.9048,其抑制作用随着西芹水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表明西芹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实验, 研究了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致突变作用,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当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使用剂量从2.48 mg/mL增加到25.46 mg/mL时,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由27.21±9.53增加到33.33±1.53,表明美味牛肝菌水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产生一定的微核诱导作用;在相同剂量下,它们对10 μg/mL环磷酰胺诱导产生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抑制作用由完全抑制下降到很低的抑制水平.Ames实验证明,当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使用剂量由每皿3.5 mg增加到70 mg时,TA97,TA98和TA102的回复突变率有一定幅度增加,但均未达到阴性对照的2倍.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镀锌工业废水分别处理大蒜根尖16、24h,以蒸馏水为对照,分析检测了常规染色压片技术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镀锌工业废水分别处理大蒜根尖均对大蒜根尖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有丝分裂指数均下降,细胞的畸变率上升。表明镀锌工业废水对大蒜根尖细胞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立阳 《北方园艺》2010,(17):177-179
利用洋葱根尖微核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分别进行单一胁迫处理,进行不同类型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对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能诱发一定的微核率,同时也可诱导产生较高频率的各种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5.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6.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体为检测对象和试验材料,在2007年6月选取3个采样点进行水体采集和理化检测,水体浓缩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自来水处理为阴性对照组,以CrO3处理为阳性对照组,利用蚕豆根尖进行了5组不同的细胞微核试验。水体理化检测表明水质有一定的污染。微核试验表明,5组间都有显著差异。分析得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水质检测是非常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丹江口水库水质有污染,但尚不严重,有待改善,并做好长期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浓度(0.01、0.03、0.05 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1、3、5 h)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对蚕豆根尖进行处理,诱导蚕豆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观察、统计其根尖染色体的畸变情况,筛选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为本科遗传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03 mol/L的甲基磺酸乙酯处理1 h,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效果明显,可作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辣椒根尖微核技术,对辣椒种子萌发条件和辣椒根尖解离时间等环节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52℃和室温浸泡利于辣椒种子萌发,可以得到状态良好的根尖材料;在60℃1N HCl中解离7 min,细胞分散和染色效果较好;利用辣椒根尖细胞可以获得理想的微核制片。  相似文献   

9.
黑柄炭角菌发酵物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柄炭角菌发酵物进行了急性、亚急性、Ames试验、致畸试验、微较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小鼠未见毒性反应.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对小鼠多染红细胞未诱发微核;未诱发染色体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铜、锌(EDTA-Cu、EDTA-Zn)对香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锌与拮抗菌21号(SQR21,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配合使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用尖孢镰刀菌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处理香蕉幼苗96 h后,对照植株萎蔫严重,呈枯死状,添加EDTA-Cu或EDTA-Zn,显著减轻了粗毒素对香蕉幼苗的伤害。(2)与对照相比,添加EDTA-Cu或EDTA-Zn均显著增加了香蕉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和真菌生物量,但显著降低了镰刀菌酸的产量,分别降低73%和96%。(3)盆栽试验中,加锌(ZnSO4 · 7H2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其中锌与拮抗菌21号菌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好,处理75 d病情指数比直接接菌处理降低62%。(4)21号菌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直接接菌处理相比降低了18%,锌与21号菌同时使用显著增加了尖孢镰刀菌数量,比直接接菌处理增加了30%。上述结果表明,锌离子可能通过降低香蕉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量以及增强拮抗菌21号菌的生防活性来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黄瓜单砧与双砧嫁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根为对照,研究了单砧和双砧嫁接对春茬和秋茬黄瓜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对照相比,单砧与双砧嫁接均显著增加了黄瓜产量和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病原菌)数量;其中单砧嫁接比双砧嫁接对放线菌和尖孢镰刀菌的影响大;秋茬黄瓜根际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双砧嫁接>单砧嫁接>自根对照。  相似文献   

12.
对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镰刀菌属的遗传多样性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镰刀菌属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铜胁迫对蚕豆幼苗基因组DNA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本富 《北方园艺》2011,(4):158-160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Cu胁迫对蚕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和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5、25、50 mg/L)Cu处理7 d后,蚕豆幼苗根长和根系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受到了抑制;基因组DNA的AFLP图谱发生显著变化,多态性增加,且与Cu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Cu影响蚕豆幼苗根尖细胞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利用AFLP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土壤Cu污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杧果镰刀菌的平板对峙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防菌发酵液对杧果镰刀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FCK抑菌活性较强,对菌丝抑制率可达66.10%,菌株5a-9、6c-5次之;菌株FCK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达56.80%,菌株6a-3次之,菌株6c-5最低;生防菌的发酵灭菌液热稳定性差,高温灭菌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对部分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生作用;发酵灭菌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促生作用强于发酵滤液。  相似文献   

15.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采用搭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和~(60)Co-γ射线2种方法诱变处理籽粒苋种子,研究了种子根尖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对籽粒苋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无明显影响,γ射线辐照抑制了籽粒苋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经卫星搭载和γ射线辐照后,籽粒苋种子根尖细胞均出现了包括微核、桥、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粘连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单微核是主要畸变类型。第18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辐射剂量相当于~(60)Co-γ射线辐照20~30Gy。  相似文献   

16.
镉离子诱导对洋葱根尖及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洋葱根尖细胞和鳞茎内表皮细胞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为诱导剂,研究Cd2+对洋葱根尖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能诱发根尖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畸变,且凋亡现象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严重,有微核出现和细胞核逐渐解体等现象;洋葱表皮细胞随Cd2+浓度增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皮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而且越来越严重,并且细胞核发生偏离,逐渐靠近细胞壁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李慧 《长江蔬菜》2013,(18):98-101
为了探究臭氧和负离子对莲藕采后主要腐败菌一镰刀茵M4的生长及细胞壁、细胞膜的影响,本试验对处于稳定期的镰刀菌M4分别进行不同条件的臭氧和负离子处理,通过测定抑菌率、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初步研究臭氧和负离子对镰刀菌M4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臭氧、负离子对镰刀菌M4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与处理时间成正相关:臭氧和负离子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臭氧+负离子处理对镰刀茵M4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均有显著的破坏作用,破坏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前期主要是电解质的渗出,处理2h及以上时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开始渗出。  相似文献   

18.
铜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0.05、0.10、0.25、0.50、1.00g/L)的硫酸铜(Cu2 )溶液作为诱变剂,分别处理大蒜根尖6、18、24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均能使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其中染毒18 h、Cu2 的浓度为0.10、0.25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小于其他浓度;染毒24 h、Cu2 浓度为0.50、1.00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小于其他浓度;而染毒24 h、Cu2 浓度为0.05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抑制作用最小.同时还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均能导致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且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铜对大蒜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有机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Rhizobium)、丛枝菌根真菌(AM)和双接种对蚕豆(Vicia fabaL.)吸收有机磷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使蚕豆根瘤数和根瘤重明显增加,但对有机磷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接种AM真菌和双接种使蚕豆植株磷浓度和吸收有机磷量显著增加,AM真菌对吸磷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8.9%和43.3%.同时接种根瘤菌和AM真菌对蚕豆生长和吸收有机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99个百合远缘杂种F1代-麝香百合×亚洲百合(LA)杂种为试材,采用栽培基质接种病原菌的方法对杂种后代的镰刀菌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百合无性系温室人工接种技术成功应用于该远缘杂种,其母本麝香百合‘White Fox’对镰刀菌表现出高感,而父本亚洲百合‘Connecticut King’具有较强抗性,并成功遗传给杂种后代,在后代基因型中实现一系列分离;在后代杂种群体中,大部分基因型对镰刀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F1代镰刀菌抗性基因表达率为70.1%。表明镰刀菌抗性由数量基因控制,通过杂种系间杂交实现百合镰刀菌抗性的渐渗育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