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俊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4):362-365,376
在词语文化层面上,动物文化丛的内容涉及面极广。以动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汉词语形象的对应与不对应正好说明词语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同一动物词语,英汉可具有相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也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外,一种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一种语言不一定具备,而是以“自然联想型”形象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但因为不同语言有不同化背景,使得英汉习语概念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语言与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因此为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习语中的化差异应在翻译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顺应论看翻译中意义的缺失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翻译活动涉及语言、文化、思维以及翻译的主客体等因素,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义的补偿成了关键。在补偿过程中,译者可以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方式及其思维模式,通过增添词语、词义引申、语句结构调整等手段,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意义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4.
祖宏迪 《甘肃农业》2006,(1):202-203
翻译技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们是许许多多个译者通过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翻译起来就不可能完全是简单的词对词,句对句的复制,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去克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差异,使译文既能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浅谈英译汉中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广大英语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如何将两种语言进行准确的合理的转化,作为语言单位中最基本的独立单位的词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译汉中,对英语词义的判断和对译词的推敲是一项自始至终、永无止境的艰苦的思维活动。本文将从英汉词义差异的角度,浅析在英译汉中如何准确辨析词义选择合适的对等词汇。  相似文献   

6.
词语语义域是文化习俗的反映,不同的文化习俗决定了词语语义域的差异,颜色词是中英民族使用较频繁的词,通过对比英汉颜色词语能较大程度地反映中英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的词语语义域的不同,从而对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现代翻译理论为依据,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运用实例阐述了林业科技英语文献翻译的方法,内容包括词义的理解及引申,介词的理解与翻译,语法分析手段,主动与被动的正反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翻译工作者应注重译文读者对象、英汉双语在词汇联想意义方面的对等和在句武结构特征方面的区别以及语篇分析对翻译的作用等,从而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词类转译、增补与省略等五个方面阐明了英汉互译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芟汉互译的能力,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与日俱增的汉英语言及文化趋同现象出发,分析了翻译与趋同的关系,重点从译者应运用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2个方面进行英汉互译策略探讨,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翻译目的、读者接受心理与特定语境,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翻译与趋同相辅相成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翻译腔的问题由来已久 ,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的危害性 ,提出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以及特点 ,即以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为主干进行对比研究。注重两种语言的对应意义转换 ,包括概念意义 ,语境意义、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形象意义及文化意义上的多层面、多方位的转换 ,有助于克服翻译腔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语言中总是带有某种文化印记,翻译时要兼顾语言含义和文化含义,并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语言教学与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国情相联系,从而促进语言教学的提高和语言现象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无等值词、背景意义的词、文化感情色彩的词、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客套话等词语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无论在书面语言中,还是在口头语言里,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因此,掌握英汉成语的翻译显得极为重要,而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也能增强我们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中的词语文化因素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上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词语文化因素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15.
受到英语和汉语语言生成文化环境差异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对英汉翻译问题产生了特定的影响。基于此,英汉翻译工作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一差异,基于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策略进行优化调整,逐步解决英汉翻译问题,才能够提升英汉翻译质量,让翻译结果得到受众群体的普遍认同,进而促使英汉翻译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种语言中拟声词都很丰富。它能增强声势和动态方面的描绘效果。对汉语拟声词的英译、翻译过程中词性对等与转换、英汉拟声词的差异与空缺进行了讨论 ,并用大量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中很重要的部分,为整篇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英汉不同的语言背景和新闻传统使中英文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各有特色。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读者阅读和新闻翻译工作者进行准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而其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积淀各异,因而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委婉语的翻译中必然出现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应的委婉表达形式,或出现表达形式貌合神离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影响着委婉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把源语表达的信息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要传译这一信息,有时须把源语的表达形式转换成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中的形式变换是难以避免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词汇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及审美观紧密相连。不同民族对一些共同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有的表现出喜好,有的正好相反。这不仅取决于该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取决于该民族的心理及其价值观。这些差异给我们在理解、翻译词语时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拟对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差异的表现及原因与翻译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