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卡特兰的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卡特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对3种播种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花宝1号培养基对种子出苗有利,也适宜用于种子苗的继代培养.以卡特兰交配种和平×白天母的种子苗原球茎为试验材料,对4种原球茎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MS+ 4.4 mg/L 6-BA+ 1.0 mg/L NAA+ 3%蔗糖+6g琼脂培养基的诱导成活率最高,能够产生大量的绿色愈伤组织,培养10周后,在愈伤组织周边出现原球茎的分化,诱导成活率50%.以大新一号、将军、和平的新梢不同节位的芽点分生组织为试验材料,用配方为MS+4.4 mg/L 6-BA+ 1.0 mg/L NAA +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进行茎尖克隆培养,每个新梢可切取5个外植体,培养7周后,3个品种均有外植体获得了绿色愈伤组织,中下节位分生组织的诱导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快繁体系,以红颜和隋珠2个品种的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方式的茎尖成活率和不同培养基下的诱芽率、增殖系数、生根率以及移栽成活率,以确定最佳消毒方式和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红颜和隋珠最佳灭菌方式均为0.1%HgCI28 min,成活率分别达86.70%和60.00%;最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分别是MS+6-BA 0.3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1 mg/L,诱芽率分别达68.00%和68.23%;最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分别是MS+6-BA 0.5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分别达5.20和4.21;红颜品种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 MS,而隋珠品种需加入NAA 0.1 mg/L,二者的生根率均高达100%;2个品种栽植在泥炭:蛭石:珍珠岩为3:1:1的混合基质中,长势良好,成活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3.
文心兰切花品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选育的文心兰切花品种的侧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灭菌剂、外植体采样时间与季节对侧芽培养的效果以及含不同激素或有机复合物的培养基对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壮苗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升汞与10%次氯酸钠组合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外植体的成活率;晴天上午11时或下午16时左右最适合采集外植体,外植体成活率达70%以上;夏、秋两季适宜于外植体的采集,并利于进行灭菌处理和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适宜于原球茎和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在增殖阶段,MS培养基中添加10%(W/V)椰子水有利于丛芽增殖,而10%(W/V)香蕉浆有利于原球茎增殖。在壮苗阶段,MS培养基添加10%(W/V)香蕉浆对壮苗效果最好,原球茎转化率高,小苗生长健壮;在生根阶段,以1/2MS+NAA0.5mg/L+10%(W/V)香蕉浆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且小苗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木薯品种西选03快繁技术,为其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水培幼茎腋芽为外植体,调查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用量6-BA和PP333对外植体芽诱导、增殖培养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采用0.1% KMNO4预处理10 min后经75%酒精20 s+0.1% HgCl2(加吐温-80)5 min的灭菌效果较好,污染率为14.0%,成活率达79.3%.采用MS+6-BA 0.05 mg/L培养基进行初代诱导效果较好,外植体培养15d腋芽萌发率达90.0%,且萌发芽生长旺盛,茎秆粗壮.无菌腋芽茎段在MS+6-BA 0.1 m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效果最佳,芽增殖倍数为4.6.MS+PP3330.3 mg/L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100.0%,培养30d平均根数为6.9,叶色墨绿,植株健壮.[结论]以幼茎腋芽为外植体的快繁体系可用于西选03种苗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甘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云  李长看  袁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66-6667,6678
[目的]为甘薯品种的基因转化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郑9728-4甘薯苗的枝条为材料,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其愈伤组织产生、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甘薯顶芽下3~4节为外植体诱导无菌芽效果较好,外植体以0.1%的HgCl2灭菌6~7min效果较好;甘薯枝条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无菌芽各种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分化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BA1.0mg/L+IAA0.1mg/L(成愈率为98.7%,分化率为91.2%,增殖倍数为4.5倍,且丛芽生长健壮);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1.0mg/L。[结论]建立了甘薯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山杜鹃茎段组织培养和优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山杜鹃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激素组合对5个高山杜鹃品种无菌芽发生的影响,并以品种Jeande Marle Montague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试管苗生根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均能诱导萌发,最佳诱导培养基为WPM TDZ(0.5 mg.L-1),诱导率为90.4%;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基为WPM TDZ(0.5 mg.L-1) NAA(1.0 mg.L-1),增殖系数达7.96;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 WPM NAA(0.25 mg.L-1) IBA(0.25 mg.L-1),生根率为98.6%。试管苗移栽到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4¨1)基质中,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在7个甘薯品种中最高达9.7%,而甘薯近缘二倍体野生种 I.leucantha 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六倍体甘薯,达11.9%。形成的花药愈伤组织需立即转移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中。在分化培养基上,甘薯两个品种和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根。I.leucantha 愈伤组织根的分化率高于甘薯品种,达18.8%。  相似文献   

8.
以大樱桃吉塞拉5号和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樱桃茎尖外植体再生形成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激素配比对大樱桃茎尖外植体的分化率、增殖系数和增殖速度均有极显著影响;(2)大樱桃茎尖外植体脱分化诱导形成不定芽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性,吉塞拉5号和6号脱分化诱导不定芽的合适激素配比分别为6-BA 3.0 mg/L+IBA 0.5 mg/L+KT0.1 mg/L(MS培养基)和6-BA 1.0 mg/L+IBA 0.5 mg/L+KT 0.2 mg/L(MS培养基);(3)当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IBA 1.0 mg/L+KT 0.3 mg/L(MS培养基)时,两个品种的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非洲菊品种玲珑花托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浓度、消毒时间的消毒效果以及激素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次氯酸钠灭菌10min对玲珑外植体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花托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mg/L6-BA+0.5 mg/LIAA,芽体分化率达60.5%.增殖培养基以MS+0.5mg/L6-BA+ 0.5mg/LNAA最为适宜,增殖系数为3.70.生根培养基以1/2 MS+0.1mg/LNAA最为适宜,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木薯新品种新选048离体微扦插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木薯新品种新选048腋芽为外植体,对木薯离体微扦插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液灭菌木薯外植体6-12min,对外植体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外植体成活率为32.3%~37.9%。将在MS+NAA0.1mg,L中诱导培养获得的腋芽剪成带芽茎段,扦插到含0-0.3mg/LNAA、0-1.5mg/L6-BA的Ms培养基中,其在MS+0.3mg/LNAA培养基中的增殖和生长效果最好,增殖系数高、苗壮且整齐、根白色粗壮,愈伤组织白色、生长正常。与河沙相比,以木糠为木薯组培苗的假植基质较好,成活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NCM -ELISA)和症状诊断法 ,对从日本引进的紫色甘薯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检测。NCM -ELISA检测结果表明 ,从日本引进的紫色甘薯分别感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轻度斑驳花叶病毒 (SPMMV)、甘薯褪绿斑点病毒 (SPCFV)、甘薯潜隐病毒 (SPLV)、C - 6病毒和C - 8病毒。其中 ,SPFMV和SPMMV感染最普遍 ,SPCFV和SPLV次之 ,而C - 6和C - 8感染较少。在供试的 14个日本紫色甘薯品种 (系 )中 ,A4、A5和山川紫等 3个品系 (种 )感染上述全部 6种病毒 ,其余 11个甘薯品系只是感染了其中几种病毒 ;症状观察结果表明 ,感染病毒的紫色甘薯叶片出现明显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褪绿斑驳、畸形、坏死、变色等 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甘薯贮藏期主要营养成分及香味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香、浙薯75、农林54为实验材料,在温度(14.95±1.27)℃、相对湿度(76.68±4.98)%的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20、40、60、90、110 d取样,探究贮藏期内甘薯主要营养成分及香味组分的变化,旨在为甘薯贮藏保鲜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贮藏后3个品种的甘薯干率均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甘薯香味组分个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心香、浙薯75、农林54香味组分含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0、110、20 d。苯甲醛和苯乙醛是3个品种甘薯共有的香味组分,可能是甘薯香味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甘薯茎线虫防治药剂,在大田测试了6个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磷微胶囊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达83.51%,增产率为54.82%,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2.6,可替代高毒农药苯线磷在生产上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主栽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和培养基对抗性出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台湾红皮”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化植株。卡那霉素生根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再生的转化植株假阳性率比较高,要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群体需加大遗传转化工作中转基因植株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灌阳县红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灌阳县种植的红薯品种,2008年引进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皮槟榔、结芋花、藕薯3个品种表现产量适中、商品薯率高、经济效益好、品质优良;红皮槟榔虽然产量偏低,但品质好,商品薯率在参试品种中最高,价格也比其他品种高0.1~0.5元/kg,这4个品种均适宜在灌阳县推广种植。鸡骨香具产量高、结薯集中、大薯比率高的特点,适宜加工果脯、粉丝等,可作为红薯产业深加工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16.
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593+4596-4593
[目的]为了探索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与芝麻(Sesamum indicum)套种的经济效益及甘薯对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两种作物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大田肥力为基础,甘薯选择匍匐型短蔓品种,芝麻选择中高秆、中早熟品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处理水平(纯种芝麻、纯种甘薯、甘薯芝麻套种),以纯种甘薯和纯种芝麻作对照。[结果]甘薯芝麻套种效益均比单种其中一种作物高,较纯种甘薯增收4 971.79元/hm2,增幅达16.8%,较纯种芝麻增收4 192.65元/hm2,增幅达13.8%;甘薯芝麻套种使芝麻株高降低,降幅为9.0%,始蒴高度降低,降幅为10.4%,千粒重增加0.13 g,增幅为4.4%;套种的芝麻茎秆粗壮,综合抗性较强,子粒商品性佳,出油率提高。[结论]芝麻甘薯合理密度套种不仅可以增强芝麻的抗逆性,增加千粒重,提高子粒品质,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μg/mL。探讨了7种药剂对甘薯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 ,对河南省 1 0个主栽甘薯品种进行了脱毒培养 ,经过对脱毒甘薯原原种、原种及良种的三级繁育和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比非脱毒甘薯平均增产 6 1 .8%,商品性状明显改善。此外 ,还对河南省甘薯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 ,明确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和甘薯G病毒 (SPVG)等为河南省甘薯主要病毒 ,并对甘薯茎尖苗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四个马铃薯品种幼茎段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其茎段的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东农303、夏波帝、鄂1 号茎段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01 mg/L;费乌瑞它为MS+6-BA 3.0 mg/L+ NAA 0.1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100%。费乌瑞它和鄂1号不定芽分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 6-BA 2.0 mg/L+NAA 0.2 mg/L;东农303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夏波帝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分别达96.7%.96.7%,83.3%和80.0%。各品种不定芽的诱导生根率均为10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20.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