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头鲂俗称武昌鱼、团头鳊,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属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品种,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为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主要摄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菹草等水草和植物腐屑。团头鲂肉质细嫩,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群众青睐。  相似文献   

2.
正团头鲂也称武昌鱼,体形与黑龙江省产的长春鳊(俗称鳊花)相似,也被称为鳊花,但其生长速度快远快于长春鳊。团头鲂喜欢栖息水体中下层,属草食性鱼类,性情较草鱼温顺,易捕捞。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团头鲂也吃配合颗粒饲料,所以可作为驯化养殖品种。团头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由于近些年来驯化养鲤效益较  相似文献   

3.
名贵优质鱼类养殖技术系列讲座(三)团头鲂涂福命(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团头鲂属鲤科,鳊亚科。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以其质优味美而受世人嗜食,为名贵经济鱼类。一、团头鲂的生物学特性团头鲂,又称“武昌鱼”,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体呈菱形...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1.培(选)育新品种的意义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淡水经济鱼类,除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外的所有省份均有养殖,目前年产量约80×104t。团头鲂现有品种2个:"浦江1号"和"华海1号",主要针对生长、存活率。团头鲂不耐低氧,对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比较敏感,在生产上迫切需要更多优质、高效、耐低氧能力强的良种。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三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道印  喻晓 《淡水渔业》1999,29(7):10-11
团头鲂系我国长江中下游静水性湖泊中特有的野生品种,属鲤形目、鲤科、编亚科的重要经济鱼类。六十年代初经人工驯养并大范围推广养殖,团头鲂成为一大优良的养殖品种。经专家考证,我国仅在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仅有的几个天然湖泊中有团头鲂的种质资源分布,我国对梁子湖和淤泥湖的团头鲂种群有较深入的研究,而鄱阳湖团头鲂在国内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告。为了掌握不同水域团头鲂在我地的人工繁殖规律,为探索出繁殖习性更优越的自然种群,我们于1997年的春繁期间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进行了3个不同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  相似文献   

6.
规范团头鲂人工繁殖使优良性状相对稳定团头鲂,草食性、肉质好,生长速度快,属常规养殖鱼类中的优良品种,倍受广大养殖承包户的喜爱。但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出现了团头鲂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增大,抗病力下降倾向一时间,团头鲂成为养殖户不太愿意放养的品种,其鱼种价格...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鲂属,俗称“鳊鱼”。具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及商品鱼养殖技术的突破,该鱼已发展成为淮安等地优良水产品种。为促进团头鲂养殖业健康发展,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以渔业科技入户为契机,将“团头鲂高效养殖成套技术示范”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技术,向广大示范户推广。现将团头鲂大规格冬片鱼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原产于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中,体形与黑龙江的鳊花鱼相似,属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配合颗粒饲料。团头鲂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适合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过去团头鲂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驯化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团头鲂作为主养品种养殖,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是我国特有的重要草食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工驯养成功的第一种鱼类。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易加工、食用方便等优点,已被作为优良的草食性鱼类在全国普遍推广。然而,团头鲂自然分布狭窄,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梁子湖、淤泥湖以及江西省鄱阳湖3个湖泊等水体,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浦江1号”,属鲤形目、鲤科、鲔亚科、鲂属,拉丁文学名PujiangNo.1Megalobramaamblycephala,是由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种质试验站经过16年的精心选育而获得的一个优良团头鲂品种,2000年经农业部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水产品良种,品种登记号为GS-01-001—2000。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原产于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中,体形与我省产的鳊花鱼相似,属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配合颗粒饲料。团头鲂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过去团头鲂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驯化养鱼技术的应用,团头鲂作为主养品种养殖,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红英 《水产养殖》2009,30(7):26-27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为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团头鲂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回捕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在池塘中主养团头鲂,掌握健康养殖技术,将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属鲤科,鳊鲌亚科,鲂属,是淡水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团头鲂因肉质细嫩、腴美,脂肪丰富,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g,脂肪15.8g,碳水化合物0.9g,热量229千卡,钙155mg,磷195mg,铁2.2mg,而享有盛誉,堪称上等鱼类。且该鱼草食性,疾病少,价值较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团头鲂养殖起步较晚,单产水平和总产量不高,市场供应量较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天津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天祥水产责任有限公司承担了"团头鲂健  相似文献   

14.
正一、品种概况(一)选育背景翘嘴鲌、团头鲂是隶属于鲌亚科鲌属和鲂属的两种重要经济鱼类。翘嘴鲌为中上层鱼类,体型细长,肉食性,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但肌间刺多,饲料蛋白需求高,且性情急躁,不易捕捞,活鱼运输困难。团头鲂为中下层鱼类,食性杂,饲料蛋白需求低,性情温驯,易捕捞和活鱼上市等。翘嘴鲌与团头鲂在外形、食性、抗逆等生物学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开展翘嘴鲌和团头鲂杂交育种,通过两者基因重组,可以改良翘嘴鲌养殖性能,培育出体型特异,养殖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马文辉 《水产养殖》2009,30(6):17-18
甘肃永靖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000m,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鲤鱼为主。近几年来,养殖效益连年下滑,而养殖团头鲂的成本低于鲤鱼,市场需求量大,成为替代鲤鱼的当家品种。而优质大规格团头鲂鱼种,严重短缺,外地调运成活率低,成本高,为了解决鱼种自给,于2007年进行了团头鲂鱼种池塘高密度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淡水养殖品种推广以来,以其抗病力强、生长快、食性杂等优势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一些苗种繁育单位忽视团头鲂的种质保护、亲本选择和提纯复壮等选育工作,致使团头鲂养殖群体出现了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缓慢、性成熟个体变小、品种混杂等不良现象,生长优势明显减弱,严重影响了我国淡水常规鱼类生产发展。团头鲂浦江Ⅰ号是经农业部公布的团头鲂良种。本场自1998年引进该品种以来,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后备亲鱼选育等,为国内水产苗种繁育场提供更新换代的后备亲鱼。在池塘…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苗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7年3月9日至13日分别从湖北鄂州市武昌鱼原种场和公安县淤泥湖渔场两地引进团头鲂亲本各30组,鄱阳湖团头鲂来源于与鄱阳湖水系相通的天然大沙湖种质资源库。将三个不同水域的团头鲂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经短期强化培育进行人工养殖,得到试验用水花鱼苗,将不同水域团头鲂F1代水花至夏花阶段为同水体用水花网片分格培育,夏花冬片阶段分单养和混养两种对比试验方式进行。其结果为:水花至夏花阶段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的成活率依次为7325%、70%、655%;夏花至冬片鱼种阶段各水域团头鲂F1代成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个体增肉倍数与群体增肉倍数依次为鄱阳湖团头鲂〉淤泥湖团头鲂〉梁子湖团头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广团头鲂养殖甚为迅速,该品种已列入国内主要养殖鱼类之列。然而在北方地区由于生长期短,养殖团头鲂很难在二年内达到商品规格,因而影响了团头鲂养殖的推广。为加快团头鲂生长速度,提高上市规格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而加快对团头鲂这一养殖新品种的推广,我们开  相似文献   

20.
<正>滆湖地区有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精养水面约15万亩。每亩一般放养一龄团头鲂鱼种2500尾,鲢鱼80尾、鳙鱼50尾,少量鲫鱼、草鱼苗种,亩产在1500千克左右。养殖全程使用配合饵料,这一养殖模式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在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养殖模式下,主要有以下病害。一、常见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夏花和一龄鱼种,成鱼养殖期间少有发生。夏花培育期间发病快、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