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在细菌中普遍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来影响多个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协调多种细菌病原体的群体反应。该系统存在多种类型,其中LuxS/AI-2型是研究最热的系统之一,luxS作为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参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菌的生长和毒力等多种生命活动,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LuxS蛋白分解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和4,5-二羟基-2,3-戊二酮(4,5-dihydroxy-2,3-pentanedione,DPD),DPD通过自环化形成自诱导分子autoinducer 2(AI-2)。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研究其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利用LuxS/AI-2系统对猪链球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SS的QS系统一般机制以及LuxS/AI-2系统的发现、结构、代谢作用、表达调控等方面对该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细菌群体感应(QS)的概念以及革兰阴性菌的AHL-LuxI/LuxR型QS系统、革兰阳性菌的QS系统、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AI-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信息系统4种QS系统的调节机制。就QS系统在细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生物膜的调控进行初步阐述,以期为乳酸菌的开发利用和致病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细菌QS系统LuxS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细胞间利用可扩散的小分子物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以响应群体密度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协调性行为。在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中同时存在的唯一个QS系统就是涉及自诱导物-2(Autoindueer-2,AI-2)的合成机制。AI-2合成酶LuxS广泛存在于细菌中,说明AI-2是细菌种间交流的语言。然而,LuxS本身也是活性甲基循环(Activated methylcycle,AMC)的固有组分。近几年来,人们对基于LuxS的QS系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发现LuxS的功能更加复杂多样。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细菌(尤其是病原菌)LuxS在QS系统中的功能,尤其在自诱导物-3(AI-3)的合成、Ⅲ型分泌系统的激活以及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交叉通讯(Crosstalk)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了解细菌信息交流的本质,为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菌群耐药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耐药现象尤为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快阐明重要细菌复杂耐药表型的调控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TCS)存在于多种革兰阴性菌中,在细菌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细菌感知环境变化并产生相应调控的主要机制之一。TCS通常由两种蛋白组成,包括感受器蛋白(通常是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通常是转录因子),二者可通过磷酸化介导的协同作用,整合细菌周围的环境信号、调节细菌相关的基因表达及改变细菌的某些生理行为。近年来,探索细菌TCS介导的耐药性应答机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从TCS介导临床重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增进对细菌TCS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临床上药物的科学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luxS基因和pfs基因变异情况,探索信号分子AI-2(Autoinducer-2,AI-2)体外合成的影响因素。本试验应用PCR法扩增了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性大肠杆菌E285的luxS和pfs基因,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构建luxS和pfs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luxS和pET-pfs,经诱导、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LuxS蛋白和Pfs蛋白,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LuxS和Pfs体外合成AI-2分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luxS基因和pfs基因高度保守,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两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利用获得重组蛋白LuxS和Pfs体外催化SAH,获得了AI-2分子,其浓度为200μmol/L,对其活性检测显示为阴性对照DH5α的61倍。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性大肠杆菌E285的LuxS和Pfs蛋白在体外能催化SAH产生高活性的AI-2。为深入研究AI-2对E285的毒力基因表达、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细菌耐药情况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寻找抗生素的代替物,噬菌体内溶酶(endolysin)和穿孔素(holin)受到了关注。其中内溶酶展现了良好的抑菌潜力,与抗生素和噬菌体制剂相比有着一定的优点。而内溶酶的作用特点决定了其在抑制革兰阴性菌时需要穿孔素的协同,因此有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把内溶酶和穿孔素进行重组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在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已有研究表明噬菌体基因参与调控细菌间的通讯系统,内溶酶和穿孔素正是其中重要的调控因素。本文通过对噬菌体与噬菌体制剂的研究进展、内溶酶和穿孔素抗革兰阴性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有关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选取三家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规模禽场,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高致病性禽流感(AI-4、AI-6)和新城疫(N D)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前后三种抗体效价都差异显著(p0.05),其中,AI-6效价在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示范场在项目实施前后,AI-4、AI-6、ND的免疫合格率都有很大提高,AI-4的免疫合格率三个示范场分别提高了6%、10%、3%;AI-6的免疫合格率三个示范场都提高了5%,ND的免疫合格率三个示范场分别提高了5%、8%、4%。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一种基于定点突变的无痕基因敲除技术(Scarless deletion)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中的lux S基因为靶基因,利用-Red重组酶和重叠延伸PCR(SOE-PCR)引入定点突变,以AAA代替lux S基因的起始密码ATG,改变lux S基因编码序列,通过测序验证并采用2型自诱导物(AI-2)试验检测是否有信号分子产生。基因测序结果显示lux S基因的起始密码ATG被引入的AAA代替;AI-2试验未检测到突变基因菌株的AI-2产物,而对照的野生菌株有AI-2产生,表明突变基因失活,方法有效。利用无痕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突变株简单快速,并且不影响被突变基因的另一条DNA单链序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奶牛隐性乳房炎大肠杆菌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培养条件下,AI-2信号分子的产生与lux S和pfs转录水平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哈维弧菌BB170,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性大肠杆菌不同分离株、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培养条件下AI-2的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AI-2产生水平与lux S基因与pfs基因转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285、E80814、W41、E30707和EA701205株均能产生AI-2分子,但产生的AI-2均低于阳性菌BB152; E285在迟缓期、对数前期基本没有AI-2的表达,从对数中期开始AI-2开始大量表达,到对数后期达到顶峰,是阴性对照的12倍,随后下降,到稳定期已下降为阴性对照的3. 6倍。当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Na Cl及乳糖时,AI-2的活性均明显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285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培养条件时,其AI-2活性的高低与lux S基因转录水平一致,但与pfs基因的转录没有明显关系。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均能产生AI-2分子,其AI-2活性与lux S基因转录水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pfs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Na Cl及乳糖可促进AI-2合成。  相似文献   

10.
对3种类型虾池细菌密度及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比较,为凡纳滨对虾病害防控提供参考。环境因子检测、细菌密度测定和细菌鉴定均采用常规方法。结果表明,土池pH和盐度的波动幅度最大,亚硝酸盐含量最高,透明度值最小。3种类型虾池的异养细菌和弧菌密度变化均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变化趋势。异养细菌和弧菌密度平均值,土池分别为0.94×10~4CFU·mL~(-1)和6.2×10~2CFU·mL~(-1);半地膜池为1.20×10~4CFU·mL~(-1)和2.2×10~2CFU·mL~(-1);高位池为1.38×10~4CFU·mL~(-1)和1.1×10~2CFU·mL~(-1)。3种类型虾池中异养细菌和弧菌密度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高位池和半地膜池中,弧菌密度与异养细菌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