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既受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制约,又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而饲草产量和品质又决定于水热量的多寡及其配合的程度。基于这种思路,本文用牧业气候相似理论和区域区划方法,以水分条件为一级指标,热量条件为二级指标,把新疆划分为八个牧业气候区,对每个区的牧业气候特征和牧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重庆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品质与气候资源条件紧密相关。选取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1∶25万DEM资料,分析与甘薯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确定年平均气温、伏旱频率作为关键区划因子,得到甘薯生长的区划指标。通过利用Arc GIS平台对区划因子分别进行空间扩展,制作重庆市甘薯气候生态区划图,可将全市划分出热量丰富伏旱高发、热量丰富多伏旱、温热多伏旱、温热少伏旱、冷凉伏旱偶发以及寒冷不适宜等6个不同生态气候类型的甘薯栽培区,为重庆市甘薯种植优化布局提供客观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宁夏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宁夏各气象站1960年-2005年的气候资料,在运用GIS技术对宁夏气候要素网格推算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北方主要酿酒葡萄产区取样化验资料,将7~8月份水热系数作为一级区划指标,7~9月大于等于10℃积温作为二级区划指标,同时考虑了土壤类型和灌溉条件的影响,采用多边形叠置方法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域进行气候精细区划,得到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空间数据集合。对生成的各种资源空间数据 ,进行多种图形整饰和矢量化处理,制作出250 m空间分辨率的宁夏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和种植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开发优质酿酒葡萄基地的潜力很大,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可分为4个区。酿酒葡萄种植特优区分布在包括贺兰山东麓在内的宁夏灌区周边风沙土区域,面积达1890 km2;优质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平原,贺兰山东麓,清水河流域等,面积约为20580 km2,这一区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热系数小于1.0,生长季降水量小于220 mm,有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区包括中部干旱带的大部分地区和卫宁平原的中卫;宁南阴湿区光热不足,年积温少于2700℃,不宜种植酿酒葡萄。  相似文献   

4.
葡萄区域化是生产优质葡萄与葡萄酒、实现产业性作用.该文讨论了陕西省的气候特点,利用生长季节活动积温和采收前二个月的水热系数为区划指标,对陕西省的酿酒葡萄区域进行了初步划分,分为四个一级区域和十二个亚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紫胶虫物候与气象因子平行观测资料,统计了紫胶虫各龄期生物学下限温度及有效积温。在分析有效积温变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产区气候一级区划的总热量指标。按指标要求,华南产区年均温应提高2.5℃才能与云南同类产区相比。对指标初步验证,与实况吻合;同时提出了产区一级大类区划概况,供今后正式区划参考。  相似文献   

6.
皖南山区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53—2003年实测气象资料,通过与秭归地区脐橙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及脐橙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了皖南山区的水热特点以及近年的变化趋势,评价了当地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与秭归相比,皖南山区的降水、日照条件相似,但热量条件差异较大;皖南山区≥10℃积温偏少影响脐橙品质,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过低是脐橙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皖南山区的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对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但冬季热量条件与脐橙安全越冬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因此,目前脐橙在皖南山区只能利用暖坡地带有限种植,还要注意防范冬季冻害和伏秋旱。  相似文献   

7.
GIS在广西龙眼种植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广西具有发展龙眼的适宜气候条件,却由于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而没有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优化广西龙眼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根据龙眼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筛选出龙眼生长发育的限制性气候要素,确定了龙眼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89个站点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平台上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了小网格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其残差部分进行空间内插;将推算结果和插值结果进行迭加,实现对区划指标小网格栅格数据的订正,使推算的结果更为精确。采用GIS技术对龙眼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该区划按种植龙眼的气候适宜性,将广西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绘制了龙眼优化布局的细网格区划专题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龙眼品种的优化布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早、中、晚熟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并分区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吕梁山南部乡宁县为代表,基于乡宁站1972?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乡宁戎子酒庄有限公司2009?2015年的酿酒葡萄实验观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乡宁地区酿酒葡萄种植的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并通过葡萄生长季的温度、降水、日照、光热系数以及成熟期的水热系数等指标,评价乡宁地区酿酒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宜性,揭示吕梁山南部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气候优势。结果表明:(1)乡宁地区年无霜期平均为202.8d,≥10℃积温平均为3498.0℃·d,最冷月低温均值?4.4℃,极端最低气温?21.6℃,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酿酒葡萄种植。(2)20世纪90年代以前,葡萄生长季积温少,可种植中、早熟酿酒葡萄品种,随着气候变暖,90年代以后,积温大幅增加,满足了种植晚熟酿酒葡萄品种的热量条件。(3)葡萄生长季光、温、水资源及其在关键发育时段的分布特征总体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和优质品质的形成,但4月中旬葡萄萌芽期霜冻概率为22.7%,存在低温灾害风险,夏季无38℃以上高温天气,7、8月个别年份降水偏多,易出现连阴雨天气,对葡萄糖度造成一定影响。(4)相关分析表明,葡萄糖度与葡萄成熟期光、热因子呈正相关,与水分因子呈负相关,成熟期湿度对葡萄糖度影响极显著。葡萄成熟前一个月(9月)平均气温21.9℃,降水量74.4mm,日照时数6.7h,气温日较差为10.6℃,水热系数为1.5,温度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降水少,具有优质酿酒葡萄生长的气候环境。种植试验表明,乡宁县葡萄含糖量达到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标准,具有经济栽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云南省烤烟种植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根据烟草生长发育生态条件,确定烟草种植适宜性气候生态指标和区划原则;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气象、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得到云南省烤烟种植适宜区划数据,为云南省烟草企业进行原料基地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蕊  田原 《南方农业》2022,(7):158-161
选取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气象局2011—2020年日照时间、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逐月观测数据及大蒜生长所需气候条件等资料,对大蒜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兰陵县光照、水分及热量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的生长发育,但在种植期间时常会遭遇部分灾害性天气,对大蒜种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出建立健全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苏永秀  李政  孙涵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252-255,259
根据甘蔗生长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广西甘蔗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a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考虑地形的影响,按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无测站地区气候区划因子的空间分布,并对广西甘蔗的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优化广西甘蔗布局以及趋利避害提高产量和含糖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84—1987年试验资料,对影响上海地区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气候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农业气象指标,依据这些指标对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从而为本市西瓜稳产高产、延长供应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甘肃省纹党种植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纹党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0℃积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干燥度、年日照时数4项气候要素作为甘肃省纹党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对区划指标按照100m×100m的细网格点进行推算。用GIS软件制作完成细网格的甘肃省纹党种植气候区划,划分出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区划结果表明,甘肃省陇南山区的文县、武都、宕昌、舟曲的大部分地区,礼县、西和的部分地区,成县、康县的少部分地区,是纹党种植的最适宜或适宜气候区,是发展纹党生产潜力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井冈山区毛竹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毛竹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井冈山区毛竹进行气候分区,在此基础上叠加由遥感监测的井冈山区毛竹实际分布信息,并就区划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油用牡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引种地气候条件,筛选出影响重庆地区油用牡丹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重庆34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空间分析模型,采用GIS技术划分出油用牡丹种植的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区划结果显示梁平、垫江、石柱、南川、武隆、奉节等地的大部地区为油用牡丹种植的适宜区,次适宜区集中在长江河谷及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最低气温≤0℃的出现频率为热量区划的主要指标,≤-3℃、-5℃的出现频率为辅助指标,把全市划分为微寒害、轻寒害、中寒害、重寒害和严重寒害等五个气候区,同时又以全年雨量、3—5月雨量、9—11月雨量作为水分区划的指标,把全市划分为干燥、湿润和潮湿等三个气候区。然后,把热量区划和水分区划重叠,得出六个不同农业气候区(在第Ⅵ区中又根据海拔高度划分出二个高度层)。最后在分区评述时,又考虑各地年均温、≥10℃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日照、风和农业气象灾害等因素,分析各区发展六大名果生产的农业气候条件和扬长避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油菜适应性强、分布广,几乎全疆各地凡有农业的地区均可栽培。本文分析了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在两者定量关系的基础上,以综合隶属度为主要指标,结合气候生产潜力,衡量各地气候的适宜程度,进行农业气候区划,提出新疆油菜栽培的合理布局方案,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GIS技术在常山县胡柚种植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胡柚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胡柚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和常山县气象站4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区划指标的高层模型,应用GIS技术对常山县胡柚适宜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该区按种植胡柚的适宜性划为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为常山胡柚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与各地为了发展农业的迫切需要,都在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在农业气候分析与区划中怎样运用气候生态的观点与方法,这是本文准备讨论的问题。一、关于农业气候生态农业与气候的密切联系,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区别的基本特性。气候要素中的太阳辐射、热量、水分、CO_2是农业生产的能量与物资的源泉,同时,一定的光照、温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陕南柑桔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南秦巴山区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是柑桔种植北缘地带。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根据陕南秦巴山区近30a的气候资料,采用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4个因子作为陕南柑桔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柑桔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并对各适宜区柑桔生长气候条件优劣进行评述。结果表明,陕南柑桔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海拔7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区,在适宜区内,应根据地形特征,选择冷空气不易堆积的"难进易出型"丘陵坡地栽培,以减少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