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2.
止锚湾海域筏式养殖海湾扇贝防止褶牡蛎附着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玉  刘仲宽 《水产科学》1997,16(6):16-19
本文叙述了笔者在止锚湾海域进行筏式养殖3海湾扇贝防止褶牡附着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预报该海域褶牡蛎繁殖高峰期和附着高峰期,采取在褶牡繁殖高峰前和附着高峰期之后分苗入养成笼,从而降低了海湾扇贝壳体上褶牡蛎的附着量和提高海湾扇贝的商品率;试验与生产相结合,利用试验结果来指导生产,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处理方法在海湾扇贝筏式养殖过程中的可行怀。  相似文献   

3.
孙山 《福建水产》1988,(1):77-77
惠安县“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在福建省科委委托泉州市科委于1988年1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技术鉴定会上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4.
将褶牡蛎的生物特点和养殖褶牡蛎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我省止锚湾浅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比较,并以1992~1994年在该海区进行的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设计了养殖方法,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从而提出了褶牡蛎在止锚湾浅海养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陈良  孙山 《福建水产》1985,(4):99-99
改革褶牡蛎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省水产部门于12月25日至27日在惠安县召开的褶牡蛎养殖现场会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褶牡蛎系福建省养殖的经济贝类,本文扼要介绍浅海抗风浪褶牡蛎养殖技术,其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养殖海区的布局、台架材料与设置、海区采苗、移挂养成及日常管理与收成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县努力加大开发力度,以褶牡蛎为主要养殖品种的浅海开发有了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规模。但由于褶牡蛎的养殖期间直接受台风的影响,给褶牡蛎养殖带来了风险和困难。为此,推广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一方面可以不受台风季节的制约,太平洋牡蛎通常是在十月份的中旬开始稚苗下海区进行中间育成到第二年的五月份产品就可以收成销售。整个牡蛎养殖过程,只需6个月,基本上可以避开我县沿海的台风季节。另一方面,太平洋牡蛎养殖的产量比褶牡蛎的产量要多出一倍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是渔民增产增收的新亮点。本文就近二年的太平洋牡蛎分挂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太♂洋牡蛎与近♀牡蛎、褶♀蛎人工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周茂德  高允田  吴融 《水产学报》1982,6(3):235-242
本文介绍了以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为亲本的多种组合杂交试验。试验共分为:近?×太?,太?×近?,褶?×太?,太?×褶?四个试验组进行;另外还有三种牡蛎的三个自交组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种牡蛎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褶?×长?的受精率较高,而长×近的正反交的受精率均较低。杂交子:代的D型幼虫的大小性状一般表现为母本特征,而且其大小变异范围比亲本自交大。此外,文中对各组合的幼体发育作了比较,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牡蛎是沿海习见且大量生长的一种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我国沿海盛产的牡蛎,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花缘牡蛎、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牡蛎是广东沿海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碍石湾、红海湾、深圳湾、唐家湾、镇海湾和海陵湾等地有大量养殖。  相似文献   

10.
巨蛎属牡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刘必谦 《水产学报》1998,22(3):193-198
用R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定存在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近江牡蛎三种自然种。,它们同属巨蛎属。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互为姊妹种,近江牡蛎与它们互为非姊妹种。有无长牡蛎以及长牡蛎与上述三种牡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是利用聚乙烯绳将牡蛎壳穿结成串,作为附着基质,选择适宜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的养殖台架上进行分苗挂养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而且  相似文献   

12.
李克元 《水产科学》1996,15(2):29-30
褶牡蛎潮间带采苗及养成技术李克元(长海县水产研究所,116500)为开发利用我县沿海滩涂,发展褶牡蛎增养殖,近年来在哈仙岛等渔区进行褶牡蛎自然海区采苗及养成试验,取得了每片采苗板平均苗585个的好效果,达到了生产要求。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采苗海...  相似文献   

13.
褶牡蛎是电白县海养贝类的主要晶种.传统约方法是以石块和瓦片作附着器平播养殖,有效酣苗面积少,场地利用率低,而且场地多在中上海带,牡蛎露空时间长,摄食机会少,生长慢,甚至在夏季易被曝晒死亡.为探索提高养殖褶牡蛎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借鉴水泥棒养近江牡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莱州湾金城海湾扇贝养殖海区防牡蛎附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6 ̄8月,在莱州湾莱州市金城镇海湾扇贝养殖区,研究了牡蛎幼虫对海湾扇贝的附着规律。在养殖海区,离岸1500m以外纵向设立了3个定点站,近岸1500m海区作为一个观察点。结果表明,牡蛎主要为长牡蛎和褶牡蛎,6月下旬水温达到22 ̄23℃时,海水中出现牡蛎幼虫密度最高峰期(950个/m^2),主要为长牡蛎;8月中旬水温降到27 ̄26℃时出现次高峰(370个/m^2),主要为褶牡蛎。水温是监视牡  相似文献   

15.
开发浅海延绳式褶牡蛎平挂养殖,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一、养殖场地的选择浅海褶牡蛎养殖场地应选择内湾、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大潮水水深在5m以上适应海带生长的海区,能打牢固定桩的场地,都可发展吊蛎养殖。  相似文献   

16.
牡蛎镀膜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9,23(2):213-215
牡蛎(Oyster),亦称蚝、蚵等,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牡蛎科(Ostreidae),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自黄海、渤海至南海均产,以福建、广东、台湾为多。牡蛎是优良的海产养殖贝类,种类甚多,共约百余种。在我国牡蛎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O.plicatul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eragigasThumberg)、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及密鳞牡蛎(OstreadenselamosaLischke)等[刘家福等1995]。牡蛎肉称蛎…  相似文献   

17.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杨锐 《水产学报》2000,24(2):130-13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和 0 .195± 0 .0 42。结果表明 ,LZ和QD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LD和TP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 .0 5 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 0 .0 0 99。  相似文献   

18.
牡蛎的微生物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皓文  陈阳 《水产科学》2007,26(9):531-534
牡蛎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养殖史。它是当今世界上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临海国家均有生产,其产量居养殖贝类之首。在我国主要养殖种类有:长牡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O 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密鳞牡蛎(O.denseanellosa)和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等6种。其他国家养殖的品种有:欧洲巨蛎(C.angulata)、商业巨蛎(澳大利亚岩牡蛎C.comm ercialis)、C.gryphoides、C.rhizopho-rae、美洲巨蛎(C.virginica、O.equestris)、叶片牡蛎(…  相似文献   

19.
蚝,学名牡蛎。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种,我国约有20种,主要养殖品种是近江牡蛎、褶牡蛎和长牡蛎3种。因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受到各国重视并大力发展。我国养蚝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已有关于养蚝的记载,明朝郑鸿图著《业蚝考》中,对蚝的撬竹养殖法作过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一读者来信要求本栏提供有关褶牡蛎养殖技术的文章,现在我们将辽宁省长海县水产研究所于治宝同志有关褶牡蛎如何养殖的文章刊登如下,供从事褶牡蛎养殖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