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通过本院1989~1999年收治28例的诊断以及再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经确诊后进行再手术治疗,除1例因手术失机效果差外,余治疗效果满意,优良率为89.3%,有效率为96.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1)诊断错满;(2)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准确;(3)手术方法选择欠妥或欠熟练,复发后及时诊治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关系,为提高治疗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性研究.结果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近期因素有髓核摘除不彻底、椎间盘炎、椎管内血肿形成等;远期因素有神经根粘连、椎间盘再突出、腰椎不稳、医源性椎管狭窄等.结论为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应术前充分准备,注重术中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甚至加重,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判断分析复发的病因是正确治疗的关键[1].本文就37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分析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26例患者施行椎间孔镜腰椎问盘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10d,平均(5.67±0.78)d。对患者腰疼及下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术前(7.58±1.65)分,术后为(1.53±1.25)分,疼痛明显减轻(P0.01)。以患者下肢直腿抬高体征消失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愈后,结果直腿抬高体征消失率89%。改良Macnab标准随访,优256例,良40例,可20例,差10例,优良率90.80%。结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的方法。椎间孔镜术前准备与护理、术中观察与处理、术后适宜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44例,术前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后,均行突出椎间盘摘除及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通过9个月~4年随访,疗效优39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7.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综合分析而定,手术除椎间盘摘除外,应行侧隐窝扩大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10%高渗盐水椎间盘注射联合突出物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均为侧后型突出,突出面为椎间盘层面。在CT引导下穿刺,椎间盘内注入1.0~1.5mL10%高渗盐水,然后对突出物行射频热凝。结果术后4~5个月复诊,优39例,良30例,可7例,差7例,优良率83.1%。随机抽查33例影像学变化:其中16例术后5个月复查腰椎CT示:突出物消失4例,缩小50%以上6例,无明显变化6例。17例术后5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椎间盘高度与术前基本相等。结论10%高渗盐水椎间盘注射配合突出物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以TLIF手术治疗,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通过椎弓根钉撑开间隙,切除患侧上下关节突和椎板,由健康组织进入复发椎间盘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切除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间隙,行软植骨后,45°植入PEEK材料融合器。结果手术平均时间90.2min,术中平均出血236.5mL。术后1例脑脊液漏,经俯卧位2d后愈合,无神经系统损伤、无大出血休克、无感染等并发症。全组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81.3%,术后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我院1989年至1996年7月手术治疗症状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68例,手术优良率97%,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6例,女22例,年龄25~75岁,平均46.5岁。病程4h至25a。腰痛55例,下肢痛51例,下肢麻木60例,间歇性跛行55例。腰椎旁压痛56例,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4例,统趾伸肌力下降33例。1.2病变部位和类型:术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56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21例;单纯椎管狭窄12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5-S119例.L4-528例,L3-42例,L3-56例,L5-S1、L4-5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侧前方椎间盘切除同时加椎间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侧前方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及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4~26个月,疗效优16例,良7例,优良为82.1%。结论:侧前方椎间盘切除同时加椎间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取腰椎牵引、骶管注射、中药口服、理疗等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2.2%。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长期及时的康复指导,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分析PTED的优势,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应用PTED治疗单一节段LDH患者83例,采用国际通用疼痛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分值(ODI)和运用Macnab标准记录末次随访疗效,并如实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83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前患者腰疼VAS得分、下肢疼痛VAS得分、ODI得分分别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运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分标准分级:优41例,良31例,可8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为86.75%。结论PTED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患者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学习时间较长、难度大,长远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和随访。  相似文献   

12.
327例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 32 7例 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是继发性 (97.2 % ) (急性感染占 46.5% ,急性穿孔占 48.6% )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误诊、漏诊。本组患者手术治疗 2 74例 ,治愈 2 53例 (92 .3% ) ,死亡 2 1例 (7.7% ) ;保守治疗 53例 ,治愈 43例 (81 .1 % ) ,死亡 1 0例 (1 8.9%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结论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有就诊延迟 ,临床表现不典型 ,漏诊、误诊率高的特点。术前并存疾病及手术延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正确诊断 ,早期手术 ,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changing the angle of attack and distance between disks on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of a disk tiller is shown. Efficient parameters of adjusting the disk gang that eliminate incomplete cutting of weeds and extreme soil crumbling (pulverizing)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4.
寻找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及防治措施;通过再次手术探查,发现了8种医源性失误。结果;本组需再手术的31例中,28例都找到了引起初次手术失败的医源性失误,在补救之后,每例的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要提高腰椎间治愈率,必须诊断精确,手术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防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方法的改良术式。方法:采用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扩大术)治疗69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53例(对照)。结果:Hassab术组术后近、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和21.5%,明显高于扩大术组的0和5.6%(P<0.0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Hassab术组为18.2%,明显低于扩大术组的40.5%(P<0.05),且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无改变6例均为Hassab术组的患者;术后随访,扩大术组3年生存率比Hassab术组高。本组急症手术死亡率为17.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死亡率的2.3%(P<0.01);肝功能按Child分级C级者手术死亡率为26.3%,明显高于A、B级的2.9%(P<0.01)。扩大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Hassab术的近、远期疗效为优;急症断流术或(和)肝功能C级者手术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7.
为使牛腰椎X线摄影存在的困难得以克服,本文采用人工气腹和直肠暗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气腹拍摄腰椎右侧位片,可清楚显示L_1~L_5的主要解剖结构,X线照片质量达优、良级标准者为92%(23/25),而无气腹对照片解剖结构模糊,不能分辨,X线照片质量优、良级标准者为0,差、劣级为100%(25/25)。用直肠暗合拍摄腰荐部背腹位照片,可清晰显示L_5~S_1的主要解剖结构,X线照片质量达优、良级标准者为89.24%(15/17)。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气腹的方法可克服牛腰椎X线摄影的固有困难,为解决应用普通X线机拍到可供诊断的腰椎X照片提供了现实可能。对气腹的安全性也作了观察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在伤后6 h~10 d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本组全部病例术前、术后及随诊时均摄正侧位X片、CT或MR I扫描检查.结果经X片、CT检查,病椎高度恢复90%以上,伤前的后突畸形Cobb角平均为25.5°(11°~32°),术后纠正至平均4.4°(1°~7°).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