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稻田小龙虾就是在稻田中开挖简易围沟并进行小龙虾种的放样过程,如养殖效果良好就能实现"一稻一虾"和"虾稻连作"。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异常火热,且模式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了某些地区的小龙虾主要养殖方式。在我国贵州省某市,小龙虾养殖就主要围绕"虾稻连作"方式展开,其技术成熟且具有较高的项目生产应用价值,为当地水稻农户又开辟了一条农业经济增收新路线。  相似文献   

2.
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总结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稻田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创新高。小龙虾的养殖主要以稻田养殖为主,典型模式就是稻虾共作。但传统的稻虾共作模式普遍需要开挖一定面积的环沟,减少了部分水稻种植面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改进了一种无需开沟的新型稻虾轮作模式,上半年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小龙虾养殖结束后下半年正常种植一季晚稻。本文主要结合这几年的生产经验,对该模式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浙江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稻虾共生"模式,利用稻田浅水环境既种稻,又养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已在岳阳市云溪区试点示范成功,每667平方米产稻谷50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稻虾共生"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带动强、效益佳的特点,农户运用该模式的热情高涨,目前已辐射到岳阳楼区、华容县、南县  相似文献   

6.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在保证水稻的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稻谷能够以优良的质量取得优良的价格,并将养殖运用于稻田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收入的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就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模式之一。相比较于单纯的水稻种植而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还是稻田养鸭、养鱼这3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所以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种养模式。本文针对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种养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龙虾特征特性及稻田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203-204
介绍了小龙虾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小龙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包括稻田设施建设、放养前期准备、放养、科学种养、日常管理、防病除害、成虾捕捞等,以期为小龙虾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养殖技术,包括养虾稻田环境条件、稻田改造、养殖模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捕捞等方面内容,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当前农业生产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稻虾轮作、共生模式一方面通过小龙虾觅食稻田虫草,使之转化为有机肥,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在该田建立生态沟渠,囤蓄降雨,减少农田排放,控制面源污染,调节田间水肥气热,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另一方面,稻田丰富的食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小龙虾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粗放型、纯生态的养殖保证了小龙虾的质量,这一模式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利用稻田的冬春季空闲期进行淡水小龙虾养殖稻虾连作模式,通过稻田改造、生态设置、人工饲料等生产管理,实现水稻小龙虾双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包括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建设、消毒和培水、苗种投放、水稻栽种、饲养管理、捕捞、水稻收割等方面内容。该技术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已形成体系。为满足市场需求,在北方开发稻虾综合种养,已成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方法及越冬方案,为小龙虾在我国北方稻田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黄鳝,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清除稻田害虫,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健康,且可每667 m~2稻田年产商品小龙虾100 kg和黄鳝25 kg,仅小龙虾和黄鳝每667 m~2稻田的利润可达4 000元以上。现从稻田准备、水稻栽培、苗种投放、水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环节,对稻田虾、鳝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并分析该养殖技术的效益,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小龙虾之乡"是湖北省潜江市的城市名片,潜江市申报的"中国虾稻之乡"近日已通过专家评审。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虾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潜江市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双赢模式,开辟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业态。湖北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87万亩,带动农民平均每亩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虾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华容县发展了稻田养虾模式,农时种稻、闲时养虾,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有效改善了因低湖田、冷浸田水患频发而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也解决了季节性抛荒问题,把低湖田、冷浸田变成了"香馍馍"。华容县有16个乡镇、超过2600公顷稻田养虾,年产小龙虾4800吨、稻谷2.4万吨,产值2亿多元。北景港镇天星洲村共有132公顷低湖田,其中112公顷已发展稻田养虾,2014年全村稻谷产值353万元、小龙虾产值405万元。1.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稻田养虾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虾稻"共生共养,既破解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江苏省灌南县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水稻、小龙虾、螃蟹为研究对象,以水稻单作为对照,对水稻-小龙虾-螃蟹共作轮养模式的示范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小龙虾-螃蟹共作轮养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合计每667 m~2纯收入为3 206.4元,可较水稻单作每667 m~2增收2 053.6元,增幅达178.1%。因此,该模式可在灌南县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龙虾养殖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始进行小龙虾引种和稻田养殖,养殖效果较好。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虾苗投放、饲养管理、适时捕获、越冬等几方面总结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农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值得大力扶持和推广。本文从养小龙虾稻田的选择、养小龙虾稻田的改造、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饲养管理、病害预防等方面阐述了针对和平镇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以供该地区种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稻田小龙虾养殖采用“繁养分离”模式,与同期自繁、自养稻田产出的小龙虾相比,出虾更早、大规格商品虾比例更大、经济效益更高,具体操作如下:一、稻田选择与改造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黏土稻田。生产区域分育苗田和育成田,即1块育苗田(面积15亩),5块育成田(合计面积75亩)。  相似文献   

20.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