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双齿膦配体1,1-双(二苯基膦)乙烷的还原性,通过配体与二价铜盐的还原反应,合成了1个单核,1个双核配合物,利用一系列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稀有金属Rh催化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获得醛或醇的重要均相反应,相比钴,Rh配合的催化效果更好,但是目前对于Rh-双膦体系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具体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在研究了催化剂Rh-双膦配合物的前体及配体BDPX、BISBI、BDNA等生成的基础上,进而研究Rh-双膦配合物对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h-HRh(CO)(PPh3)3-BISBI催化剂体系对直链醛的形成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chiff碱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为寻找理想的抗癌、抑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合成5种5-溴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配体,并分别与铜(II)形成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并分别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红外光谱数据及紫外光谱数据中可以看出,5-Br-Sal与AA完全反应生成了Schiff碱配体,该类配体与铜(II)形成配合物时,C-O中的氧原子以及C=N中的氮原子参与了对铜(II)的配位作用;同Sal-AASchiff碱相比,5-Br-Sal-AASchiff碱E2带、B带、R带均发生了红移,从紫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配合物的吸收峰位置相对于配体而言均发生了蓝移。从抑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种配体中的抑菌圈大小顺序为5-Br-Sal-Gly〉5-Br-Sal-Ala〉5-Br-Sal-Met〉5-Br-Sal-Glu〉5-Br-Sal-Tyr,其中5-Br-Sal-Gly的抑菌圈直径最大。通过比较5-Br-Sal-AA及其与铜(II)形成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可以看出,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结论]氨基酸R基团体积直接影响配体及配合物的抑菌活性,R基团体积越大,抑菌活性越弱。配体与铜(II)形成配合物后其抑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罗勇  魏国清  杨云  张秉君  王萃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50-16652
[目的]以双[3-(4-吡啶)吡唑基]-对二甲苯(bipppx)为配体与锌(Ⅱ)、镉(Ⅱ)、铜(Ⅱ)、钴(Ⅱ)的4种金属盐进行反应合成4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将配体bipppx溶于无水乙醇中,分别加入硝酸锌、乙酸镉、乙酸铜、乙酸钴,加热回流,过滤干燥得目标化合物;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其配位情况;采用纸片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的抑菌性较为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并且以bipppx-Co(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最佳。[结论]bipp-px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为配位化学增添新的内容,良好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农业、医药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吡啶羧酸与铜(Ⅱ)螯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的吡啶-3-羧酸(烟酸)铜(Ⅱ)配合物和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衍射等对其配位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的烟酸铜和吡啶甲酸铜,其配体均通过吡啶氮和羧基氧与铜(Ⅱ)同时配位形成双齿螯合物.烟酸铜具有2个六员螯合环[Cu(Nic)2,Nic-为烟酸根],属单斜长方体晶系;吡啶甲酸铜具有2个五员螯合环[Cu(Pic)2,Pic-为吡啶甲酸根],属三斜长方体晶系.  相似文献   

6.
以N,N′—双(2—氨乙基)草酰胺合铜〔Cu(oxen)〕作为双齿单核断片,合成了两个新的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Cu(oxen)Zn(bpy)2〕(ClO4)2和〔Cu(oxen)Zn(phen)2〕(ClO4)2(bpy和phen分别代表2,2′—联吡啶和1,10—邻菲口罗啉)。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性的测定及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ESR谱的研究,确证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分子中草酰胺桥的存在。测试了这些配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了各配合物的ESR,并对其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丁香酸金属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丁香酸金属铜配合物,比较丁香酸及其配合物的抗内毒素活性。[方法]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了丁香酸(H2SA)与铜(Cu2+)的金属配合物,并通过紫外(UV)、红外(IR)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鲎试验法定量测定并比较二者对内毒素的破坏率。[结果]丁香酸金属铜配合物的组成为(C9H8O5)Cu·H2O。1.25mg/ml丁香酸水溶液对内毒素的破坏率为83.03%,而同浓度的丁香酸铜配合物水溶液的破坏率为86.60%。[结论]铜离子同时与丁香酸中羧基和羟基的氧原子配位,形成1∶1型的配合物,其抗内毒素活性较配体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型双核锰(Ⅲ)的配合物Mn2(HL)4OAcH2O,其中HL-为二齿配体水杨醛缩氨脲.运用元素分析、化合价测定、电导率、磁化率、热重分析、IR、Uv-Vis、ESR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八齿配体N,N,N′,N″,N″-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三胺及其含镍双核配合物[Ni2(DTPB)(ClO4)2]*(ClO4)2*3CH3CH2OH.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安研究,推测配合物中每个镍离子(Ⅱ)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或许可作为脲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八齿配体N,N,N′,N″-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三胺及其含双核配合物[Ni2(DTPB)(ClO4)2].(ClO4)2,3CH3CH2OH.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安研究,推测配合物中每个镍离子(Ⅱ)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该配合物或许可作为脲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5个单核的配合物[Ni(L1)3](ClO4)2(1),[Ni(L2)2](ClO4)2(2),[Ni(L3)2](Cl)2·H2O(3),[Ni(L4)](ClO4)2(4)and[Ni(L5)](ClO4)2(5)通过镍与相应的胺类配体在NaClO4的甲醇溶剂中用水和法得到。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经通过x单晶衍射仪测得,L1、L5与镍(Ⅱ)的配合物是以镍(Ⅱ)为中心与六个氮原子的协调原位配位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双齿配体是L1,L2和L3三齿配体,而L4和L5是六齿配体。这些配体的配位基的数量大约是六个,这表明,一般的镍与希夫碱配体协调配位时,更偏向直接的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对称的六齿(N6型)双核配体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乙二胺(EDTB)及两种含锰(Ⅱ)双核配合物:[Mn2EDTB(CH3COO)2](CH3COO)(ClO4)·2CH3CH2OH·4H2O(Ⅰ),[Mn2EDTB(CH3COO)2](CH3COO)(NO3)·4CH3CH2OH(Ⅱ),并对配体EDTB,配合物(Ⅰ),(Ⅱ)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一可见光  相似文献   

13.
杨莉宁  姚琳  余丽丽  杨黎燕  尤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17-13719
[目的]研究4-硝基咪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初步研究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元素分析、IR、UV及摩尔电导率等数据表明4,4'-二硝基-2,2'-联咪唑与铜发生了配位;配体及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两者对DNA黏度也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Cu[(NO2)2biim]2SO4.2H2O,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别为非经典插入式和部分插入式。  相似文献   

14.
以吲哚-3-乙酸为配体,合成了稀土镨和铕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G)、紫外光谱(UV)和荧光光谱(FS)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推测配合物的通式为RE(L)3·2H2O;通过对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稀土镨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优于稀土铕配合物,配体L与pr3+间能级差较匹配,分子内传能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和表征了3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pn)Ni(L)2](ClO4)2。oxpn代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为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1,10-邻菲啉(Phen)和5-硝基-1,10-邻菲啉(NO2-Phen)。测定了配合物[Cu(oxpn)Ni(Me2bpy)2](ClO4)2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98.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测试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邻菲咯啉-氨基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3种邻菲咯啉(Phen) 氨基酸铜(Ⅱ)的配合物:[Cu(Phen)(L val)]·ClO4·H2O、[Cu(Phen)(L ala)]·ClO4·0 5H2O和[Cu(Phen)(L arg)]·2ClO4·0 5H2O(L val:缬氨酸;L ala:丙氨酸:L arg:精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邻菲咯啉作为双齿配体参与配位,3种氨基酸皆以α-氨基N和羧基O与中心Cu2+配位.  相似文献   

17.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苯丙氨酸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M(M=Mn2+、Co2+、Ni2+、Cu2+、Z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测定了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为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KHL·H2O(L=C17H14O3NCl2-);合成的5种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类型,组成为[ML(H2O)]·nH2O,配体L中的亚胺基氮、酚基氧、羧基氧均与中心金属离子M配位,另有1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试验显示,5种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较相应Schiff碱配体的明显增强,其中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且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其中铜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能力,其对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和12.5 μg·mL-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含三齿席夫碱配体锇(Ⅵ)的氮合物mer-[OsⅥ(L1) (N) (C1) (H2O)]和不同比例的CN-在乙腈中反应,分别得到了fac-(PPh4)[OsⅥ(N) (L1) (CN)2]和fac-(PPh4)2[OsⅥ (N)(L2) (CN)2]两个配合物.当相同的反应在水中进行时,发现配合物mer-[OsⅥ(L1) (N) (C1)(H2O)]易于分解,并分离出产率较低的锇(Ⅵ)的氮合物(PPh4)2[Os(L3) (CN)4].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配合物ac (PPh4) [OsⅥ(N) (L1) (CN)2]、fac(PPh4)2[OsⅥ(N)(L2)(CN)2和(PPh4)2[Os(L3) (CN)4]的晶体结构.配合物ac-(PPh4) [OsⅥ(N)(L1)(CN)2]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通过对堆积图的观察发现,碳与苯环质心的距离为3.508A,说明存在边界-面的π—π堆积作用.配合物ac-(PPh4)2 [OsⅥ(N) (L2) (CN)2]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两个芳香环形成的二面夹角为99.3°,这与配合物ac (PPh4) [OsⅥ (N) (L1) (CN)2]中的二面夹角相比要大一点.配合物(PPh4)2[Os (L3)(CN)4]结晶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金属锇中心也是由一个双齿配体L3和四个CN配体构成的6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配合物mer-[OsⅥ(L1) (N) (Cl) (H2O)]、fac-(PPh4)[OsⅥ (N)(L1)(CN)2]和fac-(PPh4)2[OsⅥ (N) (L2) (CN)2]均通过IR,UV/Ⅵs,CV,ESI/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充分的表征,结果表明,含三齿席夫碱配体锇(Ⅵ)的氮合物与CN的反应主要发生在配体的C=N官能团上,这可能是含三齿席夫碱配体锇(Ⅵ)的氮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苯丙氨酸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M(M=Mn2+、Co2+、Ni2+、Cu2+、Z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测定了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为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KHL.H2O(L=C17H14O3NCl2-);合成的5种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类型,组成为[ML(H2O)].nH2O,配体L中的亚胺基氮、酚基氧、羧基氧均与中心金属离子M配位,另有1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试验显示,5种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较相应Schiff碱配体的明显增强,其中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且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其中铜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能力,其对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和12.5μg.mL-1.  相似文献   

20.
首次合成了三种单核锰配合物MnL21PhCOO-,MnL22PhCOOH,MnL22HAc.其中配体HL1,H2L2分别为三齿配体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和水杨叉邻氨基酚;Ph为苯基.运用元素分析、化合价测定、电导率和磁化率测定、热重分析、IR、Uv-Vis、ESR等方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