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美系杜洛克在生长期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新美系杜洛克在生长期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从而探索其适宜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①在该试验条件下,能量水平对该阶段杜洛克的料重比有显著的影响(P0.05);蛋白水平对其生产性能均未达到显著影响(P0.05);钙、磷水平对生长期新美系杜洛克日采食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②能量水平对生长期新美系杜洛克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显著影响(P0.05),总能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递增。蛋白水平对其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显著影响(P0.05)。钙、磷水平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极显著影响(P0.01)。这表明,在生长阶段新美系杜洛克适宜的消化能为15.1MJ/kg,粗蛋白为18.65%,钙为1.5%和磷为0.7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对育肥期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70~90 kg新美系杜洛克日粮中这4种养分的适宜含量。试验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日龄基本相近的体重为(65±2)kg健康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36头,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粗蛋白质和钙水平对生长性能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磷水平对日采食量的影响显著(P0.05);②随着能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能量、蛋白质的血清代谢产物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钙、磷水平升高,血清钙、磷的含量升高,不同磷水平对血清磷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新美系杜洛克在育肥期适宜的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4.2 MJ/kg、18.6%、1.25%和0.73%。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体重为(40±1)kg的健康新美系长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新美系长白猪育肥阶段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能量、蛋白、钙、磷对末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②钙水平对猪的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对背膘P2点、肌肉厚度有显著的影响(P<0.05),粗蛋白对背膘P1点有显著影响(P<0.05),磷对猪肌肉厚度、背膘P2点和瘦肉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40~70kg阶段生产性能方面美系长白猪适宜的营养水平为:13.81MJ/kg能量、18.00%粗蛋白、1.70%钙和0.75%磷。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的生产性能,确定日粮中能量、粗蛋白、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年龄基本相近、体重为(40±1)kg的健康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36头,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其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能量、粗蛋白、钙水平对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磷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②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代谢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能量、粗蛋白、钙水平对钙、磷、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磷水平对钙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水平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③能量、粗蛋白、磷水平对瘦肉率有显著影响(P0.05),钙水平对瘦肉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的适宜营养水平为能量14.64MJ/kg、蛋白质20%、钙1.3%、磷0.75%。  相似文献   

5.
新美系长白猪育肥期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质量为(40±1)kg的36头健康新美系长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新美系长白猪育肥阶段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能量和磷水平对对末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对日增质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不同粗蛋白和钙水平对末质量和日增质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2)能量对血清T-Cho和GLU有显著影响,粗蛋白对血清TP和Glo有显著影响,钙水平对血清钙有极显著影响,磷对血清磷有显著影响;3)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血清ALT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蛋白、钙和磷水平对血清AST有显著影响;不同磷水平对血清ASK有极显著影响。在40~70kg阶段新美系长白猪适宜的营养水平为,13.81MJ/kg能量、18%粗蛋白、1.7%钙和0.75%磷。  相似文献   

6.
选用纯种野公猪与杜洛克母猪的杂交后代含50%野猪血缘的42日龄杂交野猪36头,随机分成9组,试验为双因子3水平(3×3)析因安排分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因子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磷水平与钙磷比例对各处理组的平均日耗料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钙磷比例水平下对血清钙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日粮磷和钙磷比例互作效应对血清钙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日粮钙磷比例对血清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日粮磷和钙磷比例互作效应对血清磷影响显著(P<0.05);0.4%的日粮磷水平与0.6%的磷水平对血清AKP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磷水平日粮对育雏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太行鸡雏鸡日粮适宜钙磷需要量。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日粮钙水平分别设定为1.23%、1.00%和0.77%,磷水平分别为0.68%、0.62%和0.55%。1日龄健康太行鸡雏鸡72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分别测定试验鸡期末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日粮磷水平增加时,试验组雏鸡表现为期末体重和日增重逐渐增加,高磷组期末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低磷组增加了8.84%和9.54%,料重比则降低了10.56%,采食量没有明显差异;日粮钙水平对试验鸡采食量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随日粮钙水平升高太行鸡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趋向,高钙组(1.23%)雏鸡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较低钙组降低了8.68%和15.25%,期末体重和日增重则差异不显著;日粮磷和钙水平对育雏期太行鸡的采食量和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日粮磷水平对太行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明显,高磷组太行鸡血磷含量分别比中、低磷组升高了17.94%和7.96%;日粮钙水平对太行鸡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中钙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都显著高于高钙组(P0.05),分别高出12.46%和11.49%;日粮磷和钙水平对育雏期太行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中磷中钙组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综上,育雏期太行鸡日粮适宜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23%和0.680%。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10头体重(230 kg)相近,24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公牛),进行了蜂胶Penanc-T复合剂对延边黄牛育肥效果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17 d的育肥,试验组全期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140.60 kg和1.20 k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牛体长、胸围和胸宽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血清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无机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李宗付  陈代文  余冰 《饲料工业》2006,27(24):24-27
试验选用324只1日龄AA肉鸡(公鸡),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在不同能量水平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能量水平(12.33、12.13、12.03MJ/kg)和2个酶水平(0、500FTU/kg),共计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期42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植酸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了肉鸡日增重、采食量,改善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钙、磷的利用率,但对能量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降低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肉鸡对干物质、能量、钙的利用率(P<0.01),显著降低了其对磷的利用率(P<0.05),但对生产性能和粗蛋白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和能量对肉鸡饲料利用率、干物质和钙的利用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处理2组能量水平条件下添加植酸酶在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上改善幅度最大,表明植酸酶在适宜降低能量水平的饲粮中的作用效果更好。试验中,以能量水平为12.13MJ/kg的肉公鸡饲粮中添加500FTU/kg植酸酶(处理5组)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对大别山黄牛的育肥效果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头,试验期30 d。对照组模拟山区农户饲养方式,只饲喂稻草;试验组饲喂全混合日粮。测定2组牛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15 d、30 d时,试验组牛血清中的总蛋白(TP)、球蛋白(GLOB)、总胆固醇(CHL)和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的尿素氮(UN)水平高于试验组(P<0.05),且对照组发病率高。试验证实:采取集中育肥补充精料的饲养模式能显著提高育肥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并促进育肥牛生长,育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饲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的良凤花鸡6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A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B、C、D组的饲粮为分别以300、500、700 U/kg的植酸酶取代基础饲粮中的30%、50%、70%的磷酸氢钙。结果表明:0~4周龄,与对照组相比,C和D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极显著提高6.29%(P<0.01)和8.27%(P<0.01);平均料重比(F/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8周龄,与对照组相比,B、C和D组的ADG分别有所提高,F/G有所下降,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C、D组鸡血清钙、磷、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含量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植酸酶的添加而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替代饲粮不同比例的磷酸氢钙,肉鸡饲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能量的表观代谢率虽然比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磷的表观吸收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5.39%~32.48%(P<0.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30 ~60kg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胫骨性能的影响,探讨饲粮中磷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30头体重( 32.12±0.49) kg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38%(对照组)、0.43%、0.48%、0.53%、0.58%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3%磷水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2)各试验组血清磷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53%磷水平组血清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胫骨长度及胫骨钙、磷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当饲粮磷水平为0.53%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但差异不显著(P>0.05);0.53%磷水平组胫骨脱脂烘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30 ~ 60 kg生长猪饲粮磷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3%.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红树内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公鸡10只,母鸡5只).试鸡分别饲喂4种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5%和0.45%红树内生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kg、产奶量(2.20±0.07)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1),0.26%组与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1)。3)饲粮磷水平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乳磷含量、乳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胫骨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30~60kg生长猪的适宜钙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0头初重(34.2±2.1)kg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l头猪.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45%(对照组)、0.50%、0.55%、0.60%和0.65%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预试期5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0.55%、0.60%钙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0%、0.55%钙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钙水平对试验猪的胫骨长度、胫骨鲜重、胫骨相对重量影响不显著(P>0.05).0.55%、0.60%、0.65%钙水平组脱脂胫骨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5%和0.60%钙水平组胫骨灰分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5%、0.60%、0.65%钙水平组胫骨灰分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饲粮钙水平对血清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0.45%、0.50%和0.65%钙水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55%和0.60%钙水平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钙水平为0.55%时,30~60kg生长猪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饲粮钙水平为0.60%时,30~60kg生长猪获得较好的胫骨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不同日粮结构和能量水平对后备期特种野母猪饲料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2(日粮结构)×4(能量水平)因子设计,选用后备特种野母猪32头随机分为8组",玉米-豆粕"型和"40%的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各设4个能量水平。结果表明:①养分表观消化率:不同日粮结构对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能量水平对试验猪只总能、粗蛋白、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显著(P<0.05),对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②生化指标:不同日粮结构对各生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不同能量水平对血清TP、血清Alb、血清Glo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结论:后备期特种野母猪最适宜的日粮结构为"40%的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消化能为13.00 MJ/k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小肠蛋白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20±30)g的断奶仔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5%、16.0%、17.5%、19.0%、20.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食入氮、沉积氮和可消化氮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粪氮、尿氮、氮表观消化率、氮生物利用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以及白球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小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并能降低料重比,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但对小肠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不大。以料重比、沉积氮为衡量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出生长獭兔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1%和1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