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蜇Rhopilema eseulenta(Kishinouye)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海蜇是我国沿海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食用海蜇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海蜇作为山东省大宗出口海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海蜇和沙蜇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蜇和沙蜇是同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大型食用水母 ,分为伞部和口腕部两部分。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蜇和沙蜇资源 ,本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其各部位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海蜇和沙蜇中均含有 18种氨基酸 ,其中必需氨基酸 7种 ,含量分别占海蜇口腕部、海蜇伞部、沙蜇口腕部、沙蜇伞部中氨基酸总量的 2 6 .6 2 %、2 6 .6 6 %、31.0 4 %、36 .2 0 %。  相似文献   

3.
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  相似文献   

4.
海蜇Rhopilema eseulenta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十年来海蜇作为大宗出口海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增养殖海蜇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已受到了我国沿海渔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户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海蜇的营养很丰富,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江苏沿海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海蜇养殖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大水面养殖方面较为成功,其效益也较为稳定,但在池塘养殖方面问题较多,其效益也是极不稳定,为促进海蜇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调研和试验中的一些技术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6.
张安国 《中国水产》2012,(12):67-68
海蜇是一种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从北部的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水域都有海蜇分布.海蜇的营养十分丰富,还含有很多铁、钙、磷和大量维生素.海蜇通常加工成海蜇皮和海蜇头,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食品.海蜇养殖业具有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在辽宁丹东、锦州等沿海地区海蜇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成功率高,经济效益好.2008年~2010年,笔者与丹东海蜇养殖户一起在锦州大有农场利用改造的虾池进行海蜇养殖,养殖效果较好,现将相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类海洋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海蜇自然资源的衰竭.发展海蜇人工养殖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利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可食部分主要为中胶质。据报道,水母受伤后中胶质有阻止伤口扩散作用和促进新上皮形成的功能。海蜇作为保健食品,还具  相似文献   

9.
1992-1994年在浙江南部近岸水域进行了海蜇人工放流增殖,为分析放流后海蜇在海区中的繁殖情况,分别取浙南海区下关,炎亭,南麂及炎亭外水深10米处等四个地点自然海水进行海蜇和孵化率试验孵化率分别为4.32%,5.73%,13.13%,8.78%,并结合海水重金属含量及放流后海蜇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说明海蜇能在自然海区形成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10.
海蜇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极高。营养成分独特之处在于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含量丰富。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量大,滥采酷捕现象严重,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了满足海蜇养殖的需求,人工育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台山县上川公社社员梁济林,络波丰等大胆创造,以穷办法利用山竹叶、咸酸叶、水母叶等十多种野生植物代替明矾加工海蜇,成品经鉴定效果良好:1.质量高,同用明矾加工海蜇一样鲜明;2.速度快,比用明矾加工海蜇提早四天制成产品;3.出成品率高,每100斤海蜇制成品10~12斤,最低8斤,比明矾加工海蜇多4斤;4.成本低,减少甩矾和盐,制成每100斤海蜇成本10.34元,比用明矾加工23元可节约  相似文献   

12.
增氧与投饵对海蜇足囊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久置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螅状体足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状况进行了为期1个星期的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海蜇进行横裂生殖苗种生产后的附着基,弃置3个月后其上的足囊仍然具有萌发能力.这些足囊在投饵并充气增氧、仅充气增氧不投饵、仅投饵不充气增氧3种情况下的萌发率分别为69.08%、48.83%、34.90%,充气增氧情况下的足囊萌发率显著高于不充气增氧的情况(P<0.01),投饵情况下的足囊萌发率高于不投饵的情况.结果说明,足囊作为海蜇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策略,其萌发与否在海蜇足囊繁殖过程中更为重要.在溶解氧含量并不成为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充气增氧所带来的涡旋水流刺激是促进海蜇足囊萌发更主要的因素,可能和所投喂饵料的体外分泌物一样成为食物丰歉程度的一种信号,进而促进或诱发海蜇足囊的萌发.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海蜇足囊前发率的有效手段,为提高海蜇苗种培育效率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较高,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利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海蜇营养成份的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2002年,笔者在福建省平潭县北唐乡进行海蜇池塘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面积5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最好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调控水体盐度,池水水深在1.5m~2.0m为宜,且应在岸边水深0.5m处设置围网,以防海蜇抢滩死亡。二、清塘消毒养虾池清除淤泥,用30ppm~50ppm的漂白粉或100kg/亩~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三、注水池塘进水应在放苗前10天结束,进、排水口应设置40…  相似文献   

14.
海蜇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海蜇属有4种:海蜇(Rhop Hemaesculenta Kishinouye),黄斑海蜇(R.hispldum Vanboffen),棒状海蜇僻.rhopalophomm Haeckel)和疣突海蜇(R.verrilliFewkes)。前3种常见于中国,其中海蜇和黄斑海蜇为我国重要的食用水母。  相似文献   

15.
在相邻两个池塘设置固定采样点,分别作为实验点(海蜇养殖区)和对照点(非养殖区),并于5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即放养海蜇前期、海蜇养殖期间以及海蜇采收后,采集沉降物和底泥样品,分别测定沉降物中的氨氮、叶绿素a、总有机物TOM以及沉降物的沉降速率SR和底泥中的氨氮、硝氮、叶绿素a以及总有机物TOM含量的月份变化情况,探讨海蜇养殖对池塘沉降物和底泥中营养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对照点底泥中叶绿素a外,实验点和对照点沉降物和底泥中各项营养盐指标在不同月份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月份实验开始前,实验点和对照点的各项营养盐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月份(海蜇养殖高峰期),沉降物和底泥中各项营养盐指标变化较大。由于海蜇的生理代谢和生物扰动作用,实验点沉降物的NH_4~+-N含量及沉降速率SR均显著高于对照点的(P<0.05),而沉降物的Chla、TOM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点的(P<0.05)。同时,实验点底泥中NH_4~+-N、NO_3~--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点的(P<0.05),而底泥中Chla、TOM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点的(P<0.05)。9月份,由于海蜇的收获,实验点和对照点沉降物中的NH_4~+-N、Chla含量及沉降物的S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点底泥中的TO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点的(P<0.05),可能与海蜇收获后水体及底泥中有机物残留量较高有关,然而底泥中其余各项营养盐指标在实验点和对照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海蜇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食用水母,属肠腔动物,分布广,广东沿海各海区都有,每年的生产汛期在夏秋高温季节。海蜇外形似伞,伞体部俗称“海蜇皮”,口腕部俗称“海蜇头”。海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碘及无机矿物质,其中以钙、铁含量尤为突出;海蜇可入药,对治疗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甲状腺肿大、产妇血崩、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在我国,海蜇主要是出口,近年有所减少;国内市场主要是鲜食,而且大都没有达到三矾,损耗太大。本试验对海蜇皮进行调味加工,制成营养丰富、爽脆可口、风味独特的软包装即食海产品,旨在为海蜇的加工利…  相似文献   

17.
鲁男  魏金 《河北渔业》2003,(2):30-31
海蜇(Rhopilema)是我国沿海分布数量较多的根口类大型食用水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含水65 % ,蛋白质1 2 .1 3% ,脂肪0 .1 % ,糖类4% ,灰份1 .87% ,钙0 .1 8%及磷、铁、碘等) ,其营养价值很高,且味道鲜美,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海蜇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及甲状腺肿等症,海蜇经加工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加剧和捕捞过度等原因,自然海域海蜇资源越来越少,价格急剧飙升,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价格都很高,2 0 0 2年国际市场海蜇皮80 0 0美元/t。因此…  相似文献   

18.
海蜇的加工     
一、概述海蜇,又名水母。其种类很多,我国常见的有海蜇、面蜇、沙蜇和黄斑海蜇等。生产旺季在7~9月。海蜇经腌制加工后,伞体部分叫海蜇皮,口腕部分叫海蜇头,是比较名贵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海蜇作为食品,不但有其独特风味,而且富有营养价值,其蛋白质、糖的含量较为丰富,也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海蜇所含的无机盐类很高。但是,由于海蜇生产季节正值夏秋高温,加工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就会引起变质腐烂。因此,在生产加工和成品保藏时,为防止变质、霉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段淑贤  葛日东 《海洋渔业》1991,13(6):261-266
<正> 我国每年出口2000~3000海蜇,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居首位.辽东湾北部是我国出口海蜇的重点产地之一,1984、1985年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沿海海蜇产量最高的海域.海蜇是低等腔肠动物,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低,资源量极不稳定,有时甚至相差几十倍.比如1985年产量是26650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