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使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稳定、工作可靠,详细论述了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器V带及HST驱动皮带张紧度的检修与调整。  相似文献   

2.
底盘是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多数都采用皮带无级变速器驱动,皮带极易打滑,甚至断裂,故障率很高。全液压驱动底盘传动稳定,能解决此问题,但是应用还比较少。针对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提出全液压驱动底盘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选取了液压泵和马达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稻麦两用联合收割机静液压驱动底盘研制正式立项,国产联合收割机稳定性差、故障率较高、收割高产和倒伏作物时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得到解决。据介绍,我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在作业中有三分之一的故障来自行走底盘。因为我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均采用机械传动底盘,而国外发达国家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普遍采用静液压驱动底盘。采用这项技术可以省掉机械无级变速皮带和变速箱,避免皮带损坏及变速箱发生的故障。由于静液压驱动的特性,可以在满负荷条件下正常作业,非常适合收获高产、倒伏作物,同时可以使发动机能耗下降 20%。静液压驱动底盘操作舒适,可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转弯半径小,有效工作时间长,尤其是在移动过程中可用最大行驶速度而没有损坏皮带之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底盘对其他农机产品如割草机、推土机以及行走机械如装载机、叉车、挖掘机等的升级换代具有关键作用。这一项目总投资为 6230万元,国家经贸委将为该项目提供 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其余由该项目负责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天津液压机械集团公司、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共同承担。该项目预计于 2002年 8月前完成。中国农机院将拥有此项技术的知识产权,其他三个厂家将获得无偿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液压无级底盘在梳穗式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天茂 《福建农机》2009,(4):29-30,37
针对传统变速箱档位有限,无法实现无极转速变化以适应联合收割机随时调速作业要求的问题,介绍了整体式液压传动装置(HS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配4LS-145梳穗式联合收割机为例,根据该机器的作业要求.针对HST在底盘中的应用,对无级底盘的结构和速度参数进行了分析。田间实验和实际测试表明,液压无级底盘能提高联合收割机的收获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外联合收割机控制的研究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μC/OS-Ⅱ的联合收割机车速调控系统。该系统接收滚筒转速和车速信号,经过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和ARM嵌入式内核处理后输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驱动信号,并由步进电动机驱动液压无级变速器,调节行走速度,使联合收割机快速稳定地运行,达到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双高的目标。田间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E512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器的动盘在导套上,是采用三个衬套与导向销定位的,使其与定盘同步转动,三个衬套与动盘为过盈配合,导向销与衬套为间隙配合。当操纵无级变速手柄时,动盘在两个柱塞式油缸的作用下外移,使无级变速器皮带盘直径增大,通过皮带拉力,迫使离合器皮带轮动盘压缩弹簧外移,使直径  相似文献   

7.
行走离合器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佳木斯产联合收割机行走离合器为单片常压干式离合器。它安装在变速箱1轴外端处,与增扭无级变速器一起,通过液压主动带轮,经2700行走传动胶带联接,组成了联合收割机的无级变速系统。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作业过程中,不断受到地面不同...  相似文献   

8.
对双变速轮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主从动轮的尺寸进行了计算,对皮带设计和型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对此类产品的技术设计人员在设计研究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要求,提出了其试验台设计方案,确定了试验台驱动装置及加载装置,设计了试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以东方红1302R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为被试对象,完成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无级调速特性试验和自动调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运转平稳,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马-1065型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功率为81kW,在湖北沙洋农场有40余台,自1990年引进金马-1065型联合收割机以来,先后对有关部件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1.机械式无级变速滚筒皮带轮的改装。①皮带易磨损的原因。初使用时,收割两季未完,滚筒皮带便损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大蒜种植特点,在已有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合于中国大蒜主产区收获作业的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整机侧向配置,采用450型半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底盘,并配有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作业组件包括分禾装置、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清土装置、对齐切秧装置和集果系统等。该机采用挖拔组合式工作原理,保证了大蒜收获中挖掘效果,提高了整机的作业质量和稳定性。通过田间检测表明:果实损失率不大于1.8%,破损率不大于2.1%,含土率不大于12.8%,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一种机械式差动转向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履带行走底盘。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驱动轮转速、履带行走功率、齿轮、箱体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确定合理的结构参数、工作参数以及性能指标。该底盘通过配套水稻收割机试验表明:实现原点转向,回弯半径仅为5.825 m,水田行走不壅泥,通过性好,适用于水田泥脚深度大于200 mm的地块。   相似文献   

13.
有效合理地存放、保养联合收割机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存放注意事项是每个联合收割机用户都应该了解的,重点包括存放地点的选择,整机、发动机、底盘、割台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跨式油茶果收获机在丘陵山地作业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且要求行走平稳。本文基于机液联合仿真技术对跨式油茶果收获机底盘行走液压系统进行设计,以达到动力匹配及行走性能较优的目的。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了跨式收获机履带底盘虚拟样机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构建了B级路面谱,仿真分析了跨式履带底盘直线行驶和差速转向的动力学特性。通过AMESim与RecurDyn软件对收获机行走系统进行机液联合仿真,研究底盘在直线行驶与差速转向工况时行走马达液压特性。研制了全液压驱动的跨式油茶果收获机,进行了地面直线行驶与差速转向测试,结果表明: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为1.7%;直线行驶时,行走马达流量稳定在23 L/min,压力稳定在1.5 MPa;差速转向时,行走马达流量稳定在22 L/min,压力在2~12 MPa范围内波动,验证了跨式履带底盘行走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洪曼  王志  田甜  刘学文 《农业工程》2021,11(3):29-33
摩擦传动主要是指靠带与轮、轮与轮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动力传递的机械传动方式,摩擦传动在行走机械中所实现的功能尤具特色。针对应用于自动挡轿车、联合收割机、飞机牵引车和公铁两用车的摩擦传动实例,说明了摩擦传动在行走驱动环节的作用与实现方式,揭示了带轮摩擦实现连续变比传动及无级变速装置的结构形式,同时阐述了轮轮摩擦在行走驱动中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效率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效率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效率分析模型,获得了传动效率随传动速比、传递扭矩和输入转速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为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变速器产品的开发打下基础。分析结果显示:该无级变速传动方式较目前广泛采用的纯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和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具有更好的效率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可靠性影响因素复杂,考核指标、评估方法多及难以开展定量化评估的问题,将谷物联合收获机可靠性评估试验中得到的多个指标,结合可能影响谷物联合收获机可靠性的人为和环境因素,采用模糊理论,对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客观地评价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可靠性提供依据。基于样本等级区间抽样和可拓理论的模糊理论可靠性评价方法,构建了联合收获机底盘可靠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谷物联合收获机可靠性评价问题,特别在进行可靠性对比时,模糊综合评价将可以解决多个单因素指标所无法解决的综合指标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短缺、履带底盘通过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包括底盘行走装置、多级输送分离装置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开展了底盘通过性和机器收获性能理论分析。首先,对收获机底盘坡地行驶、越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底盘通过性的临界参数;其次,对收获过程中马铃薯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工作部件的相关参数。与此同时,运用RecurDyn仿真软件对整机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适用于丘陵山区横向与纵向坡地及跨越壕沟与直壁的相关运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纵向坡地行驶的最大爬坡角度为28°、横向坡地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20°、整机跨越垂直障碍的最大高度为150 mm、最大跨越壕沟宽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作业时伤薯率为1.92%、破皮率为2.86%。收获机满足纵向坡度25°稳定行驶要求,跨越300 mm壕沟,翻越150 mm直壁,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满足履带马铃薯收获机行驶通过性的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根茎类履带式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整机物流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物流通道的总体设计方法,给出了物流通道的主要设计参数,结合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mas对整秆式联合收割机甘蔗输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腹挂中置式的物流通道结构能使甘蔗顺利进入通道,且可以充分利用收割机底盘的空间,对甘蔗收割机的小型化有较好的作用;综合考虑剥叶机构、后续甘蔗切段机构以及集蔗器的尺寸对输蔗过程进行分析,证明输蔗通道的倾角在15°左右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行进速度控制的响应精度、缩短控制过程的响应时间及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新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该装置利用新型液压-机械控制方案,结合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行走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解决了收割机原地转向及特殊地块通过性较差的问题。行走系统采用双联集成变量柱塞泵和2个定量摆线马达的相互独立闲式液压传动系统,实现了收割机行走系统的无级调速。为了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PID控制器的响应精度和响应时间等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PID控制器的调节时间仅为0.02s,响应迅速,超调量低,响应精度较高,为小麦收割机现代化设计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