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腐败病又称姜腐烂病,俗称姜瘟。生姜腐败病是生姜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病害,给生姜的产量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生姜腐败病一般在6—9月发病,若发病早(6月中旬),植株不但不能生成子姜,就连种姜也会全部烂掉,损失很大;若7月份发病,则可通过控防技术收获种姜及部分子姜;若8月份后发病,子姜已可收获,损失则较轻。  相似文献   

2.
1生姜高产把好种收五道关1.1种姜处理:种植生姜首先要搞好选种消毒,要在上年的留种地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播种前应选形状扁平、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虫害的姜块,用草木灰溶液浸泡15~2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腐败病(姜瘟)的传播危害。在选种消毒时,凡发现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说明已经受病害感染,必须淘汰。  相似文献   

3.
秋冬蔬菜病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介壳虫、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等。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认真搞好种子土壤消毒 ,减少病菌基数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强氯精溶液进行种子消毒 ,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和调节酸碱度。2 搞好菜地调查 ,发现病虫及时防治防治方法有 :2 1 选用抗病品种或播种前用种子量的0 3%~ 0 4%的 50 %多菌灵进行拌种。2 2 轮作 ,深翻及加强田间管理 ,最好能选用与水稻轮作的田块。2 3 药剂防治。霜霉病 :可选用 70 %代森锰锌 50 0倍液或波美 0 1~ 0 2度石灰硫磺合剂 ,或 58%甲霜灵锰 50 0倍液 ,或 6 4%杀毒…  相似文献   

4.
陈明朗  刘金成 《蔬菜》2014,(8):66-67
主要介绍了姜腐烂病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选用种姜、实行轮作、土壤种姜消毒、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康地蕾得防治姜瘟病效果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姜种植是柳州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现每年逾3000hm2。姜瘟病发病率一般占总面积的5%~10%,发病田产量损失率一般达20%~30%,重者高达50%~60%,甚至绝收。生姜产区因姜瘟病的发生需每5~8a(年)更换一次地点,不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采用常规农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加之柳州的气候特点——生姜生长盛期也即姜瘟病缓慢发展期,常常阴雨连绵,使得化学农药药效减弱或无法使用,致使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寻找有效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新型生物农药是很必要的。笔者于2004~2006年进行姜瘟病防治研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几种药剂防治姜…  相似文献   

6.
丁原书 《北方园艺》2007,(2):157-158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的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达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给生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搞好姜瘟病的防治对于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瘟病也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主要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及时了解掌握田间姜瘟病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生姜姜瘟病菌流行发生症状,以便生产者能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应用姜瘟病综合防治策略,为生姜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稳固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防治生姜腐烂病,研究了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温度、土壤湿度、降雨、栽培等条件的关系,以及氯化苦土壤消毒对生姜腐烂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以轮作换茬、姜种消毒、药剂防治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生育期防治对象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上架后至萌芽前各种树上越冬病菌喷施 1次 40 %福美砷 1 0 0倍液加助杀 1 0 0 0倍液 ,或 95 %精品索利巴尔 1 5 0~ 2 0 0倍液 ,或 80 %五氯酚钠 2 0 0倍液加 2~ 3波美度石硫合剂加助杀 1 0 0 0倍液。开花前后黄叶病黑痘病毛毯病穗轴褐枯病1 )开花前 ,发现黄叶病要及时喷施强力病叶康 5 0 0~ 6 0 0倍液 2~ 3次。2 )开花前和落花 70 %~ 80 %时 ,各喷施一次 80 %大生M— 45 6 0 0~ 80 0倍液或 6 2 2 5 %仙生5 0 0~ 6 0 0倍液 ,防治黑痘病和穗轴褐枯病。对穗轴褐枯病效果较好的药剂还有 1 5 %多抗…  相似文献   

10.
陈虹  许明 《长江蔬菜》2002,(Z1):35-36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现将我们近几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尚涛 《吉林蔬菜》2016,(6):40-41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随着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在生产过程中病害有加重危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在我市对生姜生产威胁最大的是姜瘟病,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是当前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现将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尚金凤 《吉林蔬菜》2013,(Z1):43-44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1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1.1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  相似文献   

13.
邓庆城 《广西园艺》2002,(6):J019-J019
1 秋冬甘蓝的病害综合防治1 .1 病毒病 防治方法 :1荫棚育苗 ,育苗床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2苗期根治蚜虫 ,防止传毒。3起大畦 ,定植在垄的阴半坡 ,及时浇水 ,促缓苗快长 ,避免高温下感染病毒。 4定植后按时浇水。5中耕除草时避免伤叶断根 ,减少传染途径。1 .2 黑腐病 防治方法 :1用 50℃温水浸种2 0~ 3 0 min,或用 50 %代森铵 2 0 0倍液浸种 1 5min,洗净晾干后播种 ,或用 0 .4%福美双拌种。2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重茬 ;最好采用水旱轮作。 3适时播种 ,合理浇灌 ,控制 8月下旬~9月中旬的浇水 ,减少发病条件。封垄后尽量避免进地…  相似文献   

14.
1 柑橘1 1 病虫防治1 1 1 疮痂病、黑斑病、黑点病 疮痂病一般在春梢芽长 0 1~ 0 2cm时 ,花谢 2 / 3时 ,选用 0 5 %~ 0 8%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粉剂 40 0~ 6 0 0倍液喷洒保护。在幼果期可选用 80 %大生M - 45可湿性粉剂 6 0 0~ 80 0倍液防治黑斑病、黑点病、疮痂病。1 1 2 花蕾蛀 根据各地虫情发生预测预报 ,一般于 4月上旬进行地面施药 ,每6 6 7m2 选用 3%呋喃丹颗粒剂 1 0~1 5kg ,拌细土 15 0kg ,均匀撒于全园地面 ;其次在柑橘花蕾露白时 ,进行树冠喷药 ,可选用 40 %水胺硫磷乳油 10 0 0倍液、或 2 0 %灭多…  相似文献   

15.
褐腐病是杏树的重要果实病害之一 ,防治不当 ,极易造成大发生。 2 0 0 2年调查了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园概况及调查方法调查在本所杏品种园进行 ,该地位于豫东平原沙区 ,年平均气温 1 3℃~ 1 4℃ ,1 0℃积温 461 1℃ ,年降雨量 668m m,地下水位 3 m ,土壤 p H值 8.4,有机质含量 0 .42 5 % ,全氮 0 .0 43 % ,有效钾 1 2 2 m g/kg。调查树为 4年生的金太阳、凯特、红丰、开杏 2号。在杏果接近成熟时每品种随机抽取 3~ 5株调查其发病果数和感病程度。感病程度用感病指数表示。感病指…  相似文献   

16.
张真德  何安平 《蔬菜》1998,(3):22-22
姜瘟病的防治姜瘟病是姜腐烂病的俗称,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发病损失率10%~30%。1997年发病率50%左右的田块约占总面积的30%,为重病年。姜种产区普遍发病、带病姜种将影响1998年的生姜生产。姜瘟病发生时,先在茎基部和根茎上部浸染,病部呈水...  相似文献   

17.
芹菜保护地栽培主要病害有芹菜斑枯病和叶斑病 ,以叶、茎危害为主。防治措施 :1 种子处理 采用温水浸种法 ,将种子置 4 8℃~ 5 0℃温水中 ,并加以搅拌 ,30min(分钟 )后转用冷水浸 2 0min(分钟 ) ,滤出晾干播种 ,可杀死种子上的病菌。2 实行轮作 这两种病菌均可在土壤中存活 ,实行 2~ 3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危害。3 控制温度 白天一般控制在 15℃~ 2 0℃ ,高于 2 0℃应通风 ,夜间控制在 10℃~ 15℃ ,缩小昼夜温差 ,减少结露。4 摘病叶 发病初期 ,将发病株的病叶和底部老叶摘除 ,带出棚外深埋 ,防止传染。5 合理密植 科学灌水 ,栽培…  相似文献   

18.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随着我镇生姜种植年限的延长和面积的不断扩大,成为生姜上普遍发生且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一般可造成20%~30%损失,严重时全田植株在1~2天内全部凋萎.贮藏期仍可继续危害致腐烂.是当前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 1 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 1.1 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地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姜株成片死亡.流行性很强,一旦侵染24小时就能显现症状.病菌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尤其是危害肉质的地下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组织软腐、发臭,最终病组织消解,仅剩表皮,可以挤出白色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纤维.病株叶片初期变黄,边缘卷曲,后期叶片萎蔫,以至整株枯死.是一种较难防治的由土壤传播的细菌病害.  相似文献   

20.
胡长志 《长江蔬菜》2013,(18):92-94
莲腐败病是白莲种植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试验对发病白莲上的病原茵进行分离鉴定。该病原分离物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茵丝由白色渐变成深紫色,并产生大小两种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稍呈弯曲,两端尖细,大小为(39.1-55.2)μm×(2.8~4.6)p,m,多为3个隔膜,少部分为1-2隔或4~5隔;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无隔膜,大小为(5.0~9.2)μm×(2.0~3.5)μm。致病性测定表明分离物能100%引起白莲出现典型的白莲腐败病的症状。ITSl/ITS4的PCR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Fusariumoxysporum£sp.nelumbicola的序列同源性为99%。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尖孢镰刀茵莲专化型Foxysporum f.sp.ndumbico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