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地区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品质,促进广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以不同种源的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种苗类型、附生树种以及施肥方式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影响,同时对设施栽培和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广东、福建、云南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为材料,将穴盘苗附生于松树、杉树、龙眼树,施以控释肥,仿野生栽培效果最佳;仿野生栽培3年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可达40.5%和0.0367%。  相似文献   

2.
以嘟乔山种和广南种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栽培产量及植株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提高栽培产量,但不利于铁皮石斛植株多糖积累;嘟乔山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花生麸有机肥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58.8%,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2%;广南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混合料有机肥(牛粪+羊粪+花生麸,各1/3)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70.2%,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商品有机肥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三年生铁皮石斛为材料,探讨金福伊农生物有机肥、百泰微生物肥料、大汉rutom MIX 1这3种商品有机肥对铁皮石斛生长、开花特性和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合适铁皮石斛有机栽培的底肥,为铁皮石斛有机栽培肥料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67 m2施用金福伊农生物有机肥160 kg,能够显著促进铁皮石斛新芽萌发、茎秆伸长、多糖含量增加;百泰微生物肥料有利于铁皮石斛叶片生长;相较于前两者,大汉rutom MIX 1在促进铁皮石斛生长上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4种大小和结构不同的柱状体装置在大棚内栽培铁皮石斛,并用2种常见的平面栽培模式作为对照,研究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柱状体装置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和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其中使用直径为20 cm的柱状体装置栽培铁皮石斛具有极显著的优势,其单位体积基质所产茎的鲜重是平面栽培模式的2.09~2.68倍,单位占地面积所产茎的鲜重则是平面栽培模式的7.06倍,因此,直径为20 cm的柱状体装置栽培模式是一种集约、高效和管理方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出适合铁皮石斛附生的树种及生长基质,从而为铁皮石斛的繁育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枫香、杉木、樟树、马尾松作为铁皮石斛附生树种,以草绳、草绳+水苔、木屑、混合基质作为铁皮石斛上树后的生长基质,就不同附生树种和生长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期的茎长、地径、节数等生长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附生树种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其中枫香上附生的铁皮石斛长势相对较好;混合基质能促使附生在马尾松上的铁皮石斛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栽培及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的生长受到温度、光照度、水分等环境因子以及栽培模式、种植品种、内生菌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不同生境条件下,铁皮石斛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90%,喜弱光,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光照度有差异。今后应系统研究环境因子和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质量、产量的影响,深入分析铁皮石斛与内生菌的共生关系,重视品种筛选,为生产优质、高产的铁皮石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实现铁皮石斛的高效设施栽培。[方法]以铁皮石斛无菌试管苗为试材,当苗高5cm左右时,分别移栽到3种不同的栽培基质中,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适生长基质;以其最适生长基质为栽培基质,设置清水(CK)和营养液浇灌2个处理,研究营养液浇灌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所设置的3种栽培基质都适合铁皮石斛生长,其中,以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杂木粗糙的锯末)8cm+活苔藓2 cm为基质时,铁皮石斛长势最好、产量最高;适当浓度的营养液浇灌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结论]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高效设施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从云南普洱引进的红皮软脚品种铁皮石斛在三亚地区引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病虫害和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栽培成活率低的原因是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难、栽培时间不适宜、栽种基质处理不当,以及种苗小、运输栽种周期过长。采取的对策包括:对铁皮石斛小苗进行穴盘种植、对基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采用"大喷"与"小喷"相结合的水分管理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适时栽培。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中药材之一,随着组织培养和大棚栽培等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其人工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大,但市面上铁皮石斛的种内变异类型混乱,品质良莠不齐,因而了解铁皮石斛品质性状影响因子、保障铁皮石斛的品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铁皮石斛遗传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评述了铁皮石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不同光照、温度、湿度、基质、肥料和栽培方式等对铁皮石斛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铁皮石斛的品质性状受遗传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栽培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品质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单纯改良某一因素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皮石斛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因此,建议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品种选育关、严把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关、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生产技术关,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改良。  相似文献   

10.
以枫香、杉木、樟树、马尾松作为铁皮石斛附生树种,以草绳、草绳+水苔、木屑、混合基质作为铁皮石斛上树方式,就不同附生树种和上树方式在越冬时期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4种附生树种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可优先选择枫香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对于不同的上树方式而言,以"杯式"混合基质为上树方式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基于物联网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即通过对铁皮石斛田间生态指标和多糖的测定,筛选出高品质铁皮石斛品种;通过种苗选择、基质配制及附生种植等技术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种植;利用智能化物联网栽培管理系统对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达到智能化栽培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设置4种栽培基质(树皮颗粒、水苔、珍珠岩、泥炭+珍珠岩)和3种红蓝LED光质配比(T1、T2、T3)处理,调查不同基质和光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质下,树皮基质培养的铁皮石斛枝条长、枝条总数和芽数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T2(R75%B25%)光质处理的铁皮石斛总腋芽数、总枝条数和枝条长增长速率较高,树皮与T2光质处理的组合较适宜铁皮石斛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夏季在铁皮石斛栽培床下套种高温平菇茶39和205,分别为292袋和244袋,每袋干培养基重350 g。茶39和205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了102.46 kg、103.98%和96.77 kg、113.32%,而栽培床下套种有高温平菇的铁皮石斛苗10周内生长了2.78 cm,栽培床下没有套种高温平菇的铁皮石斛苗10周内生长了2.68 cm。铁皮石斛栽培床下套种高温平菇对铁皮石斛的生长未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栽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从温度、相对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对栽培铁皮石斛生长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满足栽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条件、致灾预警指标和防御措施。结果表明,大棚内外平均气温关系显著,大棚内离地面 30 cm处,铁皮石斛生长层的平均温度比淳安县安阳乡日头山自动气象站平均温度高2.3 ℃,相关系数为0.996。大棚栽培铁皮石斛茎伸长生长变化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的茎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茎增长量和生长过程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试验大棚的平均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基本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在日平均气温为24~30 ℃、日最高气温为27~35 ℃、日最低气温为20~26 ℃的条件下,铁皮石斛茎生长较快。生长高峰期出现时的日平均气温在27~29 ℃、日最高气温在32~34 ℃和日最低气温在24~26 ℃。根据淳安县多年气候资料和栽培铁皮石斛灾情资料,经田间调查、应用统计归纳方法,综合得出栽培铁皮石斛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分析了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总结得出设施大棚栽培铁皮石斛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预警指标,提出主要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以最大程度减轻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设置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岩壁附生栽培3种种植模式,通过生长性状以及检测分析折干率、水分、灰分、多糖、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生长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生长的铁皮石斛长势虽不及活树附生栽培,但整体略好于岩壁附生栽培。就品质而言,新伐毛竹和活树附生栽培的石斛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岩壁附生栽培的多糖含量明显增加。新伐毛竹和岩壁附生栽培石斛的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低于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石斛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模式;3种模式间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的折干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模式。由此可知,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可一定程度替代其他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16.
不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多品质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栽培出品质好、药用价值高的铁皮石斛,对活树仿野生、死树仿野生、大棚仿野生、石头仿野生、岩壁仿野生、林下仿野生、纯野生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的多糖、甘露糖、醇溶性浸出物、黄酮、多酚、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以干基计)在28.62%~48.73%,平均含量35.12%;甘露糖含量19.08%~28.07%,平均含量23.01%。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的为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分别为48.73%、44.15%和28.07%、26.4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粗纤维含量(以干基计)在9.63%~16.49%,平均含量11.69%。含量最低的是石头仿野生、死树仿野生、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分别为9.63%、9.76%、9.85%;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49%,极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含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不同人工栽培方式生产的铁皮石斛均可替代野生铁皮石斛,而以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生态环境更适合道地药材品质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以干基计)含量为4.04%~16.05%,平均含量为7.21%。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05%,极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酚含量(以干基计)为0.31%~0.66%,平均含量为0.43%;黄酮含量(以干基计)为0.09%~0.25%,平均含量为0.16%。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均为纯野生铁皮石斛,含量分别为0.66%和0.2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多酚和黄酮含量最低的均是大棚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分别为0.31%和0.09%,说明大棚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在醇溶性浸出物、多酚和黄酮含量上与纯野生铁皮石斛仍存在有极显著的差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铁皮石斛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为名贵保健和药用石斛,是广东地区近年兴起的兰科植物品种。经多年引种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铁皮石斛在广东地区生长的特征特性、繁殖方式、苗期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收获时间的铁皮石斛营养指标,评价泰顺县铁皮石斛的品质。结果表明,林下二年生铁皮石斛品质最佳,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分别达到3079%和3147%,显著高于大棚一年生和大棚二年生。此外,林下二年生铁皮石斛的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422%和37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项规定。相比大棚种植铁皮石斛,泰顺县林下栽培铁皮石斛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利用森林环境条件实施铁皮石斛树干盘栽角度,提出、分析和解决其栽培模式有关产地环境控制、林地选择、栽培基质、营养液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林下铁皮石斛仿生盘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霍山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松树皮、草炭土、腐熟椰棕、腐熟羊粪和腐熟鸡粪设定配制方式和比例,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其附树栽植存活及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质用量对其附树栽植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松树皮作为主要基质,配以草炭土、腐熟椰棕,再施用5%的腐熟羊粪或者鸡粪能够有效提高铁皮石斛在香樟树上附树种植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特别是以松树皮∶腐熟椰棕+腐熟羊粪比例为3∶1+5%的栽培基质综合效果最好。栽培基质使用量对铁皮石斛附树栽植成活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低于0.5 L的栽培基质附树种植铁皮石斛2年生苗成活率相对较差,0.8~1.0 L基质用量比较有利于2年生铁皮石斛杯苗的附树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