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和不同取材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时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穗下部为外植体接种在MS+2,4-D 7.0 mg/L培养基中,颗粒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100.00%;MS+2,4-D 1.0 mg/L是幼穗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为89.44%,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和生根率都可达100%,平均绿芽点数和生根数等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5个品种的种胚和11个品种的幼穗在含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品种间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对激素的诱导效应表现了基因型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于种胚。种胚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能力高于胚轴,胚芽鞘的未分化得绿苗。去分化培养基添加2,4—D2mg/1+KT0.5mg/1,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甚佳,并促进绿苗分化。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种胚的培养270天,幼穗的培养210天,仍有部分品种保持较高的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3.
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幼穗发育期以及配比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5~5.0 cm的幼穗,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2,4-D和0.2 mg/L KT,诱导频率达80%~90%,继代培养基中仍添加3.0 mg/L 2,4-D 0.2 mg/L KT,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保持植株再生的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6-BA 0.01 mg/L NAA或添加2.00 mg/LCPPU 0.01 mg/L NAA,经继代培养3~5代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保持在5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再生植株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小麦基因型及其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选用5种不同培养基,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幼胚优于成熟胚,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僵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 AA/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88.9%、56.3%和8.7%;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99.1%、53.2%和17.6%;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达94.6%、84.8%和18.3%。  相似文献   

5.
选取4种玉米自交系H99、A188、7922和1322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接种于10种不同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建立遗传再生体系,同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幼胚大小、蔗糖浓度、激素浓度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影响显著,4种基因型玉米幼胚在诱导培养基中均产生了愈伤组织,但继代培养后只有H99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6.2%;对于不同基因型培养基诱导效果依次为N6MBMS;选择幼胚长度为1.5~2.0 mm、添加蔗糖浓度为30 g/L、2,4-D浓度为2.0 mg/L及Ag NO3浓度为10 mg/L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部分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12个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基因型对幼胚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为3 mg.L-1时愈伤诱导率最高,达90.5%;不同基因型差异显著,郑58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96.3%,地方种质东46未诱导出愈伤组织;基因型是影响愈伤组织状态以及分化的重要因素;1.0 mg.L-1 BA和0.5 mg.L-1 IBA有利于再生苗分化。  相似文献   

7.
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黑龙江省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能力差异大,单一培养基效果不如复合培养基。2,4-D和6-BA的浓度及比例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因素。8种基因型中只有3种成功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植株,另有3种基因型获得水性愈伤但不能继代,2种基因型未产生愈伤。  相似文献   

8.
以5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MS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以及2,4-D浓度和不同的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的影响.随2,4-D浓度的增大,小麦幼胚分化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品种间差异很大,对多数品种而言,适宜的2,4-D浓度为1~5 mg/L.  相似文献   

9.
以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取胚方式、诱导培养基中不同2,4-D浓度、分化培养基中不同2,4-D浓度与KT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直接成苗/根率及再生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刮胚法的再生苗率最高、直接成苗/根率最低;在2个基因型条件下,2,4-D浓度在2 mg·L-1条件下,愈伤组织出愈率均最高;在分化培养基中,MS+2,4-D 2 mg·L-1+KT 2 mg·L-1其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获幼穗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发育时期及转管培养降低紫色分泌物浓度有密切关系。BA和2,4-D配合使用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D 2mg/L+BA(或KT)0.1mg/L的培养基上。从愈伤组织表面产生浅黄色、质地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也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为了形成大量试管苗,进行了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试管苗的增殖研究,再生能力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建立以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的高粱组培技术。[方法]选用育种上常用的8个高粱恢复系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再生,研究2,4-D浓度对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别对8个材料的诱导率和分化率进行统计,并观察愈伤组织形态。[结果]结果表明,2,4-D是幼嫩叶段诱导愈伤的关键因素,未添加2,4-D的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愈伤,适宜的2,4-D浓度为2 mg/L。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质量和形态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存在很大差异。[结论]通过比较,筛选出了3个诱导率高、愈伤形态优良且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三尺三、R111、8643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玉米幼胚培养,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再生率高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幼胚大小、2,4-D浓度、AgN03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一步研究6 - BA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及IBA和NAA对再生苗的生根影响.[结果]2,4-D浓度为2.0 ~3.0mg/L,幼胚长度为1.0~2.0 mm时,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良好效果;在诱导期间采用隔代法添加10 mg/LAgNO3能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当6- BA为0.5 mg/L、蔗糖浓度为50 g/L时,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且有利于小植株的形成;IBA浓度为0.6 mg/L对植株生根较有利.[结论]对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研究筛选出适宜玉米幼胚培养的最佳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3个杂交种的幼胚愈伤组织为试材,接入含有不同浓度2,4-D的分化预处理培养基(N6+脯氨酸700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蔗糖30 g/L),2,4-D浓度设0、0.5、1.0和1.5 mg/L计4个处理,培养7 d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处理,以继代培养7 d的愈伤组织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植株再生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2,4-D分化预处理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和再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基前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植株再生率。分化预处理培养基以不加2,4-D的效果最好,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最高,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分化成苗进程加快。不同基因型中,杂交种87-1×郑22的植株再生率最高,与其他2个杂交种差异不显著,但三者的植株再生率均极显著高于自交系87-1。对玉米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前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植株再生率,加快再生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影响小麦愈伤组织发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和培养基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优于成熟胚;含2mg/L2,4-D的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优于含0.5mg/L2,4-D的MS培养基;潍麦9品种诱导愈伤组织比鲁麦21和烟农15的频率高。  相似文献   

15.
以C17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2,4-D、Dicamba和PAA三种等激素对大赖草的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试验表明,部分幼胚可在原培养基中依次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2,4-D和Dicamba对大赖草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好,PAA对一步成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C17和W14两种培养基对大赖草花药培养的试验结果表明,C17的诱导效果优于W14,应在大赖草的组织培养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粗榧(Chinesecephalotaxussinensis)茎尖、幼叶为外植体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苗的生根、移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中国粗榧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 6BA NAA 2,4D为佳,培养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0%,光照时间8h/d,3周后开始形成愈伤组织。0.1mg/L2,4-D在SH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芽,分化率平均每块愈伤可达6.1±0.33个芽,最适生根条件为1/2MS 1.0mg/LNAA。  相似文献   

17.
2,4-D和麦草畏对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58、郑22和掖478玉米自交系幼胚为材料,比较了2,4-D和麦草畏对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草畏对3个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2,4-D;含有2 mg·L-1 2,4-D的继代培养基对这3种基因型具有较好的培养反应;对于郑22较易诱导出高质量愈伤组织的材料可直接用含2 mg·L-12,4-D的诱导培养基诱导,再用含2 mg·L-12,4-D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对于郑58和掖478等较难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可使用含2~3 mg·L-1麦草畏的诱导培养基诱导,再用含2 mg·L-12,4-D的培养基继代培养,有利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影响糜子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因素,优化培养条件,提高糜子幼胚培养效率。以‘陕糜1号’和‘陕糜2号’为材料,研究低温预处理时间、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糜子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 ℃低温预处理3 d能显著提高糜子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2种糜子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均为MS+3.0 mg/L 2,4-D。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KT,可以改善愈伤组织质量,但是2种糜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可见,2种糜子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均为MS+1.0 mg/L 6-BA +0.1 mg/L NAA,且绿点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玉米自交系幼胚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2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次数、Ag-NO3浓度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保持和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胚培养能力受基因型、培养基及二者互作效应的影响,基因型是主要的影响因子。3 mg/L的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保持起关键作用;0.5 mg/L 6-BA抑制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8-12 mg/L AgNO3明显改善部分基因型愈伤组织质量,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 mg/L的KT和0.5 mg/L的IBA促进绿苗的分化和根系的生长。胚性愈伤组织继代3-5次后调整到最佳状态。确定了玉米幼胚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N6+3 mg/L 2,4-D+8-12 mg/L AgNO3+0.2 mg/L IA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N6+1 mg/L KT+0.5 mg/L IBA。  相似文献   

20.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2,4-D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以及6-BA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适宜的浓度范围是2~3 mg/L,但不同品种的外植体对2,4-D浓度反应不同,其中辽单565愈伤组织诱导2,4-D最佳浓度为2.62 mg/L,自交系742愈伤组织诱导2,4-D理论最佳浓度为2.60 mg/L;6-BA对植株的再生有促进作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6-BA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