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提出基于水分-品质响应温室作物合理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方法】以陇椒1号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温室辣椒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进行灌溉调控,研究不同处理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结果】温室辣椒产量对果实成熟期的灌溉调控最为敏感,在此生育期不宜实施灌溉调控。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辣椒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低,而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高。产量和品质与耗水量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来描述。【结论】通过灌溉调控将60 cm土壤含水量在开花坐果期控制在45%~60%田间持水量(θf),在苗期和果实成熟期控制在80%~90% θf,在节水和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辣椒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是西北旱区温室辣椒可行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辣椒在北方地区的栽培面积较大,元旦到春季这段时间是全年最冷的时候,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很慢,这段时间温室辣椒产量少,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很大。随着温室大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辣椒得以周年生产,但因种植环境和茬口安排,越冬茬辣椒普遍上市时间较迟,在春节后一个月陆续开始上市,这时辣椒价格走低,经济效益不可观,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通过提早播种定植,利用辣椒的植株储藏特性(前期结果不采摘),在春节后这段时间价格高峰期进行大量销售,从而达到种植辣椒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辣椒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飞  梁平  谷晓平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57-160
为分析辣椒不同发育时段的适宜气象条件,研究辣椒种植适宜的生长时段,采用了5期分期播种试验,开展辣椒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产量观测,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夏2季播种的辣椒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辣椒整个发育期逐渐缩短、总积温逐渐减少,小区产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温度满足辣椒生长条件下可适时早播。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前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发育期内的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关系,降水过多易导致辣椒渍害发生,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后,采摘期长短与同期降水量呈现正相关,降水量过多影响果实成熟和正常采收。辣椒齐苗到移栽期、始花到始摘期、始摘到末摘期与其间日照时数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对辣椒叶片数生长、辣椒花期授粉及果实产量形成、果实的着色和采收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3种不同成熟度辣椒种子分别进行3种后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辣椒育种加代遇后期低温来临,在果实不能完全转红的情况下,采收1/2转色的果实留种,采收的果实后熟7 d,发芽率可达94.0%。作生产用种必须采收完熟的辣椒果实经7 d的后熟处理,以确保种子的发芽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不同地膜覆盖方式下辣椒株高及果实生长发育与坐果时间的关系,建立产量预测模型,为区域辣椒覆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2020—2021年开展2轮辣椒垄作覆膜种植试验,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和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辣椒株高、果实鲜质量以及果实纵、横径的影响,构建植株株高以及果实生长发育Logistic模型,通过实测值验证模型的模拟精度,并使用Logistic模型预测不同覆膜方式处理下辣椒的最高产量。【结果】除对膜下种植处理株高的决定系数(R2)<0.88、均方根误差(RMSE)>20%以及对无膜种植处理果实横径的R2<0.70、RMSE>20%外,建立的模型对模拟辣椒植株生长、果实纵径和横径随坐果时间的生长以及对辣椒产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昆明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处理下辣椒植株高度和果实生长随生育时间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水氮供应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提高温室辣椒高效生产的水氮管理模式。利用温室小区灌溉试验,以‘陇椒2号’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灌水水平:低水W60(60%ETc)、中水W75(75%ETc)和高水W90(90%ETc),全生育期灌水量分别为132、156和180 mm;3个施氮水平:低氮N150(150kg·hm~(-2))、中氮N225(225kg·hm~(-2))和高氮N300(300kg·hm~(-2)),共9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辣椒的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并统计产量、产量构成及测定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及水氮交互作用对温室辣椒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及品质都有显著影响;辣椒产量以W75N225处理最高,为52.87t·hm~(-2),较其他处理增产4.31%~88.63%,且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11.74%~59.91%;辣椒干物质积累量以W90N300处理最高,为6 986.57kg·hm~(-2),与W75N225处理差异不显著;果实的干物质积累量以W75N225处理最高,为4 221.58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7.35%~109.38%;施氮量对辣椒株高影响显著,W90处理下N300和N225处理与N150处理相比,株高增幅分别为16.09%和10.57%,但茎粗之间无显著差异。W75N225处理辣椒果实品质较高,与其他处理相比,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95%~12.88%、-3.09%~14.12%和-0.66%~15.33%,硝酸盐质量分数较W75N300处理降低24.49%。综合分析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可知,W75N225处理为关中地区温室辣椒最适的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7.
正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茎叶、果实均可发生疫病。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一、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腐烂,暗绿色,后呈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受害症状:成株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水  相似文献   

8.
腐殖酸盐和化肥在辣椒上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腐殖酸盐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辣椒的株高、收获个数、单果鲜重、果实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辣椒的株高、收获个数、单果鲜重、果实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也随着配施腐殖酸盐而明显提高。增加腐殖酸盐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辣椒产量,改善果实性状,提高经济效益,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产量和果实性状效果均为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纯化肥处理;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辣椒干物质含量和提高辣椒果实的蛋白质、全糖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地改善了辣椒果实的品质,但未能提高辣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辣椒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冬春淡季消费者和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辣椒冬季生产较少,因而季节差价明显,辣椒比较耐贮藏,利用这一特点,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和大棚秋延后栽培在深秋采收后进行贮藏,可将辣椒果实保存2~3个月,然后到冬季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增值效果非常明显。 进行贮藏的辣椒,应选择果实个头大、果肉厚而坚硬、表皮光亮、颜色浓绿的中晚熟品种。贮藏辣椒采收时要掌握好成熟度。成熟不充分的嫩椒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脱水干缩,  相似文献   

11.
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近年来由于出口韩国等国家腌制辣椒、干椒,种子数量不断增加,露地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只有正确防治辣椒疫病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内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黄壤上进行辣椒施用氮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磷钾一次性全作底肥的生长后期有缺氮现象,植株明显矮于后期追施氮肥的,结果数减少和果实小而轻;追施两次氮肥的产量明显高于一次的,在初果期和二次采收后各追施一次氮肥效果尤为明显。黄壤土种植辣椒最佳施用方法:40%氮肥深施作底肥,30%在初果期追肥,30%在采收一次后追施较好。且辣椒采收时期追施尿素,亚硝酸盐未超过无公害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古浪县采取在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迟升温发芽、降温前设施覆盖防寒,减少日温差,利用设施后期保护,创造适宜树体继续生长和果实发育的环境条件,通过人工控制和调节设施内生态因子,鲜果充分成熟,延迟果实成熟与采收栽培试验示范,达到当年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丰产,元旦、春节采收,淡季上市的目标。为了使古浪县设施红提葡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作者分别从棚室管理、水肥管理、枝梢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设施红提葡萄芽期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後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茎叶、果实均可发生疫病。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15.
以“邯红桃2号”为试验材料,在河北邯郸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桃果实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在基肥施入40~45 kg/株桃树专用肥,桃树开花后7 d追施0·3 kg/株尿素,采收前30 d追施0·15 kg/株硫酸钾型复合肥条件下,桃果实产量及品质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叶城县温室种植无筋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温室无筋豆秋延后栽培生产,可于元旦至春节供应市场,4月底采收结束。虽然产量较低,但是效益较高。无筋豆产嫩荚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产蛭石为主,与炉渣、菇渣复配,从而筛选出适合新疆南疆地区温室辣椒生产的基质配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纯蛭石为对照,共设5个处理,对不同基质配方的化学性状及辣椒株高、茎粗、叶面积及果实动态发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3(V蛭石:V炉渣:V菇渣=2:1:1)处理下辣椒株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5(V蛭石:V炉渣:V...  相似文献   

18.
在辣椒常规施肥水平上,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喷施喷施宝、仟禾福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处理较常规施肥的辣椒采摘期和高峰期提前到达,产量和经济价值得到显著提高,说明叶面肥在推广使用上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辣椒常规施肥水平上,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喷施喷施宝、仟禾福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处理较常规施肥的辣椒采摘期和高峰期提前到达,产量和经济价值得到显著提高,说明叶面肥在推广使用上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羊角椒‘卡宴’为试材,以追施复合肥为对照(CK),设追施复合肥+叶喷沼液肥(T1)、根施沼渣肥+叶喷沼液肥(T2)两个处理,各处理植株分别设打底杈和对照两个整枝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和整枝方式对辣椒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底杈处理的植株在株高、开展度、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显著优于没有打底衩处理。打底杈的T1处理沼液叶面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辣椒株高、开展度等农艺性状指标最为明显,T2处理沼液叶面肥与沼渣肥配合施用在果实横纵经、单果重等果实品质上显著优于CK对照处理。打底杈处理的植株平均产量增加99.68kg/667m2,平均增产34.53%。说明对辣椒进行打底衩处理可以提高辣椒的农艺性状、果实品质以及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