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鉴定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的简易方法,为大白菜抗菌核病育种提供借鉴。【方法】以大白菜菌核病样病原菌为接种体,选用抗病品种15S261和15S94、耐病品种14S474和14S265及感病品种14S406、15S64和17S20为试验材料,对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活体幼苗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对离体叶片的接种时期、发病温度、接种部位及活体幼苗的接种时期、接种量进行比较,最后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89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菌核病抗病性鉴定。【结果】大白菜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苗龄为4叶期,最适宜接种部位为叶片正面,最佳发病温度为25℃;活体幼苗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量为直径5 mm的菌丝琼脂块,最适接种苗龄为3叶期。在89份被鉴定的大白菜种质材料中,23份材料表现抗病,38份材料表现耐病,21份材料表现感病,7份材料表现高感。【结论】离体和活体菌丝琼脂块接种方法均能准确鉴定出大白菜的抗病性,其中离体菌丝琼脂块法更经济适用;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抗病和耐病材料,可用于抗(耐)菌核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
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取对大蒜叶枯病不同抗性的3个品种G087、G064、G039作为鉴别品种,对病菌离体接种鉴定中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病菌接种部位、接种后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株龄接种,以及活体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4~5叶期大蒜的离体叶片,叶面或叶背接种,接种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106个/mL,接种后置于21℃温度条件下培养7 d,统计病情指数和品种抗性类型,鉴定结果与品种的抗病水平一致;离体接种鉴定比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速;离体和活体鉴定结果均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可作为大蒜品种资源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接种鉴定,研究了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鲁HB22的苗期抗病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接种黄萎病菌后,与感病对照冀棉11相比,叶片PAL活性迅速升高及较长的保持时间可能是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接种黄萎病菌后,叶片MDA含量变化趋势尤其是接种3天后MDA含量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可以作为鉴定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生化指标之  相似文献   

4.
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离体果实接种和苗期喷雾接种两种方法在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中的效果。苗期喷雾接种,供试8个品种发病率在3.0%~28.4%、病情指数在0.8~12.5之间,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无法区分抗、感病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而离体果实接种发病率在0%~92.5%,抗病品种发病轻,果实上无病斑或只形成一些小病斑,没有孢子产生;感病品种发病重,果实上形成典型的凹陷病斑,并产生大量的橙色孢子;抗、感病品种之间的发病程度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离体果实接种法更适合用于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和盆栽百合孢子液喷雾方法测定了3个杂交系的8个百合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离体菌丝块接种试验表明:供试的8个百合品种中无免疫品种,都受灰霉病菌的侵染,在同等发病条件下亚洲百合杂交系的3个品种发病均较快,其中以底特律品种发病最快;粉红珍珠、素雅、蒙娜丽莎品种的病害发展较为缓慢.8个百合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底特律品种为高感品种,橘色小精灵品种为中感品种,其他品种均属于中抗品种.活体盆栽试验的鉴定结果与离体试验不一致,在活体盆栽试验条件下,底特律品种被鉴定为中抗品种,粉红珍珠品种为高感品种,橘色小精灵、亚洲丁和素雅品种为中感和中抗品种,蒙娜丽莎、御马和全星品种为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2011—2012年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和室内离体菌丝块接种法分别测定12种圆茄类和10种长茄类品种对茄早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对75%的圆茄类、70%的长茄类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一致;圆茄类品种中茄杂2号和黑塔茄子为高感早疫病品种,德州短把红茄、五叶茄、海圆茄和火茄子为高抗品种;长茄类品种中京茄20号和辽茄四号为高感品种,东阳茄子和日本茄子为高抗品种。2种鉴定方法能反映出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可作为茄早疫病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牡丹花不同发育时期脂质过氧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活性氧含量和清除活性氧酶类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洛阳红"和"胡红"2个牡丹品种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并采用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MDA含量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MDA增加导致细胞膜透性持续升高,2个牡丹品种花瓣脂质过氧化代谢有一定差异。"洛阳红"花瓣中O2-、H2O2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胡红"花瓣中O2-含量与MDA呈显著正相关。O2-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有较大的正向直接效应,而H2O2、AsA-POD、CAT和PPO在2个牡丹品种中的效应表现不同。【结论】牡丹开花和衰老的过程是膜脂过氧化加剧引起细胞膜损伤的过程,O2-是影响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甜瓜蔓枯病离体接种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病品系"白皮脆"和抗源"PI 140471"的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甜瓜蔓枯病离体接种方法.离体接种后将叶片置于26±1℃、16 h光照/8 h黑暗及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2 d后感病品系的离体叶片出现褐化病斑,发病率达60;左右,4 d后病斑开始扩大,离体叶片发病率为100;;抗病材料和对照则没有被浸染,未出现病斑.采用离体叶片和苗期活体两种接种方法,对10个厚皮甜瓜新品种进行蔓枯病抗性鉴定筛选,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接种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正相关,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44,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定甜瓜蔓枯病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79至1983年的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已经显示离体叶培养保存菌源法是黄瓜霜霉病菌菌源保存的新方法。离体叶培养法是用病菌孢子囊悬液接种黄瓜离体叶,而后保湿培养。此法比目前国内外沿用的盆栽幼苗不断接种保存菌源法,病斑形成快,孢子囊产量大,保存期可延至1~2个月。基本解决了菌源保存和试材长期观察的问题。试验研究出利用离体叶定点接种和子叶注射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可分成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等五级,与自然情况下的抗病性反应基本相符。为黄瓜霜霉病抗病性育种苗期初筛提供了简便易行、快速和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牡丹品种‘大胡红’为试材,对夏季大田牡丹叶片进行自然光照和遮荫处理(遮光50%),测定牡丹叶片MDA和H2O2含量,活性氧O2.-产生速率,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以探讨遮荫对牡丹叶片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后与自然光照下相比,牡丹叶片MDA和H2O2的含量以及O2.-生成速率的增加幅度均显著减小;SOD、CAT的活性均降低。这说明在夏季自然条件下,牡丹叶片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而遮荫后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重要病害。为建立快速有效的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在油菜花期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5种油菜资源对菌核病的抗病性,并分析采用不用接种方法测定的病斑大小之间的相关性。这4种方法分别为:离体叶片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牙签法)、活体茎秆接种(牙签法)、活体叶柄接种(吸头法)。这4种接种方法中,离体叶片接种法与其余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均没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叶柄接种法,接种后11 d和19 d的病斑长度与离体茎段接种3 d和7 d的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和0.821,与活体茎秆接种7 d和15 d的病斑长度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和0.987。结果表明移液管介导的叶柄接种是一种便捷、可靠的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适宜的接种方法是品种抗病性鉴定能否成功及鉴定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通过对葡萄品种抗霜霉病不同鉴定方法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田间叶片接种鉴定和自然条件下发病鉴定三种方法对15个抗病性不同的葡萄品种进行抗霜霉病鉴定,鉴定结果用DPS软件进 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三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其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从中初步筛选出对霜霉病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的品种,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简单,快速,环境条件易控制,其结果可以反映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感程度.  相似文献   

13.
使用树干分段级数加权的方法进行田间自然病情调查,并结合田间接种和离体枝条接种的方法对秦冠×富士杂交F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了各抗性指标的次数分布和正态分布,以及各抗性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苹果杂交F_1代枝干轮纹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皮孔密度和大小与轮纹病抗性各指标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田间自然感病的级数加权感病高度和加权感病级数与田间接种的感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苹果杂交F_1代枝干轮纹病感病指数和离体侵染率均表现广泛分离,呈偏正态分布。可见:皮孔密度和大小不宜作为枝干轮纹病抗性的直接鉴定指标;田间接种较离体接种更适合与田间自然病情调查相结合对枝干轮纹病抗性进行评价;苹果枝干轮纹病抗性是数量性状,可进一步对其进行QTL定位等研究,以期更早实现分子抗病性育种。  相似文献   

14.
选用4个对菌核病具有不同抗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003-R-6、Y3-R-4、109-S-9和003-S-7为试验材料,于四叶一心期接种核盘菌,采用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测定各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并分别测定接种前后叶片中4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与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相一致,可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在核盘菌影响下,4个抗、感病品种中不结球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所变化。其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而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说明各指标与品种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选用4个对菌核病具有不同抗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003-R-6、Y3-R-4、109-S-9和003-S-7为试验材料,于四叶一心期接种核盘菌,采用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测定各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并分别测定接种前后叶片中4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与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相一致,可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在核盘菌影响下,4个抗、感病品种中不结球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所变化。其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而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说明各指标与品种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的炭疽病抗性强弱,探讨不同抗性材料受到炭疽病菌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差异,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个核桃品种/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炭疽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测定炭疽病菌侵胁迫下不同抗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几丁质酶活性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间炭疽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鉴定获得具有高抗病特性材料12份,高感材料3份。接种炭疽病菌后,=高抗品种/无性系较高感和感病品种/无性系表现为POD活性增强幅度高,SOD活性较高,MDA含量和增幅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接种后PPO活性最高的为高感无性系‘65’(2 991.79 U/g),但增强幅度较高的为感病品种‘硕星’和高感无性系‘86’。几丁质酶活性仅感病无性系‘100’和‘91’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抗品种/无性系接种炭疽病菌后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增幅也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和增幅在高感和高抗品种/无性系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可溶性糖与核桃叶片的抗病性关系不明显。【结论】筛选了12个炭疽病高抗病性材料,在炭疽病菌胁迫下核桃叶片在生理生化上表现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机制,对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几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同一试验园中,在葡萄霜霉病盛发期(7-8月份),对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田间自然鉴定、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及同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梅鹿特、爱格丽为重感品种;品丽珠、8803、8802为中感品种;8804、色拉为轻感品种,且不同品种的叶绿不含量与相应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2个抗病品种中油821、德油5号和2个感病品种皖油14、杂优1号为材料,采用草酸浸叶以及不同致病力的核盘菌菌株NG4、WW2接种不同抗性的油菜品种后,对其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接种时4个油菜品种MDA含量差异很小,接种发病后抗、感材料MDA含量均增加,但感病材料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材料,且上升的幅度大。未接种时抗病材料Pro的含量高于感病材料,接种发病后Pro含量都上升,但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性品种接种后24 h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达到最低值,48 h达最大值,后下降但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含量24 h达到最大值,后降低。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与基腐病菌互作中活性氧及其相关酶系与抗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H2O2、MDA在接种后24 h达到高峰,且抗病品种的含量比感病品种高;SOD在抗感品种接种病菌24 h后活性增加,均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但总趋势为抗病品种低于感病品种;CAT在接种后24 h和96 h,感病品种出现2个高峰,而抗病品种的活性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36个苹果树品种对腐烂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98-1001
为了解不同苹果品种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抗病性情况,采用离体枝条接种腐烂病菌,将7 d后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进而鉴定36个苹果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红玉的病斑面积最小,为1.73 cm~2,伏锦的病斑面积最大,为22.43 cm~2,36个品种的平均病斑面积为9.15 cm~2;采用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结果与接种结果的吻合度最好;以欧式距离5作为聚类距离分割点,将36个苹果品种分为7个抗病品种、11个中抗品种、9个中感品种、7个感病品种和2个高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