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PCR技术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方法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胚胎PCR性别鉴定方法的条件,建立实用的鉴定方法。试验设计获得了牛种属和公牛特异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过常规双重PCR法和巢式PCR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巢式PCR法大大提高了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灵敏度。对组织DNA样品、血样、颗粒细胞和公牛冷冻精子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与实际性别一致;对于胚胎样品,判定结果与产犊性别一致。通过批量胚胎现场的检测,证明建立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
基因扩增技术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是近年来胚胎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而基因扩增技术在胚胎性别鉴定的应用为实现家畜性别的人为控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用于牛胚胎性别鉴定的基因扩增方法主要有PCR法和LAMP法等。文章对SRY基因、动物性别决定的生物学机理和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基因扩增技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家畜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在动物生产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早期性别鉴定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已研究出了许多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本文主要对家畜性别决定机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常见的方法做一综述,特别对生产实用的PCR法及非电泳PCR法做一介绍,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电泳法PCR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出更高效、实用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分别用成年牛血样提取的基因组DNA和冷冻的牛早期胚胎细胞DNA为样本,以电泳法和非电泳法用相应的性染色体DNA引物做胚胎PCR性别鉴定实验,以相对比。血液模板DNA结果与胚胎样本结果都表明,使用DYZ-1引物的非电泳法在比使用SE引物的电泳节约1h以上时间的同时,具有比SE更高的灵敏度。这次研究在我国首次成功地把非电泳PCR法应用到牛胚胎性别鉴定之中,减少了胚胎性别鉴定的操作步骤,并大大缩短了性别鉴定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使胚胎移植现场性别鉴定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5.
蒋竹英  李丽立 《湖南饲料》2011,(1):46-47,5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家畜性别人为控制已成为现实.目前,出现了许多性别鉴定控制方法,但PCK方法以其灵敏、高效、准确、迅速等特点而成为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常用的方法,特别是非电泳PCR性别鉴定方法倍受人们青睐.本文主要从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方法的原理和在PCR分析鉴定中常用的核酸染料及其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对用于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多重PCR、巢式PCR、引物一扩展预扩增PCR、非电泳PCR和LAMP法等扩增技术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养牛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展望了PCR性别鉴定技术在养牛业中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畜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 ,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许多鉴定方法。本文对性别决定基因、动物性别决定机理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特别是对PCR方法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及其基本过程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有效的牛早期胚胎PCR性别鉴定方法,试验以12头已知性别的牛全血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分别运用常规PCR法、多重PCR法和巢式PCR法进行牛性别鉴定研究,用2对SRY(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引物和1对牛特异性引物扩增牛核基因组DNA进行牛性别鉴定,建立3种牛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3种方法准确率均为100%,其中巢式PCR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3pg,多重PCR法整个鉴定过程约需3h。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运用超微量胚胎DNA模板扩增SRY基因鉴定绵羊早期胚胎性别PCR体系和方法优化.根据绵羊Y染色体性别决定SRY基因的723 b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析因法建立巢式PCR体系,联合扩增SRY和GAPDH基因,经绵羊静脉血液和胚胎超微量DNA样本调整测试灵敏度后,切割40枚绵羊桑椹胚的少量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并对...  相似文献   

10.
对PCR法鉴别动物胚胎性别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近10年来相关操作技术的进展,包括早期胚胎取样、胚胎细胞DNA的提取、引物的设计、扩增条件的优化、扩增产物的检测和性控胚胎的冷冻等,并提出PCR法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依据牛、山羊、兔、猪等哺乳动物SRY基因高度同源性设计一对22 bp的SRY引物,按照3×2×3因子组合,建立了PCR扩增胚胎DNA最适条件。采用此最适条件扩增了15个羊-兔异种克隆胚胎DNA,结果表明PCR法可以用来鉴别哺乳动物胚胎的性别。采用设计的性别鉴定引物,按照最优PCR扩增胚胎DNA条件配制了PCR性别鉴定试剂盒。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兔SRY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作为兔雄性特异性引物,根据兔AP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分别建立了兔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双重PCR和巢式PCR反应体系,在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和兔早期胚胎上进行性别鉴定应用,同时,对兔SRY巢式PCR引物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兔基因组DNA可以准确判定其性别,扩增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多重PCR鉴定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只能对整胚成功鉴定。巢式PCR,公兔基因组DNA扩增出282bp的SRY基因片段,母兔没有扩增产物,扩增灵敏度为10pg;对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巢式PCR可以对少至4个胚胎细胞进行准确鉴定,同一胚胎结果符合率为100%(24/24)。SRY引物只对兔雄性基因组DNA特异,而其他动物(人、牛、绵羊、小鼠)雄性DNA及兔的冲卵液,均无PCR产物。  相似文献   

13.
旨在建立一种可检测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复合探针体系,减少常规PCR方法电泳所带来的污染,提高鉴定准确率,降低鉴定成本。本研究以SRY为牛胚胎性别鉴定的目标基因,以进口YCD-PCR性别鉴定试剂盒为对照组(n=9 543),荧光定量PCR的单引物分别扩增体系(荧光单扩,FSPSA,n=6 570)和双引物混合扩增体系(荧光双扩,FDPMA,n=22 238)分别做试验组,从性别鉴定效率、无反应率、雌雄胚胎百分率和比值、移植妊娠率、雌性胚胎母犊率、不同细胞取样数下的性别鉴定结果和鉴定成本等方面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表明,荧光单扩组的雌性胚胎百分率和性别鉴定效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无反应率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雌雄胚胎比值与其他两组差异较大(1.03∶1 vs 1∶1.03和1∶1.02),雌性胚胎母犊率极显著低于荧光双扩组和对照组(P<0.01);荧光双扩组的雌性胚胎百分率、雄性胚胎百分率和雌性胚胎母犊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胚胎比值与对照组相似(1∶1.03和1∶1.02),无反应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性别鉴定效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取样细胞4~6组和7~10组的性别鉴定效率极显著高于1~3组和SD(separated & died cells)组(P<0.01),而1~3组和SD组之间及4~6组和7~1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妊娠率4~6细胞组最高(49.68%),但各取样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双扩法与对照组相比,鉴定成本下降了46.76%。结果显示,荧光双扩方法产母犊准确率最高,鉴定成本较低,取样4~6细胞时的移植妊娠率最高,是一种更可行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更有利于产业化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利用牛牙釉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牛血液、成纤维细胞和胚胎DNA,旨在优化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利用两温度PCR扩增母牛DNA样品获得1条来自X染色体458 bp产物,PCR扩增公牛DNA样品获得2条产物,其中395 bp扩增产物来自Y染色体,458 bp扩增产物来自X染色体,60头已知性别牛样品鉴定的准确率为100%。实验优化了一种两温度PCR快速鉴别奶牛及其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主设计2对引物,提取已知性别小鼠肝细胞DNA,扩增雄性小鼠特有的Sry基因及雌、雄小鼠共有的ZFX基因,建立双重PCR性别鉴定方法.提取小鼠早期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双卵裂球DNA,分别进行双重PCR性别鉴定,选择出早期8细胞胚胎的适宜模板量;将已测性别的8细胞胚胎按照雌、雄性别分开培养,观察统计雌、雄8细胞胚胎发育至囊胚的比率.试验结果显示,与单个卵裂球DNA模板量相比,双卵裂球的模板量检出率高,两者之间差异显著(75.00%Vs 93.33%,P<0.05);经过性别鉴定的雄性8细胞胚胎比雌性8细胞胚胎发育至囊胚的比率高,两者之间差异显著(53.33%Vs 33.33%,P<0.05).结果表明,采用双重PCR性别鉴定方法,以双卵裂球的DNA量为模板能够有效的对小鼠早期8细胞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雄性胚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比雌性胚胎具有更好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优化PCR条件,建立快速性别鉴定方法为目的,从家鸡雏鸡血样、鸡胚羊水和尿囊液中获得DNA进行性别鉴定.通过对家鸡的两个性别鉴定候选基因CHD1和xho Ⅰ重复片段进行PCR扩增引物筛选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CHD1基因PCR法可稳定、准确地用于鉴定家鸡性别,该体系经改进和优化后,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鉴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12.5日龄鸡胚羊水和尿囊液建立了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体系.该方法为家鸡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批量化的快速操作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时也为鸟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是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公牛Y染色体上的TSPY基因的拷贝数达200个。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TPSY基因鉴定胚胎性别的可能性。利用TSPY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牛血样DNA的结果为公牛血样均为阳性,母牛为阴性。结果表明,TSPY基因是一个很好的雄性特异标记。PCR扩增TSPY特异序列鉴定牛性别的灵敏度试验表明,DNA的最低需要量为20pg/μL,提示,TSPY特异基因具有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牦牛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建立牦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可靠的PCR反应体系及研究切割取样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根据牦牛SRY和HSL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和2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对已知性别牦牛血液基因组DNA和牦牛杂种胚胎DNA采用巢式PCR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血液样本性别鉴定与实际性别完全相符,准确率100%.从早期胚胎取8个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结果雄性为45.8%(11/24),雌性为54.2%(13/24),取样后胚胎发育率为56.7%.结果说明已成功建立牦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体系.  相似文献   

19.
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免疫学方法到胚胎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是PCR技术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家畜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鉴定方法。本文对性别决定基因、动物性别决定机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等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