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牛黄为牛科动物胆囊中的结石或其肝、胆中的结石。牛黄又名犀黄,具有利胆、保肝、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定惊止痛、安神定气的医药功能,是目前生产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不可缺少的纯天然动物药材原料。怎样才能发现所饲养的牛体内有牛黄呢?体内有牛黄的牛多表现为吃草  相似文献   

2.
牛黄别名犀黄,为牛科动物胆囊中的结石或其肝、胆中的结石,是目前生产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中不可缺少的纯天然动物药材原料,市场缺口一直很大。体内有牛黄的牛多表现为吃草少、喝水多、久养不肥、行走乏力、经常呜叫、卧不安宁,伴有眼睛发红、体毛秃斑、体温升高等。  相似文献   

3.
牛黄为牛科动物胆囊中的结石或其肝、胆中的结石。牛黄又名犀黄,具有利胆保肝、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定惊止痛、安神定气的医药功能,是目前生产的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中不可缺少的纯天然动物药材原料,市场缺口一直很大。  相似文献   

4.
牛黄是牛胆管或肝管内的结石,这些结石是一种少见的珍贵药材。体内有牛黄的牛,表现为营养不良,入冬后消瘦,精神倦怠,被毛蓬松,皮紧毛竖,拱背夹尾,颈部颤抖;  相似文献   

5.
尹凯 《农家科技》2006,(11):39-40
牛黄 牛黄是牛的胆囊和胆管里长的结石,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作用。杀牛时,如发现胆囊或胆管里有硬块,要立即把胆汁去掉.以防牛黄变黑。牛黄取出后,应立即把外表的一层薄膜去掉,裹上通心草或通草丝,外面用白布包住,放在阴凉处阴干,这样,就可长期保存了。  相似文献   

6.
<正> 牛黄是牛胆管或肝管内的结石,这些结石是一种少见的珍贵药材。 体内有牛黄的牛,表现为营养不良,入冬后消瘦,精神倦怠,被毛蓬松,皮紧毛竖,拱背夹尾,颈部颤抖;耳朵和四肢发凉,眼睛赤黄,眼泡肿胀,流  相似文献   

7.
 牛黄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是牛科动物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本文报道了简便易行、适宜于农村推广的育黄技术育黄,22个月平均产黄10.57克/头,最高32.0克/头。并对培育牛黄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除胆红素略低于天然牛黄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与天然牛黄相似。药效学试验及毒力试验均表明,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相似。  相似文献   

8.
<正> 牛黄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药材。它是牛的胆囊、胆管、肝管内进入异物而形成的一种胆结石。其外形,一般多呈卵园形,也有呈三角形、梯形等,少数呈管状,颗粒状或破碎的小片。大小不同,有的大如鸡蛋,有的小如黄豆粒。表面粗糙,又微具光泽,呈黄绿色,质地细腻。体轻易碎,断面色浅,可见到紧密细腻的同心层  相似文献   

9.
我国牛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牛黄形成规律或方法、时间、产量、质量等角度,综述了近20a来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培植牛黄、腹腔内模拟胆囊快速培植牛黄、注射法牛体培育牛黄、体外模拟胆囊工厂化生产牛黄、体外培养牛黄的研究进展。对牛黄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手术方法在牛胆囊内埋植异物作为核心,促使牛沉积更加接近“天然牛黄”的产品(称为培育牛黄),以便开辟药源,满足医疗方面对牛黄的需求。同时为内蒙地区大批黄牛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对胆囊埋植异物提出了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手术方法,并对异物的种类进行了筛选和探讨。 3、对17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胆红素、胆固醇、胆酸、去氧胆酸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牛黄的这几个成分相同,但含量多少有所不同。对5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镇静、解热、抗炎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药理作用性质与天然牛黄相同,皆具有镇静、解热、抗炎作用。作用程度二者相近且都此人工牛黄作用强。 4、对二头胆囊埋植异物的胆瘘牛的胆汁与血清中,胆红素、胆固醇、胆酸进行了测定,各数值均有变化。对胆汁β—葡萄糖醛醇苷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是活力增强。同时测定了100头正常牛胆汁与血清的胆红素、胆固醇、胆酸的含量。 5、对影响培育牛黄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一般说来异物种类,不同地区、体内埋植期限、不同个体对产量可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牛黄 牛黄为黄牛食百草之精华,或偶尔误食有毒物与不消化物造成肠胃雍滞等原因凝结成牛黄。有牛黄的黄牛一般出现食欲逐减,日渐消瘦,时有喀咳吼唤,眼红充血,夜视毛皮有发光现象。牛黄因存在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称谓:生于胆或肝中的大如蛋黄,小如谷粒,称为“蛋黄”;生于胆管或开管中的结石呈块状或管状,称为“管黄”;喀咳吼鸣的牛在喝水时,吐的牛黄堕落水盆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方法在牛胆囊内培植牛黄已获成功。牛黄形成机制的研究,得到人工培植牛黄工作者的热忱关注,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牛黄培植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分析测定,牛黄培植牛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和胆红素,在牛黄形成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胆囊胆汁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力。二、分析测定,牛黄培植牛血清中胆固醇及胆红素,在牛黄形成过程中含量的变化。试图探讨这些物质含量变化与牛黄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胆囊、膀胱)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唾液腺导管、输尿管等的管腔中。可造成管腔阻塞,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常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卯或虫体、粪块等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在核心之上。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用健康黄牛28头施行双胆囊(DG)植黄手术,使胆汁从胆囊全部流入模拟胆囊(AG)内再回流入十二指肠,使牛黄同时在AG内和胆囊内牛黄床上生长。本文采用向牛体内AG中注入肝泰乐来提高胆红素转化率,加入Ca2+促进胆红素沉淀,月产牛黄6.80±1.80g,胆红素含量达到或超过35%的占61.54%,实验组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天然牛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DG内培植牛黄效果优于AG内和胆襄内培植,肝泰乐和Ca2+可明显提高培植牛黄(CCB)的产量和质量,CCB中胆红素含量与胆汁中总胆红素(CB)和游离胆红素(UCB)的乘积呈正相关:y=32.93lgx-27.78,r=0.767**。  相似文献   

15.
人工培育天然牛黄,必须施行牛的胆囊手术,这是一种新手术。通过262例次牛的胆囊手术找到了最佳手术部位和手术方法。本手术具有安全、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等特点,为开发人工培育天然牛黄,提供了可靠的手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牛黄,是黄牛、水牛、野牛的胆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属于贵重药材,由于市场紧缺,价格昂贵,特别是在天然牛黄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展人工植黄,不仅可缓和牛黄供应紧张,而且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之道。每克牛黄销售价达350元左右,如人工植黄,一般每头牛可产牛黄3~15克,高的达26克以上,植黄三年可产牛黄30~40克,最高达126克以上,可收入44000多元,相当于出栏5头300千克以上肉牛的收  相似文献   

17.
胆红素为生化药材,是牛黄系列产品中人工合成牛黄的主要原料。而生产胆红素的主要原料是动物苦胆内的胆汁。在过去只能靠宰杀猪、牛、羊而获取胆囊与胆汁,由于胆汁的来源有限,直接影响着胆红素的生产,为解决这一矛盾,广大兽医科技人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出“活畜胆汁引流术”,来生产胆红素。综合当前的情报信息和我们的实验研究,“活畜胆  相似文献   

18.
<正> 体内有牛黄的牛多表现为吃草少、喝水多、久养不肥、行走乏力、经常鸣叫、卧不安宁,还有眼睛发红、体毛秃斑、体温处于高烧状态等等,这样的牛大多体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不少省、市、自治区有人想通过提取胆红素、体外培养牛黄和牛胆囊、内人工培植牛黄来支援四化建设及发家致富。有的进行了牛胆囊内埋置合子并注入大肠杆菌使之产生牛黄。这种方法使牛黄形成的时间过长,少说也要一年。利用胆汁提取胆红素,也是支援四化建设和致富门路。但是目前困难的也是胆汁来源问题,即原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牛黄的采收与人工培植山东泰安市菜蓝子科技园(271000)崔丽君牛黄为牛的胆结石。其形状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少数呈管状,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断面金黄色,且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是驰名中外的珍贵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