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2.
无灯接种法     
常规接种法,是在灭过菌的接种箱内,用酒精灯火焰封(瓶)口进行接种。采用这种火焰封口接种法,经常发现有杂菌污染,每只接种箱开始接的污染率低,后接的污染率高。经观察,这主要是因箱内的酒精灯在接种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同时使箱  相似文献   

3.
看了贵刊1985年第一期上刊登的《菌种瓶薄膜封口法》一文,觉得我这几年搞菌种,也一直采用薄膜封口,但与该文谈的方法有别,愿借贵刊一角谈谈,以与食用菌爱好者交流经验。我采用的方法是: 1.聚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以后,即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高压灭菌后,直接放入接种箱内,消毒、接种。 2.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后,用一层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和一层牛皮纸封口,经高压灭菌,于接种后将牛皮纸拿  相似文献   

4.
用棉塞作为菌种瓶的封口不仅成本高,灭菌时还常润湿棉塞,容易导致菌种污染。下面介绍几种不用棉塞的菌种瓶封口法: 1.用四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2.用双层报纸外加一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3.用双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4.用双层报纸外加一层聚丙烯薄膜,用牛筋扎紧。灭菌接种后,薄膜只松松地扎在报纸层外面,以增加透气性。 5.用一层聚丙烯薄膜并用牛筋扎口。此法仅用于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平菇、凤尾菇菌种,且不宜太长时间存放菌种,以  相似文献   

5.
菌种封口用棉塞,后期易长霉,用牛皮纸封口,水分易散发.我室试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做瓶盖,效果良好。1979~1980年,我室平菇、草菇、白木耳等原种和栽培种一万多瓶,全部用薄膜做瓶盖,杂菌污染率从原来的10%下降到1%,菌丝较用棉塞和纸盖的浓密,瓶栽平菇现蕾比纸盖的提前2~10天。  相似文献   

6.
先在袋的一头用棉线或塑料绳打一拉即散的活结绑扎封口。按要求装料打通气孔后,用同样的方法在料袋的另一头打活结绑扎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后两端袋口改用颈圈盖牛皮纸用皮筋扎封口,用同样的方法在料袋的另一头接种后封口,即可送培养室发菌。 这种消毒前后用两种不同封口方法的好处是:用棉线或塑料绳绑扎封口比橡皮筋封口牢固,进出消毒锅搬运方便,不会散口,不易污染。②棉线或塑料绳用量少,价格便宜,又耐高温,可节约成本。③消毒接种后改用牛皮纸封口,可避免因消毒湿纸而引起污染。④颈圈盖纸用橡皮筋束扎封口,操作速度快,封口后透气性  相似文献   

7.
常规生产麦粒菌种,瓶中麦粒不固定,在灭菌、接种、搬运过程中易与棉塞接触,棉塞和封口纸受潮,菌种的杂菌污染率较高。又由于菌种不能接到培养基底部,菌丝只能从上往下长,培养时间较长,耗养量大。为此,我们开展了用木屑培养基固定麦粒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间钻接种孔制种试验,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号,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用广口瓶制种,接种后一般是用薄膜扎绳封口,菌种的培养时间较长。为了缩短菌龄,我们根据平菇抗杂菌能力较强的特点,进行了“松口”培养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方法:于1985年9月2日按常规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分甲乙两组各70瓶。接种后用绳扎紧薄膜封口,分别置于事先用药物彻底消毒过的同一培养室,在24~27℃下培养。待菌丝长过瓶肩  相似文献   

9.
罐头瓶栽培黑木耳,由于瓶口大,接种易污染.为此,我们采取了薄膜封口打洞接种法,使接种速度成倍提高,杂菌感染极少。具体做法是:先将装满料的罐头瓶用12厘米见方的双层塑料薄膜和橡皮圈封口,再在薄膜中间用直径1.5厘米的锥形木棒打一接种孔,用医用胶布封严后,常压灭菌8~10小时。在无菌条件下揭开胶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5)
三种封口材料在金针菇菌种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无菌透气膜封口的菌种菌丝满瓶时间介于棉花塞、聚丙烯膜两者之间,比用棉花塞慢2 d、聚丙烯膜封口快10 d;常温培养20 d,菌丝健壮,杂菌污染率比棉花塞低3%;菌种扩接栽培袋成品率达99.5%,平均产量比棉花塞菌种增产13.4%,出菇子实体发病率比棉花塞菌种低2.3%。  相似文献   

11.
简易蒸汽接种的原理是利用水沸蒸汽,把重量极轻的杂菌及孢子冲掉,在接种物的上空小范围内,形成无菌区进行接种,从而避免杂菌污染,获得接种成功。 1、接种方法:接种操作室提前一天打扫干净,地面洒水,保持清洁湿润,用火炉(电炉)作热源。炉上放一铝锅(铁锅)装入适量的水,把接种钩和镊放入锅内,水沸后煮10分钟取出,然后距水面10厘米架一竿子,放入已灭菌并冷却到25℃左右的菌料瓶(袋)。瓶口向上,这时由二人同时操作,一人开口接种,另一人封口取出接完一锅再放一锅,如此接种毕放置培养室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750毫升菌种瓶或罐头瓶制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较为普遍,但常因接种室(箱)灭菌不彻底或漏气而感染杂菌.为此,笔者在如何提高接种成功率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把它介绍给大家.(一)草木灰封料面法按常规装料、打接种孔后,沿接种孔边缘撒一层薄薄的新鲜干草木灰(或生石灰粉).然后用两层牛皮纸外加一层塑料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有不少菇农制毛木耳原种常因瓶口棉塞受潮而造成严重污染.为此,笔者于1991~1992年进行了本项试验.(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毛木耳781,引自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78%,麦麸20%,蔗糖和石膏粉各1%,含水量60%,pH值自然.菌种瓶为容量750ml广口瓶,封口材料为棉塞、橡皮圈、聚丙烯薄膜.(二)试验方法 按常规方法配料、装瓶,用土蒸锅灭菌12小时再闷8小时,冷却至30℃以下接种.1991  相似文献   

14.
在制平菇等原种和栽培种时,采用微孔薄膜封瓶口,由于外界的新鲜空气可经微孔与瓶内气体进行交换,在正常情况下菌丝长满瓶比常规棉塞封口可提早10~13天,但菌蚊、厩腐蝇等害虫会从微孔进入瓶内,因此杂菌的污染率较高。为克服这不足之处,笔者作了如下改进,接种  相似文献   

15.
耿鸿禧 《食用菌》2011,(4):31-31
1母种用PDA综合培养基。制法同常规。 2用原种培养子实体。原种培养基制法同常规。 3子实体的取得:装原种时,先装到瓶的1/2,然后放3~5根线,这些线要贴在瓶壁上,后装满料、封口。灭菌、接种、培养同常规。因为壁上有些孔隙,所以很容易长出子实体。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制种容器,目前国内一般都用塑料袋、瓶及各类玻璃瓶。相比之下,玻璃容器的制种效果要好些。玻璃容器通常使用的有特制菌种瓶、输液瓶、罐头瓶等,特制菌种瓶在装料、取料接种操作上较方便,污染率较低,但价格比较贵;输液瓶在接种上与试管效果一样,污染率最小,但装料和取料时不方便,很费工时;罐头瓶价格便宜且易回收,装料、取料特别方便,但接种操作不方便,且接种污染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实践中摸索出利用罐头瓶制种且行之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1 准备好有丝口盖的罐头瓶,将瓶盖取下,用冲子(冲头直径2cm或根据需要而定),在盖中心冲一个孔。 2 装料时将盖拧开,料装满后将盖拧紧,并用棉花将圆孔塞住(稍紧),再用两层纸将瓶盖包封住。 3 将装好的料瓶置高压锅内灭菌,灭菌后在接种箱(室)接种,把瓶盖上面的纸取掉,拔出棉塞,过酒精灯火焰接入菌种,再塞上棉塞,不再盖纸(这样菌丝长势好),然后进行培养。当菌丝长满瓶需用时,可拧开罐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0年用废纸栽培香菇,初获成功,共收鲜菇5.58斤,平均每斤干纸收菇0.62斤。供试茵种为7402,试验配方为废纸60%,麦麸10%、粗糠30%、含水量调至70%,拌匀装入菌种瓶,封口灭菌,接种后置27℃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菌丝在废纸培养基上生长快,粗壮,没有发现杂菌污染。约36天菌丝都长满瓶,每块菌砖都出菇,每斤废纸  相似文献   

18.
平菇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接种方法操作繁琐,稍有不慎污染率高。笔者根据平菇菌丝和杂菌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多次试验,找到了一种开放式按种不污染的新方法:将稻壳用pH10以上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干备用。按常规法配料装瓶,料装至瓶肩处即装稻壳,稻壳装至瓶口压实约1cm厚,加瓶盖常规灭菌。灭菌后的料瓶放入接种室,喷pH110以上的石灰水上清液,降尘后进行开放式接种。接种后适温培养,20天左右菌丝发满瓶,成品率100%。究其不污染原因:稻壳所含粗纤维、二氧化硅等不易被分解吸收。常见细菌一般不分泌漆酶,在稻壳上难…  相似文献   

19.
一般制种都是在装料时加棉塞后进行灭菌,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仍有30%左右的棉塞受潮、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率更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了操作程序,将加棉塞放在灭菌之后。具体做法是:塑料袋装料后直接绑扎封口,广口瓶或加颈圈的塑料袋用耐压塑料薄膜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同时把作塞用的棉花装入耐压塑料袋内扎口灭菌。接种时把灭菌过的棉花(连袋)  相似文献   

20.
平菇纯麦粒菌种易污染、积水、破裂发粘和老化。我们经过近3年的实验,改煮沸为浸泡,拌入稻麦草粉等添加剂,并在瓶底垫0.5cm厚的干料,用米糠、、棉籽壳、草粉作封口料,打孔接种,大大减少了制种难度,污染率小于5%。满瓶日数为原来的一半,最快为一周;菌种不积水,麦粒不破裂;制种成本降低10—15%。这种方法稍加改变和调整,可用于双孢蘑菇麦粒种的大规模生产。也可用于金针菇、黑木耳、黄背木耳、香菇、猴头等的麦粒菌种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