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欧拉羊与乔科羊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乔科羊,生产的欧乔杂交F1代羔羊,18月龄时公、母羊体重增加9.06kg和3.77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92%和9.08%。试验组F1代18月龄公、母羊体重、体高、胸围及公羊体长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母羊体长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母羊(P(0.05)。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欧乔杂交F1代18月龄公、母羊屠宰前活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8.94 kg和6.00 kg,胴体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4.88 kg和3.27 kg,差异极显著;屠宰率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1.43%和1.1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在舍饲圈养的条件下,测定无角陶赛特和小尾寒羊半杂F1代初生时。3月龄和6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F1羔羊初生重、3月龄和6月龄的活重分别为4.21kg,18.31kg和30.31kg,较当地小尾寒羊半杂羊提高0.97kg,3.85kg和8.29kg(P〈0.01)。F1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胸宽和尻宽均高于当地同龄半杂羊(P〈0.01)。  相似文献   

4.
高建斌 《家畜生态》2014,(12):55-57
选择南江黄羊、南江黄羊×本地黄羊的F1代黄羊以及本地黄羊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分别对其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南江黄羊对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1代黄羊体重明显高于本地黄羊(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初生-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12月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6月龄体长、24月龄胸围差异显著(P〈0.05),12月龄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显示,南江黄羊杂交改良本地黄羊母羊在生长早期效果明显,显著高于本地黄羊。  相似文献   

5.
以国外著名肉羊品种波德代公羊为父本,以我州地方优良品种乔科型藏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波德代×乔科羊F_1的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比同龄乔科羊羔羊分别高14.43%、33.92%和27.39%,差异显著(P<0.005),波德代×乔科羊F_1的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乔科羔羊分别高3.68%kg和2.19 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为父本.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经对陶半细F1的测定.增重效果极显著。陶半细F1生长发育快,上膘快.肉质鲜嫩.在自然放牧条件下.7月龄平均日增重达102.9g;7月龄公羔较半细毛羊公羔体重高4.17kg.提高了16.57%,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较青海半细毛羊7月龄高1.71kg.提高17.85%.差异显著(P<0.05);净肉重较青半细毛羊7月龄高1.4kg.提高21.21%.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与师宗山羊杂交效果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同时设置3个重复的杂交试验,在3群师宗母山羊中同时放入波尔及师宗种公羊各1只,自由交配观察测定种公羊的配种能力、产羔数、后代毛色、初生重、各月龄体重;并通过补饲对比试验测定波×师F1代的育肥性能和肉品品质。结果表明,波尔山羊的配种能力强,多羔率为48.72%,后代毛色近似父本的比例为64.91%;杂交羊适应性强,初生重提高18.27%;1~11月龄日增重提高17.79%;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放牧加补饲的波×师F1代比单纯放牧的波×师F1代日增重提高85.16%,相同补饲条件下的波×师F1代比师×师日增重提高32.43%;每多增重1kg耗料量降低13.15%,耗料费降低13.03%。波×师F1代11月龄胴体重为(19.07±2.80)kg,净肉重为(15.47±2.20)kg,分别比同龄师×师羊(12.23±1.22)kg、(9.80±1.49)kg高55.93%、57.86%;品味鉴定、肉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分析,其多汁性、嫩度、香气、香味、膻味、pH值、大理石纹、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改良兴安细毛羊的产肉性能.通过德兴F1杂交后代产肉性能的测定,增重效果极显著.德兴F1杂交后代肉质鲜嫩,上膘快,在自然放牧条件下,6月龄平均日增重达225 g,达到德国肉用美利奴品种标准;6月龄公羔较兴安细毛羊公羔体重高5.7 kg,提高了14.18%;18月龄体重高4.4 kg,提高7.93%,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 kg和4.09 kg,分别提高25.03%和16.21%,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3 kg和3.74 kg,分别提高33.71%和17.98%,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用特克赛尔公羊改良蒙哈混血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特×蒙哈杂一代6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蒙哈混血羊高12.24 kg,胴体重高6.66 kg,净肉重高5.8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增加1.67 kg,眼肌面积增加8.13 cm2,为蒙哈混血羊的1.80倍,差异显著(P<0.05)。特×蒙哈杂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优质肉率、骨肉比均高于蒙哈混血羊,肉质较细嫩,羊肉品质得到改善。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68.6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特克赛尔羊改良蒙哈混血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欧拉型藏羊屠宰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青海省河南县10月龄羔羊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分别达到38.3kg和15.97kg,1.5岁羯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达到47kg,23.2kg和46.7%;1.5岁欧拉羊心脏、肺脏重分别为0.29kg和0.69kg,明显大于同龄藏羊(0.2kg,0.49kg),说明欧拉羊对缺氧的严酷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嘎松加 《家畜生态》2013,(11):29-30,36
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良好的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杂一代羔羊28只,藏羊羔羊15只进行育肥,测定其育肥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绝对增重、平均日增重和相对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5kg、72.5g/d和23.8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胴体重、屠宰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55kg和4.74%,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2cm。和0.7mm,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育肥后杂一代羊较藏羊多收入174.0元/只。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年龄相同的陶寒、陶本F1公羔羊与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公羔羊,在同等饲喂条件下育肥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肉比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陶寒、陶本F1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本地绵羊,表明:应用陶赛特羊改良小尾寒羊和当地绵羊的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特克赛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产肉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特克赛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特克赛×甘细F1平均妊娠期比对照组相差2~3 d,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高2、6、4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低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率为120%;特克赛×甘细F1的初生重、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10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58 kg和3.66 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5.75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掌握豫北地区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特点,认识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方法】选择3月龄断奶羔羊公母各30只,进行跟踪体重测量,直到24月龄为止;拟合了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生长曲线,计算了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豫北小尾寒羊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5以上,但VODBertalanffy模型更符合实际饲养情况,模拟效果更好(公母羊的R2分别为0.9730和0.9764);公母羊相应的体重极限参数A分别为113.717和71.814,调节参数B分别为0.534和0.464,瞬时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074和f).094;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拐点日龄分别为191.01d和105.39d,拐点体重分别为33.694kg和21.278kg,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24.668god-1和100.008god~1。【结论】VOFIBertalanffy模型在模拟3~24月龄豫北小尾寒羊生长状况方面为理想的数学模型,母羊比公羊早熟性更好,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此研究结果可作为饲养管理和选育改良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对甘肃榆中地区的适应性,以便为该地区引进推广良种肉羊提供依据。以兰州奉特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榆中肉羊繁育中心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6—2018年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8年无角陶赛特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断奶)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2016年到2018年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的繁殖率、产羔率、双羔率均在逐年提高;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1月龄重以及2月龄重均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克塞尔羔羊1月龄胸宽、2月龄胸宽和体长均显著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P<0.05),其他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两个肉羊品种在甘肃榆中地区均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以及较高的生长性能,均可在榆中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甘南地区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效果,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不同年龄段杂交后代与对照组后代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初生、18月龄管围差异显著,3月龄、6月龄、12月龄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