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鸡白痢 1.1 症状雏鸡发病时表现嗜睡、翅下垂、排白色稀便,甚至将肛门糊堵.当肺脏有感染时出现喘气和呼吸困难.关节感染时出现关节肿胀和跛行.患病母鸡和带菌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产的蛋孵化时死胚多;出壳后为弱锥,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大批死亡.肝脏肿大,土黄色;胆囊肿大;脾脏肿大.卵黄吸收不良肌、肝脏、肌胃、脾脏和肠道有白色坏死结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753-1755
将30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为2组,其中攻毒组20只,对照组10只。攻毒组按每只0.2mL腹腔注射禽腺病毒4型(FAV-4)病毒液,对照组不做处理,隔离饲养,临床观察2周。攻毒后第3天攻毒组开始出现死亡,将死亡鸡解剖观察各器官大体病变,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为FAV-4后,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攻毒组死亡鸡只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主要剖检病变为心包积液、肝脏肿大,个别可出现脾脏肿大、肺脏淤血、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脏、肺脏、肾脏淤血,细胞变性坏死;而对照组无任何异常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大肠杆菌病对鸡肝脏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采集来自洛阳市周边县区规模化养鸡场自然发病的鸡(30~150日龄)50例,经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收集其肝脏和脾脏,经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制片,HE染色,观察,分析肝脏和脾脏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病鸡临床上表现为精神萎靡,产蛋停止,排出绿白色稀粪,粪便中混有蛋清,具有恶臭味,并短期死亡;剖检可见肝脏实质内有白色坏死灶,有时呈铜绿色,纤维素性肝周炎,脾脏肿大;显微镜下可见肝脏严重淤血,肝细胞素紊乱,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部分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脾脏淤血,出血严重,脾小体结构消失,局部坏死,淋巴细胞减少,网状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4.
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血清4型禽腺病毒引起。为了解该病原的主要致病特点,采用Ⅰ群4型禽腺病毒聊城分离株(SDLC 201601)接种SPF鸡胚,观察鸡胚病变;人工感染1日龄SPF鸡,对病死鸡进行剖检,观察主要病理变化,并采用PCR方法对各脏器进行病毒DNA的检测。结果发现,鸡胚试验组至接毒后第8天鸡胚全部死亡,接毒6 d后死亡胚出现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变性或出血及肾脏肿大、出血等典型病变。SPF鸡试验组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死亡并达到死亡高峰,第4天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SPF鸡对照组无发病死亡;SPF鸡试验组死亡鸡主要病变在肝脏、心脏及肾脏等器官,其中肝脏的病变评分最高;死亡鸡的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管、胰腺、小肠、法氏囊、肌胃、腺胃等脏器均检测到该病毒的DNA。表明该毒株对1日龄SPF鸡感染性强,可侵袭各组织脏器,为全身性感染,致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贵州省某规模养殖场病鸡发病的原因,本试验对发病鸡进行了临床剖检,取其鸡冠、肝脏、心脏、脾脏和肾脏等病料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并进行了鸡痘病毒(FWPV)、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剖检可见病鸡存在鸡冠痘状结痂、肝脏肿瘤结节、心包积液、脾脏肿大等症状;细菌分离培养无菌落形成;基于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片段的PCR检测均呈阳性;随后的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进一步揭示了3种病毒的遗传进化状况。因此,送检病鸡确诊为ALV-J、FAdV-4、FWPV混合感染,依据确诊结果向有关养殖场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6):113-115
应用临床调查、肉眼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送检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同时应用PCR快速诊断技术确诊了病原。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进行性消瘦;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和脾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显微镜下肝脏和脾脏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PCR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PCR结果判定,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3,(18):25
疾病防治来自网友晨曦的问题:青年蛋鸡肝脏出血,死亡的鸡腹腔内有血水,但鸡只并不肥胖,零星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易碎,脾脏肿大有斑点,肾脏肿大,其他器官无明显的病理变化。曾使用疫苗防疫死亡率增加,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陕西省饲料工程研究中心宋战胜:青年蛋鸡50日龄后可发生马立克氏病,80~100日龄可能性更大,如果鸡出现进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1实验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9只病鸡均为某大型鸡场的19周龄肉种鸡。病鸡精神沉郁、衰弱,渐行性消瘦,鸡冠苍白,腿部有黄豆大小的血管瘤,大部分血管瘤顶部结痂,呈黑色。剖检可见病鸡肝脏、脾脏、肾脏、睾丸或者卵巢肿大,有的肝脏或者脾脏的体积是正常的2到3倍,其肝实质易碎,被膜下和实质中有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9.
对2013年间广西3个地方品种鸡养殖公司发生的临床血管瘤型疑似禽白血病进行实验室诊断,本研究开展了临床病理观察、剖检变化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3方面的工作。结果表明:1临床上,鸡表现出典型的血管瘤病症一般都发生在产蛋高峰期左右,血管瘤主要在胸腹部皮肤和脚趾处以血疱的形式出现;剖检病变主要见于肝脏,表现为肿大、坏死,有的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血疱;其次见于脾脏和腺胃,表现为肿大;也见于心、肺、胰、卵巢、胸腺和肠系膜等组织器官,多表现为肿大和坏死。2临床上表现出明显血管瘤病症的病鸡中,93.75%(15/16)能分离到ALV-J,6.25%(1/16)同时分离到ALV-A和ALV-J两个亚群。证实广西临床上表现出血管瘤的病鸡以ALV-J感染为主,且首次发现个别病鸡存在ALV-A和ALV-J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一员,能以高亲和力结合富含Apo E的脂蛋白,是机体细胞摄取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主要受体。本研究旨在探讨VLDLR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VLDLR在肿瘤发生中的变化提供依据。采集成年鸡骨骼肌、肺脏、脂肪、脾脏、肝脏等组织,提取RNA,根据Gen Bank中的鸡VLDL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RT-PCR扩增,检测鸡5种组织中VLDL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VLDLR基因在鸡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存在差异,表现为肌肉表达量最高,肺脏和脂肪组织次之,肝脏表达量最低。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骨骼肌(10.95±0.14)、肺脏(3.87±0.23)、脂肪组织(3.02±0.11)、脾脏(2.31±0.08)和肝脏(1.00±0.17)。本试验证实VLDLR基因在肺脏有较高的表达量,脾脏也有一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乡下老家共养了27只散鸡,2013年10月15日,我带回一只已经宰杀的散养公鸡,发现鸡冠苍白;胸骨异常突出,胸部肌肉贫瘠;打开胸腔,肝脏有许多黄豆大小的白色结节,出于职业习惯,对该鸡进行了仔细剖检,肝脏未见肿大,结节略突出于肝脏表面,切面呈脂肪样;脾脏肿大有结节;心脏正常;腺胃胃壁明显增厚,触摸感觉较硬,切开后腺胃乳头消失,粘膜出血、坏死;肠管肿大有肿瘤状物,肾脏肿大有数颗白色结节,法氏囊已经萎缩。  相似文献   

12.
寇永标 《兽医导刊》2016,(13):55-55
正(一)临床病状发病已有2~3d,每天死亡10多只,整群萎顿,羽毛蓬乱,翅下垂,两眼半开呈昏睡状,鸡群打堆,个别极度衰弱,卧地不起,腹部膨胀,外观腹下皮肤呈青紫色,拉灰白色水样稀粪。(二)剖检变化经剖检数只病死鸡,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脾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脾流域肿大到正常2倍左右,心外膜覆盖着黄折色膜,十二指肠有出血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1月,长春市某蛋鸡养殖户到吉林农业大学兽医院就诊,送检患病鸡20余只,通过病理剖检,可见大部分送检鸡的肝脏、脾脏明显肿大,其中2只鸡的肝脏和脾脏上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病灶,此外,在卵巢、肠道、心脏和肾脏也可见肿瘤结节。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为禽白血病阳性,初步诊断为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14.
鸡大肝脾病     
鸡大肝脾病单松华徐朝哲(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鸡大肝脾病(Bigliverandspleendisease,BL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1,2]。肉用种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突然下降,死亡率增高,脾脏、肝脏肿大,组织学上先出现淋巴增殖期...  相似文献   

15.
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os 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1].本病以肝脏肿大、表面散布大小不等的圆形、绿色或黄白色坏死溃疡和盲肠发炎肿大为特征.多发于雏火鸡和雏鸡,成年鸡也能感染,但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16.
选择30日龄无球虫感染的鹿苑鸡与油鸡各60只、大骨鸡与固始鸡各50只,分别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每只鸡经嗉囊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1×105个.感染后第2、4、6、8、12天分别扑杀感染组和对照组,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盲肠,测定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SOD的活性在4个品种感染鸡的脾脏、肝脏、心脏和盲肠组织中下降,而在肾脏组织中增高;具体为,在鹿苑鸡的脾脏和大骨鸡的肝脏与心脏先增高后下降,而在鹿苑鸡的肝脏与盲肠、油鸡的肾脏和固始鸡的肓肠中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球虫感染引起的T-SOD活性变化在不同品种鸡和同一品种鸡的不同组织中是不一致的;4个品种鸡组织中T-SOD活性变化与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敏感性程度之间关系不十分明晰,但球虫感染引起油鸡的盲肠组织内T-SOD活性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安徽省五华鸡J亚群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对五华鸡进行P27抗原和ALV-J抗体检测.挑选5只抗原抗体阳性鸡进行PCR检测,同时将5只抗原抗体阳性鸡和5只抗原抗体阴性鸡进行剖检,制作病理切片.其中1只鸡PCR检测为阳性,能扩增出545 bp条带,PCR检测阳性的鸡其心脏有肿瘤、脾脏肿大等病理学变化;组织切片发现心脏、肝脏、脾、肾、肺等组织内有弥漫性髓细胞样瘤细胞或髓细胞瘤病灶,髓细胞样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颗粒.结果表明五华鸡已经感染了ALV-J,且部分鸡个体已经发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广东某麻黄种鸡场疑似禽白血病的患鸡进行确诊,试验采用了剖检、反转录PCR(RTPCR)、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患鸡剖检可见皮下、心脏、肾脏、肺脏、胰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肿瘤结节,肝脏、脾脏、肾脏严重肿大,质地变硬,颜色变淡;随机收集该场5只疑似病鸡的病料进行PCR检测,4只病鸡的病料可扩增出目的条带;采集病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气管、肾脏、脑、肠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内脏器官和软骨组织的骨化部分中含有数量不等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呈单个散在或局灶样分布,大脑有单个散在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出现,小脑组织轻度水肿。综合以上结果确诊该鸡场病鸡所患疾病为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1临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无食欲和饮欲,耷拉翅膀,有的蹲伏,两膝关节着地,有的有神经症状,扭脖,转圈或呈观星状,粪便呈黄绿色稀便。2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营养程度较好,胸部、腿部肌肉有轻微充血、出血,嗉囊内充有食物,肝脏肿大,并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肿大,心冠脂肪出  相似文献   

20.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传染性肠肝炎或鸡黑头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本病主要损伤肝脏和盲肠,主要特征是盲肠出血肿大,肝脏有扣状坏死溃疡灶。主要发生在散养的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