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汝洋  潘月敏  许旭  高智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07-13808,13810
[目的]探讨培养基营养条件对安徽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安徽地区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的7种培养基中,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查彼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在以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结论]为该菌的相关研究以及所致大豆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枯萎病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枯萎病菌的培养对枯萎病抗性鉴定至关重要。针对5个不同来源(河北曲周、鸡泽、保定、乌鲁木齐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别命名为QF、JF、BF、WF、PF)的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设置了8种培养基及2个培养温度处理,研究菌的生长速率、产孢数及孢子的致病力,以筛选适宜的枯萎病菌及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枯萎病菌BF产孢量最大,棉花枯萎病感病品种冀棉11接菌QF、JF、BF以及WF 35 d后仍未发病或者发病不明显,PF致病力最强且使冀棉11在接菌后25~30 d出现枯萎病症状;Czapek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落生长速率为1.29 cm·d-1,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PSA-200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枯萎病菌产孢量显著高于PSA-75和Czapek,PSA-200总产孢量最大,Czapek总产孢量最小;Czapek液体培养基产孢数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且培养4 d为宜,但培养温度25和30 ℃之间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为棉花枯萎病菌筛选及其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甘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梨盘多毛孢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防治该病原菌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的测定来研究梨盘多毛孢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PDA和PSA培养基最适宜菌落生长,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pH 4左右,菌丝产孢量最多;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4℃全暗和全光有利于菌落生长,全光条件下产孢量最大。碳源测定的试验显示:淀粉和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果糖最适宜产孢。氮源试验表明:氮源中以酵母膏、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宜菌丝生长,蛋白胨最适宜产孢。12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己唑醇、多菌灵、咪鲜胺锰盐的毒力较强,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剂。以上结果为试验条件下高效培养梨盘多毛孢褐斑病菌奠定了基础,为生产上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白菜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源照射对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测量了黑斑病菌孢子生长的菌落直径,对适合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通过同一种培养基PSA进行培养,8株白菜黑斑病菌株中火烧坪BHB1的产孢量最好;最适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是PSA培养基,PDA培养基、豆芽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也较适合黑斑病菌孢子的萌发。白菜黑斑病菌孢子在0~35℃能够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15℃。该菌在日光灯照射下产孢量显著高于紫外照射,且日光灯不宜长时间照射,紫外灯照射不利于孢子萌发。黑斑病菌菌落在第4~7天生长最快。[结论]为白菜黑斑病的抗病育种研究和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浓度的洋葱粗提取液下甘蓝枯萎病菌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变化以及菌丝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固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 g·mL~(-1)时,病原菌生长抑制率为45%,当液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g·mL~(-1)时,对病原菌产孢量抑制率达到98.6%,当浓度为0.4 g·mL~(-1)时,对甘蓝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2.0%;显微观察发现洋葱提取液处理下,病原物菌丝结构发生改变,当浓度为0.6 g·m L~(-1)时,菌丝裂解。由此可知,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汤吉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06+111
研究不同氮源对棉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钠为氮源培养基时产孢量最高,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时病原菌生长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谷物粒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为玉米小斑病大面积抗病鉴定工作提供保障.[方法]以玉米小斑病菌野生型菌株HX5为试材,探索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9个温度梯度、9个培养时间段、7种高低温诱导和5种不同光照等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的7号培养基产孢量最多,为16.8×104个/g;24℃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在20和24℃黑暗条件下,培养35 d时的产孢量最多;35℃高温、4℃低温诱导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的产孢量最多,为4.6×105个/g.[结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为玉米小斑病菌产孢最佳培养基,该培养基可显著促进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24℃、光照强度2000 lx光暗交替各12 h的培养条件下,病菌的产孢量最多;在35 d内培养病菌,培养时间与产孢量成正比;35℃高温和4℃低温诱导对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产黄青霉菌是一种重要的真菌,广泛用于农业、环境、医疗等方面,其生长和产孢量受发酵条件的影响。为筛选产黄青霉菌最优发酵条件。[方法]本文选取不同的培养基、温度、pH、光周期、紫外线等条件,通过测量菌落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筛选出产黄青霉菌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SDAY培养基是最适培养基,在温度为25℃、pH为7、光周期为24L、紫外线不照射时最适合产黄青霉菌生长,并验证最优发酵条件。[结论]本研究可为产黄青霉菌的大量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改良的理查德培养基中 ,通过对引起枯萎病的五种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专化型的枯萎病菌镰刀菌酸产生的早晚及产生数量明显不同 ,而且其菌丝生长情况也各异。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和翠菊专化型的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淀粉、氯化铵最适.分生孢子的产量及萌发率分别在2...  相似文献   

13.
对隆回县食用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菌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8℃,最适产孢温度为34℃;最适菌丝生长pH值为5,最适产孢pH值为6;孢子交替光照处理下最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在52℃下处理10 min能全部致死;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果糖;而最适菌丝生长和最利于孢子产生的氮源不同,分别为天冬氨酸和硝酸钾。室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2.5%烯唑醇WP、10%苯醚甲环唑WG、腈菌.福美双WP、5%己唑醇ME、3%中生菌素WP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的作用,同时还研究了万寿菊根无菌水提取物对辣椒幼苗的作用。结果表明,万寿菊根乙酸乙酯,乙醇,无菌水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常温下无菌水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菌丝形态无明显影响,另外万寿菊根无菌水提取物能够提高辣椒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墨兰假鳞茎腐烂病病原及防治方法,以明确其发病原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2005~2007年从广东顺德、番禺采集墨兰假鳞茎腐烂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鉴定。同时测定致病菌在14种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从选用的18份墨兰假鳞茎腐烂病标本组织中均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在假鳞茎基部伤口接种该茵发病率100%。该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6~34℃,适宜温度20~32℃。多菌灵、多-硫、恶霉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人工接种试验表明,用有效浓度为1000gμg/ml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墨兰假鳞茎预防茎腐病效果很好。[结论]Fusarium oxysporum Schl.是导致墨兰茎腐病的病原,假鳞茎基部伤口是该菌入侵的重要途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是预防墨兰分株移栽时病菌从伤口入侵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30℃,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8℃;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菌对孔雀石绿不敏感,对淀粉和硝态氮的利用能力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和氟硅唑的毒力较高,EC30分别为2.2671mg/L和13.3418m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节瓜枯萎病生防菌对常用杀虫剂的适应性,为配制拮抗细菌和杀虫剂的最佳复合制剂、提高节瓜枯萎痛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株节瓜枯萎痛生防细菌Bio-A1、Bio.B22和Bio—DIO的发酵液分别与杀虫剂福气多、乐斯本、绿色金通混合,划定其混合液对节瓜枯萎病痛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3株节瓜枯萎病生防细菌Bio—A1、Bio-1322和Bio—DIO与接种在含有杀虫剂福气多、乐斯本、绿色金通的培养液中发酵,测定杀虫剂对拮抗菌生长繁殖及其菌落形态的影响。[结果]拮抗菌Bio—A1、Bio-1322和Bio—DIO对这3种杀剂均能很好地适应,福气多还可显著提高拮抗菌Bio—B22和Bio-DIO的抑菌活性;福气多、绿色金通和乐斯本对3种拮抗细菌Bio.A1、Bio.1322和Bio.DIO的菌落形态没有影响,福气多对拮抗菌Bio.DIO的繁殖没有影响;这3种药剂能显著地减少拮抗细菌Bio—AI和Bio.B22的繁殖数量。[结论]生防菌发酵液与杀虫剂混合后,不会影响其抑菌活性,完全可以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的防病作用。[方法]就内生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菌平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内生菌对菠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内生菌在菠菜根部的定殖位点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浓度为1×107cfu/ml时,Bacillus sp.对菠菜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内生菌定殖在菠菜根部木质部导管中。[结论]从菠菜根部筛选出的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有的较好防治效果,可以利用此开发具有潜在生防价值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9.
穿心莲,胡椒枯萎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2种重要的栽培药用植物:穿心莲及胡椒的估萎病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明确了2种药用植物病害的病原,并进一步对尖孢镰刀菌进行了专化型测定。根据形态,培养性状及致病性试验,鉴定出穿心莲枯萎病系由Fusrmum axysporum Schl.f.sp.androgrpahis K.X.Zhou et P.X.Chi,f,sp.nov.引起,采用浸根接种获得成功。胡椒枯萎病系由F.axysparu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