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炭对原油污染土壤中苏丹草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苏丹草为修复植物,设置土壤原油污染水平(0 g/kg,C0;10 g/kg,C1)和生物炭添加水平(0 g/kg,B0;20 g/kg,B1;40 g/kg,B2),研究了苏丹草拔节期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原油污染胁迫的响应,以及生物炭添加对胁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原油污染对苏丹草光合作用存在胁迫效应,显著降低了苏丹草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率(Eu)和瞬时水分利用率(WUE)。生物炭添加对苏丹草光合生理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且与添加量有关;B1水平下苏丹草Pn、气孔导度(Gs)、Eu和WUE均显著低于B0水平,B2水平下苏丹草的Pn、Gs、蒸腾速率(Tr)和Eu均显著高于B0水平。生物炭添加缓解了土壤原油污染对苏丹草净光合速率的胁迫。在原油污染情况下,B2水平的苏丹草净光合速率比B0水平高72.30%,基本恢复到原油污染前土壤水平。生物炭添加量40 g/kg(B2水平)可缓解原油污染土壤对苏丹草光合生理特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炭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土壤改良剂,目前针对铁改性油菜秸秆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养分淋失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向茶园土壤中添加改性、未改性油菜秸秆生物质炭(炭土质量比分别为1 %、3 %和5 %)后开展土柱淋溶及土壤培养实验,研究铁改性或未改性油菜秸秆生物质炭作用于土壤养分淋失及酶活性(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旨在分析和比较铁改性及未改性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可增加茶园土壤的保水能力, 土壤水分累积淋溶量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减少, 添加5 %的改性生物质炭(g3)及未改性生物质炭(w3)分别较未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CK)减小7.70 %和16.98 %。g3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和磷酸盐的固持作用最为显著,淋失量较CK处理分别减少31.82 %和60.56 %。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但添加改性或未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w3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4.85 %~25.10 %和19.00 %~48.98 %,添加3 %未改性生物质炭(w2)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出其他处理2.14~29.33 μmol·h-1·g-1;g3处理对酸性磷酸酶促进作用最强。总的来说,未改性生物炭在增强茶园土壤持水能力及促进土壤酶活性方面要优于铁改性生物炭,而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磷养分的固持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改善茶园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应适量选取铁改性生物质炭。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期筛选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多食鞘氨醇杆菌(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为目标微生物,选择多种生物质材料(松针、玉米芯、草)为前体物制备生物炭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石油降解菌剂,探索获得较高除油效果菌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以松针及其生物炭为载体的菌剂除油效果优于玉米芯系列和草系列;以生物炭为载体的菌剂除油效果优于以其前体物为载体的菌剂。由于玉米芯易在当地大量低成本获得,考察了玉米芯炭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条件:300℃热解玉米芯4 h,以粒径>200目的玉米芯炭为载体,投加量为1 g/100 mL的固定化培养基,菌接种量为5%,固定时间为18 h,转速160 r/min,温度30℃,离心后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2次获得菌剂。该菌剂对5 g/L原油培养基的周除油率是47.6%~50.7%;菌剂含降解菌5.8×109 CFU/g,吸附法对菌的固定效率为80.7%,降解菌主要附着区域为玉米芯炭表面及孔。该菌剂可为进一步修复油田石油污染土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吸收镉以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广东韶关重金 属镉污染的菜田土壤为基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铁改性生物质炭不同施用量〔生物炭 / 土壤重量比分别为 0(CK)、0.1%、0.3%、0.5%、1%〕对小白菜根际、非根际土壤水溶态、交换态镉含量及镉吸收、品质及抗氧 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铁改性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根际以及非根际土壤水溶态镉含量,铁改性生物质 炭添加量在 0.5% 时根际水溶态镉含量最低,为 CK 的 58.55%;铁改性生物质炭添加处理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交 换态镉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同时,铁改性生物质炭添加可提高小白菜生物量以及 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 含量,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镉含量与吸收量,显著提高小白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结论】铁改性生物质炭添加量为 0.5% 时效果最佳,对镉污染土壤小白菜产量和 品质具有明显促进和改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根际土壤水溶态镉含量,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炭的增产机制。【方法】分别以木屑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450、550℃下裂解得到生物质炭。采用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性组分(浸提液)与难溶性组分(炭骨架)分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及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1 g/盆,显著高于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13.0 g/盆)和对照处理(13.5 g/盆)。与地上部生物量类似,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形态学指标较木屑生物质炭和对照处理显著改善。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5 g/盆,较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和浸提液分别提高26.9%和17.9%。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较添加浸提液处理分别提高64.1%、51.1%、38.3%和80.0%。不同炭化温度裂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处理相比,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氮含量提高25.9%,而磷和钾含量分别降低39.7%和14.1%。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处理分别提高0.1个单位、20.3%、19.1%、29.1%和189.2%。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相比,添加生物质炭骨架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4.6%、6.6%、41.3%和55.1%,土壤pH升高0.13个单位;而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49.8%、18.9%和24.2%,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长、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pH呈正相关,与小白菜地上部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生物质炭制备原料和组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较木屑生物质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经热水浸提后再添加至土壤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生物质炭中可溶性组分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生物质炭增产的主要机制,而可溶性组分对根系促生作用与原料、制备温度和其本身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对土壤石油污染的高抗草坪草品种,以早熟禾‘巴润’和高羊茅‘千年盛世’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庆油田地区的原油,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石油污染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草坪草种子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随着土壤中石油污染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早熟禾相比,高羊茅各指标的降低程度较大。早熟禾对土壤石油污染的抗性要好于高羊茅。  相似文献   

7.
以补血草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及NaCl胁迫(0~12 g/L)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及胚芽、胚根生长情况等进行测定,并进行了复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均抑制补血草种子萌发,延缓其萌发时间,补血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补血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与NaCl的浓度呈负相关,相对盐害率则正好相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补血草胚芽和胚根生长受到的抑制逐渐增大,且胚根的受抑制作用较大;复萌试验结果表明,补血草种子在NaCl溶液中具有活力,胁迫解除后仍能迅速萌发,总萌发率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01-301,304
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苏丹草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度及对幼苗芽长、根长、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50 mmol/L)处理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100 mmol/L)处理对苏丹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根长和细胞膜透性受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柠檬酸改性芬顿氧化法在修复湖南某石油烃污染场地的最佳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土比、柠檬酸与柠檬酸钠投加量、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投加比例以及双氧水投加量等指标,测得剩余石油烃含量,得出土壤中石油烃(TPH)的降解率。结果表明:柠檬酸改性芬顿化学氧化法具有比传统芬顿氧化法更好的氧化能力,在中低pH值下仍能保持良好的TPH去除效果。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投加比例在1∶80~1∶100 TPH去除效果最好。土水比为1∶1,pH值为5时,芬顿试剂对土壤污染样品H-S和L-S中的石油烃去除率可达到98.7%和99.9%。  相似文献   

10.
自盐渍化地区(黄河三角洲)采集4种不同石油污染程度的土壤样品,从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石油烃的4个菌系和8个单菌株.分别以原油、柴油、烷烃和多环芳烃(PAHs)为底物进行培养,测定降解菌的生物量和降解率,研究其对不同底物的耐受浓度和降解潜力.结果表明,获得的石油烃降解菌为轻度嗜盐菌;不同菌株对不同底物的耐受浓度不同,混合菌系对不同底物的降解能力强于单菌株,对单一组分底物的降解优于复杂组分的底物;单菌株1-2、3、5、7能较好地降解PAHs并且对原油的降解能力高于柴油,单菌株1-1、4、6、8能够利用烷烃且对柴油的降解能力要比原油高;降解菌对柴油和原油的最高降解率分别可达78.4%和70.7%,对正十六烷和菲的生物降解率分别高达87.7%和88.1%,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中土著菌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生物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比较陕北农牧交错区11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期为有效开展优质牧草品种筛选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丹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高,披碱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低;苏丹草幼苗鲜重、根长、芽长和根芽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幼苗;不同牧草种子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根长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综合排序前3位的牧草品种为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综上表明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适宜于在陕北农牧交错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观赏草萌发期对铜锌复合胁迫的耐性,以8种观赏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处理对观赏草萌发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质量浓度的升高,8种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鲜质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Cu~(2+) 500 mg/L、Zn~(2+) 800 mg/L处理观赏草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不同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4种狼尾草属观赏草较4种芒属观赏草的耐性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供试观赏草的耐铜锌性进行综合评析,种子萌发期耐受性强弱依次为小兔子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大布尼狼尾草金红羽狼尾草细叶芒花叶芒晨光芒斑叶芒。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比较陕北农牧交错区11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期为有效开展优质牧草品种筛选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丹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高,披碱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低;苏丹草幼苗鲜重、根长、芽长和根芽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幼苗;不同牧草种子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根长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综合排序前3位的牧草为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综上表明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适宜于在陕北农牧交错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材料与营养物配施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营养物质、玉米秸秆碎屑和生物炭材料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对4个处理组修复后土壤理化性质、修复中和修复后土壤生物特征和石油烃类物质的去除率,以及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碎屑和生物炭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并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P0.05)。在石油污染土壤中添加营养物和两种疏松材料均能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其中生物炭与营养物联合处理组效果最佳,修复90 d微生物数量达到7.24×107CFU·g~(-1)。修复后玉米秸秆碎屑与营养物联合处理组和生物炭与营养物联合处理组总石油烃和不同组分烃类物质明显减少,尤其是生物炭联合处理组,明显高于单独营养物处理组和对照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石油烃去除率三者之间多呈显著相关,其中土壤孔隙度和总氮对微生物影响较大,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去除作用明显。因此,添加生物炭材料并配施营养物质既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又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增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添加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生物质炭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以有机碳为主的"炭骨架"(水洗生物质炭,washed biochar)和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的"类植物生长激素"(生物质炭浸提液,biochar extracts)分离,再通过燃烧法将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主的"速效养分"(生物质炭灰分,biochar ash)分离。将这些不同的组分添加到高、低2种肥力土壤中,研究其对不结球白菜(简称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添加不同生物质炭组分对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和水洗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高肥力土壤中小白菜的根冠比。添加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均显著降低了收获期小白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不同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41%~84%。添加水洗生物质炭提高了高肥力土壤中小白菜地上部维生素C含量;而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增加了低肥力土壤小白菜地上部维生素C含量。添加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均显著提高了收获期小白菜地上部钾含量,不同处理钾含量增加43%~88%。小白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添加秸秆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小白菜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同时提高了钾含量。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白菜地上部钾吸收量的增加可能是硝酸盐含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生物质炭对红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数量,减缓土壤氮素供应强度,促使土壤中矿质态氮向微生物生物量氮转化,但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较小。氮素较低的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可导致速效氮素的明显下降,在施用生物质炭同时应配合施用氮素;而对于氮素偏高的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中的速效氮的水平,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或NH+4 N和NO-3 N在土壤中的过度积累。  相似文献   

17.
在150~600℃范围内制备生物质炭,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施加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生物质炭比表面积加大,芳香化结构加深。土壤中添加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培养400d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且添加高温(≥400℃)制备生物质炭的土壤CO2累积释放量低于未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处理;添加低温(<400℃)制备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腐植酸和胡敏酸含量,而添加高温(≥400℃)制备生物质炭的土壤其腐植酸和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显著。另外,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H/F皆未发生显著变化,而胡敏酸的E4/E6值则在添加200℃和250℃制备的生物质炭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500℃和600℃制备的生物质炭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贵州尖椒专用炭基肥中生物质炭的最适添加量,为辣椒施肥时添加适宜用量生物质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物质炭设4个不同添加量处理,T1:10%生物质炭(添加量250 kg/hm2)、T2:20%生物质炭(添加量500 kg/hm2)、T3:30%生物质炭(添加量750 kg/hm2)和T4:40%生物质炭(添加...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修复对黄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法对石油污染黄土壤进行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通过测定修复过程中的不同组分烃、不同形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对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经过5周的修复处理,生物刺激法处理的土壤中总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14.54%、21.98%、33.14%,土壤铵态氮含量由初始添加的210.4 mg·kg-1降低至97.2 mg·kg-1,土壤硝态氮含量在修复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经过生物刺激修复的土壤中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降解菌数分别为1.60×105、3.09×105、7.08×103,而未经修复处理的土壤中三种烃降解菌数量分别为2.69×10~4、2.57×10~4、4.07×103。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刺激法可有效去除黄土壤中的石油烃。影响石油污染黄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限制性因素为土壤中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与未经修复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相比,生物刺激处理使土壤中烃降解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添加不同裂解温度和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通过720 d的室内培养法,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下(干湿交替、75%田间持水量、淹水),添加4种生物质炭(350WX:裂解温度为350℃的未洗涤生物质炭;600WX:裂解温度为600℃的未洗涤生物质炭;350X:裂解温度为350℃的洗涤生物质炭;600X:裂解温度为600℃的洗涤生物质炭)的湿地土壤矿质态氮差异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干湿交替和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360 d后,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平均下降了64.62%和27.64%,氮素净矿化速率分别平均下降了82.9%和36.1%,且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为正值;而淹水条件下,培养120 d和240 d,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净矿化速率低于对照土壤,分别下降了14.93%和21.30%,且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也为正值,但培养360 d时,高于对照土壤且平均分别增加了49.16%和176.22%,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为负值。3种水分条件下,总体上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净矿化速率均表现为添加裂解温度为350℃生物质炭的土壤大于添加裂解温度为600℃生物质炭的土壤,其中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添加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土壤大于未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土壤。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氮素矿化抑制或促进作用受土壤水分影响,同时又深受施用时间长短、生物质炭裂解温度以及生物质炭洗涤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