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肉孢子虫病(Sarcocystosis)是由肉孢子属的虫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笔者在市场检疫工作中,发现近两年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有上升趋势。为此,于2003年对循化县街子乡、积石镇、白庄乡的三个牛羊肉市场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部分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绵羊住肉孢子虫在河南地区的感染情况,观察绵羊住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特点,评价住肉孢子虫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致病特点。运用肌肉压片、石蜡切片技术和PCR方法检测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观察住肉孢子虫的虫体形态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61份绵羊组织样品中住肉孢子虫成熟包囊肌肉压片、石蜡切片和PCR的阳性率分别为37.27%(60/161),73.91%(119/161),75.16%(121/161);其中2.52%(3/119)的样品中检测到未成熟包囊,包囊密度50个/cm~(2 )的样品为31.93%(38/119);此外包囊周围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动脉血管周围炎的组织样品分别为15.97%(19/119),73.95%(88/119),8.40%(10/119)。该研究为监控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绵羊3种胞内寄生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绵羊住肉孢子虫、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流行情况,从河南省焦作市某绵羊饲养村,采集了114个心脏、61个食道肌和131份血清样品。应用镜检法对心脏和食道样本进行住肉孢子虫包囊检测,PCR扩增18S rRNA进行住肉孢子虫虫种鉴定;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新孢子虫和弓形虫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分离的住肉孢子虫均为柔嫩住肉孢子虫;住肉孢子虫阳性率为39.47%(45/114),新孢子虫血清阳性率为57.25%(76/131),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21.37%(28/131),三者混合感染率为7.89%(9/114)。表明3种原虫感染在该绵羊群体中普遍流行,提示在绵羊饲养时要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住肉孢子虫病(Sarcocystosis)是由住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e)的多种住肉孢子虫感染各种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水牛、黄牛、猪、绵羊等的住肉孢子病都有相关报道,但奶牛的住肉孢子虫病却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西宁市屠宰场中猪、牦牛和绵羊胴体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病原学调查方法,检查绵羊511只,牦牛209头,猪512头,住肉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73.58%、63.64%、51.17%。经测量,牦牛住肉孢子虫为880.10±6658.82μm× 98.21±53.20μm,猪住肉孢子虫为665.15±349.43μm×133.60±35.98μm,绵羊住肉孢子虫为503.75±412.44μm×79.69±45.78μm。结果表明,青海家畜存在住肉孢子虫病的严重流行,威胁着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绵羊住肉孢子虫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是一个世界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以包囊的形式寄生在绵羊横纹肌肉。过去一直认为住肉孢子虫对绵羊无致病性,没有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国外对绵羊住肉孢子虫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国内外有关绵羊住肉孢  相似文献   

7.
牛和羊心肌住肉孢子虫包囊病理组织学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PCR技术,调查分析牛和羊心肌(黄牛405份,绵羊311份)食源性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强度。结果发现,黄牛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49.38%(200/405,95%CI=44.54~54.23),感染密度为5.17~8.73个/cm2,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2.48%(101/311,95%CI=27.51~37.87),感染密度为7.06~32.02个/cm2。其中黄牛住肉孢子虫薄壁包囊占88.00%,厚壁包囊2.00%,混合感染10.00%,而绵羊住肉孢子虫薄壁包囊、厚壁包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8.61%,31.68%,29.71%。牛、羊心肌消化液成功扩增出DNA长度为350bp的牛住肉孢子虫基因片段、羊住肉孢子虫600bp的基因片段,进而验证形态学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和PCR结果显示,牛和羊心肌中分别存在住肉孢子虫S.cruzi、S.hominis和S.arieticanis、S.tenella,均对牛羊存在致病性,并且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该研究为防控牛羊住肉孢子虫病,牛、羊肉品的安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原地区牛、羊心肌住肉孢子虫病流行情况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大通县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寄生于肌肉间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以食肉动物为中间宿住,主要寄生于中间宿主的肌肉中,分布广泛,感染率高。为了解近几年大通县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在2005年7月-2006年7月对大通县屠场的绵羊胴体进行了涸杏,为今后防治工作和肉品检疫提供科学的依据,并探讨其流行痫学。  相似文献   

9.
住肉孢子虫系二宿主寄生物,其所致病性与防治工作同发育史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依据虫体发育史特点,应用免疫、药物平方法在小范围内或通过实验感染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有的观察和介绍了温度对中间宿主胴体内住肉孢子虫存活期的影响等。国内仅有报道人作为终末宿主的肠壁型肉孢子虫病的防治试验。家畜住肉孢子虫病的药物防治试验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仅就天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病例作动物模型,进行了药特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白庄、街子和积石镇3个牛羊屠宰场所屠宰的绵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抽查,结果表明,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比往年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被检的140头牛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67只;150只绵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9只;135只山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84只;150头猪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1只。根据检出的虫体形态特点及大小,初步确诊冷湖地区牛感染的肉孢子虫为枯氏住肉孢子虫、绵羊和山羊感染的肉孢子虫为嫩肉孢子虫、猪感染的肉孢子虫为米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进口肉品的国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检验程序,这种严格的检验揭示了被宰动物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有日益上升趋势。被住肉孢子虫感染的动物已报道有猪、牛、绵羊以及野山羊等。住肉孢子虫感染的检出向肉品检验提出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川口镇农贸市场绵羊肉孢子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90年5月,我们采用膈肌压片镜检法,抽样调查了民和县川口镇农贸市场屠宰出售的36只绵羊胴体的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检查结果: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80.56%,感染强度140(5—460)条/克肉样。镜下观察虫体呈椭圆形或长纺锤形,  相似文献   

14.
<正>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寄生于多种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为摸清我县牦牛住肉包子虫感染情况,笔者利用市场检疫的机会,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河卡镇的上市藏系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于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海青石嘴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科的多种住肉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住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羊、牛、马、猪等家畜外,在鼠类、禽类和人体内均有寄生。羊住肉孢子虫,虫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长1㎝左右,主要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食道、横纹肌、膈肌和心肌。家畜感染住肉孢子虫病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一般认为致病作用很小,但经济上的损失很大。轻度或中度感染无可见病症,严重感染时,可呈现跛行,虚弱,消  相似文献   

16.
对贵南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绵羊的感染率为96%。其中以食道感染率为最高,其次为膈肌和心肌。  相似文献   

17.
对贵南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绵羊的感染率为96%。其中以食道感染率的最高,其次为膈肌和心肌。  相似文献   

18.
住肉孢子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住肉孢子虫寄生在中间宿主马、牛、羊、猪等家畜和动物肌肉间,对肉品卫生影响极大,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摸清黄南州泽库等三县绵羊的感染情况,提供防治该病和食品卫生检疫工作的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2005年对同仁县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绵羊进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孢子虫病由住肉孢子虫寄生于肌肉间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摸清化隆县东部四乡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笔者于2004年7月~10月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今后防治工作和肉品检验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杂多地区屠宰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地绵羊该病的感染率为81.71%,其中食道感染率为最高、隔肌和心肌感染率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